APP下载

“崇文”抑或“尚武”
——秦汉选官思想探析

2017-03-06王凯旋

关键词:选官崇文尚武

王凯旋

(辽宁社会科学院 文化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史学传承与资鉴

“崇文”抑或“尚武”
——秦汉选官思想探析

王凯旋

(辽宁社会科学院 文化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秦汉时代的选官思想总体而言是一个由“尚武”向“崇文”方面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选官制度中由秦代的“军功爵”向汉代的“察举”和“征辟”转变。随着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日渐常态化和制度化,“崇文”思想日益取代“尚武”思想成为汉代选官的主流思想。直至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察举”和“征辟”均为世家大族垄断,士族门阀政治出现,汉代“崇文”的选官思想名存实亡,遂演变成为一种既非“崇文”,也非“尚武”,却只重门第的“非文非武”的选官思想。然而,无论是“崇文”抑或“尚武”,秦汉两代选官思想的发展演变与秦汉皇权的强弱及秦汉社会环境的变化均关系密切。因此,弄清秦汉选官思想的演变及其历史原因和规律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秦汉政治和社会均有很大裨益。

古代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

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早期发展阶段,其对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学术界很早就关注到这一问题,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是从制度层面对秦汉选官进行直接研究,或是通过秦汉选官制度对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则力求转换视角,从秦汉选官思想由“尚武”向“重文”的转变过程着眼,来分析秦汉选官思想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及其与秦汉社会的内在联系。

一、“军功爵”与秦代选官中的“尚武”思想

秦代的选官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的选官制度。战国初期,秦国的选官制度主要由世卿世禄制度和客卿制度组成。世卿世禄制度即世袭制度,它规定凡是担任官职的各级贵族们,在他们卸任或是死亡后都要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官职和爵位,这种选官制度就是世卿世禄制度。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不仅在秦国施行,在战国时期的其他各国,也是当时各国的主要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度确保了各级贵族的特权,并在实际上形成了各级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客卿制度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客”即“宾客”“门客”之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贵族都豢养大批门客为己所用,“以客出仕”也是战国时期最流行的一种仕进途径。其中秦国更是一个将客卿选官制度实行较好的国家。如公孙衍、张仪、楼缓、白起、范雎、吕不韦、王翦、李斯等人均是由客卿出仕的典型人物。客卿制度是在选官层面上对世卿世禄制度的一种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并未对世卿世禄选官制度造成颠覆性的影响,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作为秦国选官的基本制度,才在根本上对世卿世禄制度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认为,客卿制度是其中间环节的一种过渡形态。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为了彻底地改变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官位的垄断,开始以军功爵作为选官的基本制度。军功爵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1〕。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制定了二十等级爵位制度,鼓励激励所有人去战场杀敌立功受爵,即便是最低微的奴隶也可以通过杀敌立功摆脱奴隶身份,甚至受爵当官。如在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录有《秦律十八种》,其中《军爵律》一篇就有如下记载:“欲归爵二级以免亲父母为隶臣妾者一人,及隶臣斩首为公士,谒归公士而免故妻隶妾一人者,许之,免以为庶人。工隶臣斩首及人为斩首以免者,令皆为工。其不完者,以为隐官工”〔2〕。这段记载中的“隶臣妾”即指男女官奴,他们都可以通过斩敌首来立军功,一旦立有军功就可以摆脱奴隶身份被免为庶人。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就可以大大地提升诸如庶人和奴隶等下层民众的杀敌立功积极性,从而提高秦军的战斗力。又如在《商君书·境内》篇对于“陷队”“攻城围邑”“野战”等各类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分别给予了不同等级的军功赏赐。在商鞅制定的二十等级军功爵中又分为官爵和民爵,其中官爵是指较高级的爵位,民爵是指较低级的爵位。在《汉书·高帝纪》中亦有“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的记载〔3〕。由此可以得出,以七级爵位的公大夫和八级爵位的公乘为基准,其上的爵位即为高级爵位,也就是官爵,其下的爵位即为低级爵位,也就是民爵。

秦代实行军功爵选官制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尚武”思想。正如《商君书·赏刑》篇所言:“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4〕。而该书还记载说:“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5〕。正是在这种“尚武”思想的指导下,秦代将军功与官爵紧密相连,鼓励臣民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6〕。正是在这种“尚武”思想的指导下,秦国最终得以战胜六国,统一中国。

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以军功爵为代表的“尚武”思想仍旧作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秦朝选官的基础,而对于文士则相对不是太重视。如焚书坑儒就是“重武轻文”思想的集中表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焚书坑儒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7〕。即便那些没有犯禁而被坑杀的文士,如在朝任职的博士官们也多不被重视,沦为秦政权粉饰门面的装饰而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8〕;又载:“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9〕。然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秦代各类文献中却难觅关于这些博士官的记载,当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崇尚法家思想而抑黜儒家思想。由此可见,文士在秦代社会影响力较低,秦代“重武轻文”的思想亦可见一斑。正如顾颉刚先生在他的著作《汉代学术史略》一书中所言:“史官所藏的史籍,除了秦的统统烧了,而《诗》《书》百家之言凡是博士官所执掌的都不烧:为什么还要留上这一点‘是古非今’的根苗?大约这和官制有关系,除非把博士官取消,就得让他们去读点古书,只要他们不敢乱发不合事宜的议论,安心做个皇帝的装饰品,也就罢了”〔10〕。

二、“察举”“征辟”与汉代选官思想的“崇文”倾向

与秦代不同,汉代的选官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过程,且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而成,而是一个极其缓慢的渐进式过程。

较之秦代,汉初的皇帝总体而言要更尊重文士一些,如张良、陈平、陆贾、贾谊、郦食其等人都是饱学之士,且在汉初的中央政权里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表明汉初的选官思想就是“崇文”的。如《汉书·儒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11〕。由此可见,西汉初年,以博士官为代表的大部分文士仍如秦代一样被闲置供养起来,汉初的选官思想也仍然是以“重武轻文”为主流。

然而,随着西汉政权的日益稳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逐步取代战争成为汉代社会的主旋律,汉初这种“重武轻文”的选官思想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据《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汉文帝下诏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12〕。汉文帝的这两份诏书中直接要求各诸侯王、公卿、郡守为朝廷“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作为皇帝决策纳谏之用,这就开创了汉代察举选官的雏形,汉代的选官思想也开始出现“崇文”倾向。

察举选官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汉代选官的基本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13〕。从上述记载中不难看出,察举选官在汉武帝时期已经较为完备了,不仅规定了何种级别以上的官员要为朝廷举荐贤良之士,还明确规定了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学说的文士不能成为被举荐的人。另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自武帝初立……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罢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14〕。由此可见,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且被汉武帝接受后,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实际上就是以儒学水平的高低作为选官的标准,汉代的选官思想也正式由“尚武”转向“崇文”。

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可分为常科和特科两类。常科即所谓的“岁举常科”,常年举行,其科目通常包括孝廉、茂才、察廉和光禄四科,其中孝廉科是最重要的科目。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决定的,因此,特科在举行的时间上往往不固定,通常由皇帝策问来决定被举荐者是否取用,其科目很多,主要有贤良方正科、文学科、明经科、明法科、至孝科、有道科、敦厚科、尤异科、治剧科、勇猛治兵法科、明阴阳灾异科等,其中前四科较为重要。汉代察举选官的范围也很大,出现了许多布衣官员和平民卿相即是最好的反映,如汉代名相公孙弘就是布衣出身。

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在总体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其一,汉代的察举制度在时间和举荐的科目上都是不确定的,一般都要因皇帝的需要来决定;其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如:丞相、列侯、公卿、大夫、郡守等都要按科目举荐人才,并由皇帝亲自策问并对入选者进行考察;其三,策问的对答及评定的优劣直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在察举选官方面均是如此。

除察举选官外,汉代还实行征辟制度作为政府选官的补充。征辟制度主要包含征召和辟除两个方面。征召是指皇帝以特别征聘的方式选取社会上德才兼备的人士出任官员。如张衡就是按照征辟制度选官入仕的杰出代表,据《后汉书·张衡传》所载:“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学术,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15〕。辟除即选拔擢升官员,是指汉代中央和地方选任属吏的制度。如东汉人崔寔在《政论》中说:“三府掾属位卑职重,及其取官又多超卓,或期月而长州郡,或数年而至公卿”〔16〕。这则记载说明在汉代的辟除制度中,一旦某位官员被政府辟除,无论其出身如何,官职高低,都会很快得到擢升,其升迁的速度之快,官位之高,有的时候甚至会大大超过察举入仕的官员。

另外,如博士弟子课试、任子、赀选、自荐、计吏拜官、以材力入官、以方伎入仕等选官方式也都存在,因其方式特殊,所选官员的数量很少,对汉代政治的影响也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里就不一一记述。

纵观汉代的选官制度不难看出,汉代以儒家思想作为选官的指导思想,而这些被选取的官员大多为信奉儒家学说的文士,随着这些文士逐渐进入中央政权,汉代的选官思想也日渐由“尚武”转向了“崇文”,直至“士族门阀”的出现才被打破。

三、“士族门阀”与东汉末年选官思想的“非文非武”

汉代的选官制度虽然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选拔了大量人才,为巩固和加强汉代中央集权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无论是察举制度,还是征辟制度都不注重考试,主观随意性很大,很难客观公正的选取人才,进而形成了许多豪门士族把持察举,并以此控制士人,通过门生故吏结成朋党,操纵政治。尤其到了东汉末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晋代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审举》中记载当时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17〕。可见,这时的选官思想已经从“崇文”而变得既不“崇文”也不“尚武”的“非文非武”了。

东汉末年选官制度中的“任子制”和“赀选制”最能反映当时“非文非武”的选官思想。

“任子制”是一种对高官子女采取世袭授官的选官方式,即秩二千石、任职满三年的高官均可以一名子弟出任郎官一级的职官。东汉末年,宦官干政,他们多通过任子选官,扶植党羽,培植势力,左右朝政。随着宦官集团的覆灭,任子选官制度也随之废止。

“赀选制”也是汉代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赀者,钱财也。赀选是用钱买官,即纳赀。东汉桓灵二帝时期,赀选入仕已经成风,甚至公开标价卖官,如东汉灵帝时标明“公”一级的售价是一千万,“卿”一级的售价是五百万。对此,《资治通鉴》评述说:“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藏”〔18〕。

至此,汉代的选官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彻底沦为“士族门阀”把持朝政,控制士人的工具,汉代的选官思想也彻底变得“非文非武”,唯“门第”而已。

四、结 语

秦汉两代的选官思想经历了由“尚武”向“崇文”再到“非文非武”的演变历程,其中展现出的历史原因及发展规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尚武”的选官思想是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19〕。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原因有很多,其“尚武”的选官思想是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以“军功爵”为代表的秦国选官制度将“尚武”思想灌注到每一个秦人心中,杀敌立功而受爵成为秦国的核心思想,也成为秦国军队之所以能够变成虎狼之师的根本动力,而秦国正是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统一六国的。

2.“崇文”的选官思想符合汉代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在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和汉初的恢复发展后,汉代社会至汉武帝时期达到了极盛。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外部的威胁也被解除,西汉政权相对稳定,“尚武”的选官思想已经不再适合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汉武帝将汉代的选官思想由“尚武”转为“崇文”。通过“察举”和“征辟”选官取士,以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需要,尽管不能说汉代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完全归功于选官思想的转变,但是选官思想由“尚武”转向“崇文”对维护和巩固汉代中央及各级地方政权的有效运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汉代选官制度的主观随意性是造成东汉末年选官思想“非文非武”的根本原因。汉代的选官制度,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均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正是这种主观随意性成为东汉末年选官思想“非文非武”的根本原因。东汉末年,皇帝暗弱,朝政多为宦官和外戚把持,许多世家大族利用选官制度的主观随意性,置品德才学于不顾,大力选拔对己有利的人出任官职,结党营私,毫无客观公正而言。汉代“崇文”的选官思想沦为空泛,不论文武,只问门第的选官思想成为主流,“士族门阀”政治也随之出现。

综上所述,秦汉两代选官思想的发展演变与秦汉皇权的强弱及秦汉社会环境的变化均关系密切,尤其是专制皇权的政治机制直接决定了选官思想的走向和归宿,而选官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秦汉社会的前进方向。

〔1〕〔6〕〔汉〕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30.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55.

〔3〕〔汉〕班固.汉书·卷1·高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54.

〔4〕〔5〕蒋礼鸿.商君书锥指·赏刑·境内〔M〕.北京:中华书局,1986.96、119.

〔7〕〔8〕〔9〕〔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8、254、258.

〔10〕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56.

〔11〕〔汉〕班固.汉书·卷 88·儒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3592.

〔12〕〔汉〕班固.汉书·卷 4·文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127.

〔13〕〔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5-156.

〔14〕〔汉〕班固.汉书·卷 56·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525.

〔1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59·张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97.

〔16〕〔汉〕崔寔.政论校注〔M〕.孙启治,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89.

〔17〕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卷15·审举〔M〕.北京:中华书局,1965.393.

〔1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57·汉纪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56.1850.。

〔19〕〔汉〕贾谊.新书校注·卷1·过秦上〔M〕.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2.

Abstracts:In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guiding ideology of official selection underwent a change from the Serious Military to Serious Culture,particularly from the Military Merit Official Position in Qin dynasty to the Recommendation and Recruitment in Han dynasty.With the gradual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 and Recruitment system,the idea of Serious Culture increasingly replaced the thought of Serious Military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Han dynasty.Until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because of political corruption,the Recommendation and Recruitment were monopolized by the prominent families.The clan politics appeared.The Serious Culture official election idea is neither of Serious Culture nor of Serious Military,but focusing on the family origin in Han Dynasty.However,whether it is Serious Culture or Serious Military,the development of the official election id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of the imperial power or authorit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rules of the official election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beneficial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politics and society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Key Words: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the “Military glory”;the“Recommendation”system;the“Recruitment”system

【责任编辑 孙 琰】

Serious Culture or Serious Military:An Analysis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Official Selection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NG Kaixuan
(Institute of Culture Research,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110031,China)

K232

A

1002-3291(2017)05-153-05

2017-05-09

王凯旋,男,辽宁沈阳人,历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秦汉史和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猜你喜欢

选官崇文尚武
我当企鹅饲养员
崇文塔之旅
希望不是作秀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崇德尚武 弘扬国粹本刊总编与释德扬法师走访湛江少林学校
中华尚武魂
走出尚武村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我国选官制度演变及启示
张尚武:是个人悲剧,还是制度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