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研究
2017-03-06王丹琪王志东姜海永栾小龙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桐川作业区甘肃庆阳745100
王丹琪 王志东 姜海永 栾小龙(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桐川作业区,甘肃 庆阳 745100)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研究
王丹琪 王志东 姜海永 栾小龙(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桐川作业区,甘肃 庆阳 745100)
石油能源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能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所以有关部门对于油田开发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而油田开发中注水工艺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取得高质量的资源,对低渗透油田进行有效的注水开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油田的含水量。但是由于其具有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性等特征,因而需要采用特定的开发工艺。
低渗透;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1 低渗透油田的两个特点
(1)油田的地质特点,一是渗透能力弱,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开始采油;二是天然能量不足;三是受岩石断层和岩性等影响因素,油井出现油水同现,这就使开发油井增加了很多不定因素;四是油田的砂体范围较小,使得在开发井网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水驱。
(2)油田的物理特点,首先是孔隙度,油田中孔隙度容易产生变化,依据这一特质可分为低孔和高孔低渗油田。高孔低渗油田主要是由极细的砂岩、白空土及粉砂岩等岩石组成,拥有埋层深度浅和孔隙度大的特点;反之低孔低渗油田的孔隙度很低,是由分散在油田储层中的微溶孔组成。然后是非均质性。低渗透油田具有较为严重的非均质性,还具有纵横向相异的物理性质,所处的岩层和岩石不稳定,可能出现岩性尖灭或岩相变化,更严重的可能使井间无法对比。
2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2.1 实行高注采比注水方法
此种方法可以强化油井生产力与地层压力。某大型油田做过一次实验,从2001年9月到2004年的9月,每年的注水量平均维持在2.0以上,实验显示地层压力迅速饱和,油井的产量明显增加,单井产量由最初的2.3t/d恢复到4.8t/d。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注水开发,能明显增加低渗透油井的生产力。
2.2 注水与采油同时执行
导压性差和天然能量小是低渗透油田的不足,可采用注水与采油同时进行,来降低石油渗透率的损失度。
2.3 利用分层注水—增加油田储量
如果对油水井产油的吸水剖面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层间存在矛盾,因此在开发初期,必须采用分层注水,以降低含水率的上升,并能提高油藏的储量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注水井的套管发生损坏,就要使用承压高、卡距细和体积小的封隔器,以此来保持套管的密封率;
(2)周期注水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之前,必须经过压裂才能进行开采,油层裂缝发育呈多方向、多形式,油层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裂缝和高渗透层,导致水的吸收和石油生产层的减少,和油藏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与油层的生产条件越来越差。
(3)调整石油井网密度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和水驱井网控制是密切相关的。在井网注水调整中,应该通过适当控制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距离以及两者之间井数的比值。通常,适当缩小这个比值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注水采油效果,以实现对井网进行有效的水驱控制目的.在掌握砂体分布面积后,井网水驱控制水平的高低则由注采井数量比和注采井间距决定,适当增加井网注采井的数量比或减少注采井间距,使井网水驱的实际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控制。
3 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实施的有效方法
3.1 利用自然能量,提高采收率
如果当地油田的自然能量比较充足,就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选出地质条件好以及预期日产量高的区域。不但降低开发成本,延后裂缝型油井的见水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3.2 有效控制注水压力
对于注水井,泊松比法可用来计算注水压力上限,并通过分级管理对注水井进行管理。对于高风险注水井,采用恒压控制进行注水;对于较小的风险注水井,可根据其动态变化进行调整。
3.3 采用堵缝方法控制含水上升
对于一些裂缝发育明显的油井,它继续加大封堵裂缝法的使用力度,见水层后的主层,成功地进行了油井断层破碎带,层间矛盾大,井眼堵水可用来封堵煤层。
4 结语
注水开发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能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加强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确保油田稳步增产,控制好注水的用量,同时配置好相关的技术设备,为油田的分层注水工艺,提供可靠的支持,满足当今时代对石油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需要发现并及时解决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资源开采的质量。
[1]韩刚.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2]孙国杰,陶先高,赵靖康,张俊茹.濮城油田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27:37-40
[3]郎明才.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对策[J].科学之友.2010(08):29-30.
[4]罗濯濯.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0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