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照护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探索
2017-03-06韩雨欣梁小利黄彬洋苏国明申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韩雨欣 梁小利 黄彬洋 苏国明 申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养老照护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探索
韩雨欣 梁小利 黄彬洋 苏国明 申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社会老龄化日益凸显。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养老照护人才紧缺。笔者总结了目前国内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以期为今后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养老;照护;人才培养
我国自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1]。根据国际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预测,未来老龄化形势还将进一步加剧,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2]。伴随人口迅速老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失智化比例持续上升等特征[3],为该类群体提供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于一体的医养结合长期连续专业[4]和日常照护服务渐成趋势[5-6]。而如何照护好老年人,则需要由掌握健康维护、慢病管理、康复训练等专业养老照护人员承担。目前,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养老照护人才短缺,这些问题对养老照护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养老照护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提高老年护理整体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有效途径之一。现将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和策略综述如下。
1 养老照护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紧缺
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我国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增长。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生理功能出现进行性衰退,加之老人常易罹患慢性病,甚至多种慢性病同时共存,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能,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导致其对日常生活照料、专业性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增加,养老照护人才紧缺的现象已经日趋明显。
1.2 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养老照护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总体不高,主要体现在:一、养老机构管理者缺乏专业养老照护经营和管理经验,亟需系统培训或继续教育;二、养老服务人员大多为城市“40”、“50”后人员和农村务工人员,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对老年人身心的基本、常见疾病照顾知识与技能[7]。而目前我国的养老照护以提供一些“保姆式”的照料为主,对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心理健康、康复、慢病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有经济实力的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他们更加关注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等,这对养老照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8]。所以,未来的专业养老照护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
1.3 养老照护人员流动性较大、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养老照护人员普遍存在待遇低、福利差、保障制度不完善、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状况。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相关福利政策不健全,有关扶持政策不能全面落实,补贴资金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养老机构举办者或经营者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缺乏使用专业养老护理员积极性[9],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都存在运营成本高、收入少的矛盾。虽然他们在思想上认同高素质照护人员在提升服务质量上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只能从眼前利益出发,宁可低薪聘用低素质、高年龄的再就业人员在护理岗位上边学边做[10]。
2 加强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护生不愿从事老年护理事业、从业人员多为无医学背景的护工等问题[11],这些不仅制约了老年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照护人才培养逐渐得到重视[12]。培养老年护理专科人才、优化老年护理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些对促进养老照护专业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策略
3.1 建立系统化养老照护培训体系
养老照护服务水平低与从业人员缺乏学历教育和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密切相关。建立系统化的养老照护培训体系,提高对养老照护服务专业化、职业化的认识程度。而构建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应委托责任机构或者医学院校实施具体培养工作;其次要明确培养对象,按照标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养老照护人才;最后要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照护人员的专业化能力[13]。
3.2 注重养老照护人才的关键技术培养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中有2/3“带病生存”和“一体多病”,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病率为76%~89%,46%有运动障碍,17%生活不能自理[14]。一体多病、生活照顾、住院陪护等是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全方位、多层次照护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幸福指数[15]。同时,这也对养老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注重关键技术的培养,尤其是老年综合评估技术、老年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康复保健、营养膳食、老年人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等[16]。注重关键技术的培养,提升养老照护人才的专业能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照护需求,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高品质发展。
3.3 提升养老照护人才的综合素质
加强高素质养老照护人才培养及在岗人员培训,提升养老照护人才的综合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结合老年照护工作任务特点,培养中、高级护理人员及管理人才。相关部门也加强就业培训,建立专业性的培训基地,强化职业资格考核,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17]。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养老照护人才的综合素质,改善养老护理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提高老年人的服务满意度,促进老年化社会健康发展。
3.4 健全养老照护人才保障机制
针对目前养老照护人员自身缺乏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低等方面问题,亟需通过建立健全养老照护人才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养老服务质量。而养老照护是一个涉及政府、家庭、社区、机构、社会组织的系统服务产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与其他部分紧密相连的,老人照护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环节的协助和支持[18]。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职能定位和顶层设计,各部门间团结协作,为养老照护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外部环境。
4 结语
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老龄化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项多赢的体系。不仅能减轻老年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还可以让家庭成员从繁重的照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患者、家属及社会均满意。但是,目前中国的老年护理教育仍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等现象[19],只有少数的高等院校开展了老年护理方向的专业教育。同时,相关研究领域多为老年护理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等以及养老照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
养老照护人才培养和养老服务需求要衔接,利用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同时,医学院校应主动承担培养老年专科护士的责任,建立健全养老照护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不同层次的、具有应对老龄化社会护理能力的专业养老照护人才,并提升其综合素质。不断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各级政府及行业协会、社会各福利部门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赞助、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多种方式,共同完善养老照护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邓诺,蒋亮,卢建华.老年照护医养结合实证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74-281.
[2]党俊武.关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基础的探讨[J].人口研究,2012(5):62-67.
[3]人民网.“十二五”中国老年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剧[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in.cn/GB/1027/14056751.htm l,2012/12/21.
[4]于卫华,林丹,陈雪羚.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91—93.
[5]PallisM,Svoboda SJ,Cameron KL,eta1. Long term care in United States:an overview[J].Am JSports Med,2012,4O(6):1242—1246.
[6]谢红,王志稳,侯淑肖,等.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4—16.
[7]吴玉韶.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耿雁冰,张梦洁.2030年养老产业总产值将达10万亿老年福利政策陆续出台[N].经济报道,2014-05-13.
[9]王先益.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亟待深入贯彻[N].中国社会报,2009年11月4日第003版.
[10]侯晓霞.提高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素质可行性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0X):264-264.
[11]吴敏,李士雪.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的定性研究:老年护理人员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29-730.
[12]胡燕,王燕.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29-332.
[13]陈俊羽,徐桂华.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53-54.
[14]宋岳涛.老年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2-23.
[15]张建超,王小平,王杰超,等.老龄化社会亟待建立中长期医疗照护保障体系[J].当代医学,2013,19(34):157-158.
[16]宋岳涛,陈铮,白旭晶.老年中期照护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2):162-164.
[17]侯晓霞.提高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素质可行性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0X):264.
[18]郭志琦,孙长生.失能老入照护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5,(6):77-78.
[19]倪瑞菊,纪忠红.老年护理现状及改进设想[J].医学信息,2010,23(8):240.
[20]王芳.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26—329.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2017年院基金课题,编号:2017ZR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