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考

2017-03-06韩来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

张 雷,韩来国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考

张 雷,韩来国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泰拳、柔道等东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改良后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诸多启发。在理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认为,在“守旧思维”与“全盘现代化”间寻求发展的平衡点,用历史延续性视角正确认识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传统”与“小传统”间抓住发展的主次矛盾,合理取舍,以“点”带“面”逐步实现突破;区分“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传播顺序,注重低级的客观文化的标准化、科学化;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背景下调整发展模式,对其进行商业化改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哲学;文化传播;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大传统;小传统;商业化

自近代以来国内学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从梁漱溟的“儒家文化的复兴”到胡适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从钱穆的“敬畏传统的力量”到余英时的“内在超越”。总体而言,大致分为三种主张:全盘现代化、完全舍弃、调和融合。然而,持续百余年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争并未在实践层面止息,也未在学术层面达成共识。在西方引导的现代化已成时代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已经岌岌可危。以武术为代表的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虽在极力挣扎,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只能节节败退。这种完全不对称的文化战争将导致传统文化走向两个方向。第一,被先进的外来文化同质化,被迫做出削足适履式变革,迷失自我。第二,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间发生异质演化,各自在保持“本位”的基础上实现重生和升华。

目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开发其有时代价值的元素,做到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对“传统”概念的误解和发展路径的误判是导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传统和现代并非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对立的。现代化有时需要借助于传统文化中的健康力量[1]70。日本与韩国在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改革后的传统武道不仅保留了本质的文化属性,还导致了西方文化的“转向”。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有力地提升了国家形象。面对庞大繁杂的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我们却迷失了自我,在愈改愈乱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斟酌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思路。在理清基础问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良性、有序发展。

1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亟待理清的问题

1.1在“守旧思维”与“全盘现代化”间寻求发展的平衡点

“传统”是一个动态、延续的概念,“Tradi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Traditio”,意为“传送,交给保管”。可以看出“传统”是当今社会存在的由过去传递而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学术界普遍将“传统文化”看作是源自历史,现在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但实际上仍习惯于以时间节点来界定“传统”与“非传统”。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本质老旧的传统文化破败不堪,是落后的、愚昧的,应彻底抛弃。这种“全盘西化”的思想延续至今,对传统文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顾一切地毁灭传统文化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保护、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需要摆正其地位,界定其身份,了解其发展规律。黑格尔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一组矛盾即老旧、过时的文化元素和当下、未来文化发展的合理来源之间的矛盾。“现代化”与“守旧”两者由和谐发展演化至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一方的失败或两者地位的交替,从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螺旋式发展。

胡适先生曾说:“不要把中国传统当作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看,要把这个传统当作一长串重大的历史变动进化的最高结果看。”但仍有很多人偏执地认为传统就应当是固化的原本文化形态的拷贝。李小龙创建截拳道的做法招致众人抨击;改良后的散打被一些传统武术家称之为“奇技淫巧”;野口修创立踢拳在日本引起一片哗然。事后都证明这些改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发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感喟。文化是有生命的,通过研究人类的文明历史可以窥探出文化成长与消亡的历程。只有创新才能够使文化保持生命力,而创新的本质就是在现代与过去之间科学地选择平衡点,将其调和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体系。

现代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充当了“强势文化”的角色。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侵入和渗透下,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其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社会系统[2]。不能将“西化”等同于“现代化”,前者代表西方的生活、思维范式,后者则代表文化向前发展的趋势。不能武断地将传统文化的困境归因为西方文化的入侵,而应视为现代化的冲击。虽然西方主导了现代化的历程,但不可将这一浅层现象理解为核心作用。

国人至今无法全盘接纳西餐,但在保持中餐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烹饪材料、方法。中国饮食文化阐释了如何在新旧饮食理念之间寻求微妙平衡的做法,可以被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借鉴。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人喜新,东方人好古,前者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文明,后者则保持原地踏步。一切今人所有的,都是古人之遗;一切后人所作,都是古人之余。然则东方化即古化。西方化便不然,思想逐日的翻新,文化随时辟创,一切都是后来居上,非复古有,然则西方化就是新化[3]19。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并非对立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发展最需要的是对其体系进行重组,将旧文化的积极成分引入到现代文化体系中,在“全盘现代化”和“守旧思维”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文化研究者应当敏锐地判断出时代发展的需求。日韩传统武道发展的成功就得益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筛选出时下所需元素,塑造出带有深厚东方韵味且迎合现代体育思想的有机文化结构。新与旧的完美耦合、东和西的交相辉映是传统文化发展应树立的核心理念。

1.2在“大传统”与“小传统”间抓住发展的主次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普遍性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疆域诞生了多样的传统体育文化,古代信息交流的不便促进了文化的孤立性和多元化。传统体育文化庞杂,倡导全面发展和保护难免力量不足,因此必须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合科学、合理的取舍,抓住发展的重点。

余英时先生按照影响力和历史久远度将传统文化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前者是指存在历史久远、影响范围广大、群众基础坚实的传统文化;后者则是指历史短、影响范围狭小、群众基础薄弱的传统文化。现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很多已经陷入了“猎奇”的怪圈,开始涌入稀有、小众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领域,使得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占比很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比重也愈来愈大。一些在少数民族文化核心区域都无法生存的传统体育文化难以通过现有的保护政策实现生命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对其投入巨资保护值得商榷。

因为主次矛盾不分,过去的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一直停留在尽可能多地将传统文化纳入到保护框架中,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地评选、不断地添加新内容,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发庞大。也产生了许多顾此失彼的后果,武术套路、散打、太极拳、中国式摔跤等一度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官方推广的重点,但是一旦未达到预期目的便将其弃之一旁,转向另一个项目。“大传统文化”尚未探索出成功的保护、发展经验,又开始发展一些“小传统文化”,这种“多多益善,兼收并蓄,不分主次”的思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

人类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类无法阻止与时代发展规律相悖的文化的消亡。“输血式”的保护并不能为其生存和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必须要有所取舍,遴选出主要发展项目,将太极拳、中国式摔跤、龙舟等作为发展的重点,将成功经验“由点至面”进行推广,而一些隶属“小传统”范畴的项目要减少投入。日本的武道也曾面临形式陈旧、体系杂乱的类似问题,在柔道率先成功实施现代化改良的影响下,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而这一切基本上由非官方主导。

1.3在“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间厘清传播的先后顺序

现在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第一,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对这三个层面分层论述,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获取传统文化的发展思路。第二,研究集中于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领域,对“武术文化”“传统文化”之类的研究较多,而对简单、初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研究较少,这样容易造成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基础不牢。文化得以快速传播需要遵循几个重要规律。首先,低层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传播更快。其次,符合时代诉求的文化传播更快。现在西方向东方文化积极靠拢的主要原因是东方文化追求平静自然、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世界观符合了当代西方的诉求。再次,越简单的文化越易传播。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的交流更快捷,但并不能否认文化传播的选择性,简单的文化更容易被接受。中国从不缺乏文化,而是缺乏选择,在繁杂的传统文化体系中遴选出简洁、富有特色的文化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思路[4]。日本传统武道文化发展过程中将东方特色的服饰、格言、规范、技术等传统元素融入其中,而我国在传统武术推广中忽略了这一点,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探索“精神文化”。而这一层次的文化恰恰是传播的难点,反观柔道对于精神文化的描述只用了“精力善用、自他共荣”八个字,让受传者更易理解。

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的主要戏剧性场面来撰写[5]。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将这一狭隘的文明观称之为“自我中心的错觉”。这是阻碍文化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时代的发展使人类文化传播极力摆脱这一狭隘理念的束缚而逐渐走向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文化中含有共同的元素,这就是胡适先生所谓的文化同源性。寻找异质文化之间的同质元素对传统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将文化体系划分与解构为主观文化(subjective culture)和客观文化(objective culture),前者意指一文化中成员已内化的情绪、态度、意见,如信仰、概念、欲求、期待、价值等。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最核心、最难传播、最难改变的内容,也是区分异质文化的重要指标。梁漱溟在论述文化差异时候就引入了主观文化的观点。西洋、中国、印度三方文化各有其特殊的风气或色彩。这种不同的文化,是出于他们主观态度上的不同[3]401。而客观文化是指“原生”物质形态和“人化”物质形态,具体体现为自然环境和打上人类烙印的各种物质文化,诸如服饰、交通工具、饮食、建筑、习俗等。这一层面的内容可以直观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客观文化较之主观文化更容易传播。购买一件空手道道服远比理解其精神要义及蕴含的日本传统文化简单得多。人类文明史上交流形式最直接、频率最高的就是物质层面的交流,即便语言、信仰、制度不同都不会阻止物质层面的交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重视物质层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传统体育文化应当借助物质载体宣扬其价值理念。当龙舟比赛中出现运动员身着短裤、背心,当散打运动员穿着短裤背心、戴着拳套,甚至连传统武术文化的抱拳礼也无法实现时,突显出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不协调,这些是文化传播的反面案例。反观泰拳虽然经历了现代化的改革,但仍旧保留了传统的拜师仪式,拳手仍旧身着八戒、蒙空,继承了优良的传统。因此,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应从基础的物质标准化、技术科学化来着手,以保证其尽快落到实处。

1.4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背景下调整发展模式

从十八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的工业文明促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人类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也与传统的农耕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具有不同的文化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前者是政府主导的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的内向型文化,而后者是公平竞争体制下的对外扩张、相互交流的外向型文化。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是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传统的农耕时代,朝代更替只是所谓的马尔萨斯循环(Malthusian circles)。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中国农耕文明是一种内敛、自足的模式,渔樵耕读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传统体育文化诞生于这样的土壤中,天生会带有典型的中国农耕文化特质。太极拳、摔跤、八段锦、蹴鞠等无不投映出静、缓、柔、和的特点。文化传播层面也带有典型的农耕文明色彩,以狭隘的家族式传承为主要形式;现代化、商业化、标准化程度低;排斥改革和创新。实际上在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的工业时代,这样的思维已经过时了。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一直为之困惑的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的后果多少可以成为解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程度低、阻力大的缘由。

不同时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也应做出应相的调整。工业文明时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农耕文明时代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文化交流的便捷化与自由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让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无限缩小,足不出户就可在网络上尽览异域文化,完全隔离、真空状态的文化生存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逐步显现出在保持“本位”基础上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例如,不同的格斗文化带有其显著的特征,但文化交流的便捷逐渐让其走向统一。综合格斗的出现实现了不同武文化的平等竞技;踢拳的风靡让站立技格斗可以同场竞技;降服式摔跤的诞生让各种摔投流派自由交流。第二,文化传播模式的批量化。工业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的显著性和生产的批量化。一方面,文化传播者的主导地位被逐渐削弱,他们蜕变为争夺文化话语权的推销员。另一方面,“传播场”日趋扩大和多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落后的传播模式正被工业化的积极主动的宣传模式取代。第三,文化发展的现代化与商业化。传统文化在“传播方式”上也打上了工业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的培训和宣传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传播者向受传者进行批量化的培训;器材、服装采用了工业化的标准体系。哲学辩证否定观认为新旧事物的更替并非完全割裂,要兼顾批判和继承,合理地扬弃。“商业化”是另一个重要特征,体育终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文化体系。如果说创新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那么商业化可以视作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日韩传统体育文化非常重视商业化发展,培训、晋级考段、竞技比赛、宣传展示等都是其重要的经济收益来源。丰厚的经济回报更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还需要政策保护、国家资金投入时,日韩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争夺话语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保护”层面,应当尽快摒弃落后的农耕时代的发展模式,以工业化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造、宣传,以商业化的模式进行运营、发展。

2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正确思路

2.1用历史延续性的视角正确认识传统体育文化

传统文化并非过去文化的拷贝,而是活在当下与未来的文化模态。如果纯粹以过去时态来看待传统,那么将会衍生出“守旧思维”。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从地域视角来思考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样就产生了“全盘西化”和“折中调和”两种思维。长久孤立发展的文化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很难将其全面改良为全新的形式,而调和的模式只是机械性的拼凑,很难实现异质文化的良性耦合。应当将传统体育文化放在连续的时间轴上和地理轴上来界定和发展。

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向现代化的。所以传统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引导其现代化的过程。其次,虽然西方世界主导人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但不能仅从表面层次思考如何与西方文化融合,而应从实质上分析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第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保持“本位文化”。不能将传统文化体系中所有的内容一概推向未来,也不可全部抛弃。合理、科学地遴选适合时代发展的元素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

2.2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合理取舍发展传统体育文化

旧时交通的闭塞与信息交流的障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然而一旦这一障碍被解除,文化的冲撞将导致弱势文化体系的生存危机,甚至消亡。文化也是有生命的。相比较而言,“大传统文化”更容易发展,也更容易发挥社会价值。对于政府文化部门而言,应当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发展“大传统”体育文化上来。在这一方面我们实际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重点保护、发展武术,但仍有不足——武术只是一个上位概念,应当对其所属的太极、散打、中国式摔跤等具体的点加以发展。例如,日本的武道发展并不曾从“武道”层面来做出改革、保护,而是从下层的柔道、空手道进行突破。基于“点”层面上的成功,再从“面”层面上进行宏观指导、规划。另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当放由民间、非官方来做。政府部门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应当集中于法律制度、保护政策、发展方向等宏观层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生存空间,鼓励传统体育文化积极创新、合理商业化、规范社会化,使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3以文化传播学理论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层面

伯林曾指出:“无论何时何地,人性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地域或历史中的多样性,与恒久不变的内核相比是不重要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内核,这与定义动物、植物或矿物的道理相同。”[6]生活在同一星球的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特征、相似的物质资源和自然环境、类同的伦理道德体系,所以,文化的差异绝不能掩盖其本质的共性。胡适秉承了这样的观点:“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民族生活的样法是根本大同小异的。”[7]保护、推广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将文化传递出去并获得另一文化群体的认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文化的传播有难易之分。客观文化层面较之主观文化层面更容易传播。所以要从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规则着手,合理、科学地对其进行现代化调适。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需要媒介的参与。深奥的精神、思想等主观文化层面的内容最终仍旧需要搭载服饰、器械、规则等媒介才能传播出去。当前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过于重视精神层面,忽略了物质、规则层面的研究。社会和学术界应尽快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客观层面进行合理改革,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的同时还要生动地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2.4从发展的视野改革传统体育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

近代传统文化在和先进的西方文化的抗争中输得体无完肤。为此,社会普遍持“落后论”的观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度被视为落后的东方文化似乎又迎来了新生。在西方世界迷失在物欲横流之中、传统的恭谦善良消失殆尽、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不可调和的背景下,世界开始转向东方,重新审视这一蕴含智慧的文化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符合了当下时代的诉求,空手道、跆拳道、瑜伽风靡西方世界。万事万物是发展的,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事物,才能使之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基督教通过改革重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改良后的传统儒家思想在新加坡等国重获生机,阳明学说在日本也得到了较高认同。李文孙(Joseph Levenson)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大体是在理智方面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而在情感方面却丢不开中国的旧传统。”[1]87传统文化并非人们主观所想的那般破败,其中有许多符合时代发展的精华。这就需要科学地选择,让其合理融入现代社会。

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规则的规范化。现代体育已经成为规则界定下的身体活动,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还处于落后、混沌的初级阶段。第二,规则的分化程度较高。工业文化的社会分工和学科分化思想使得体育发展的分化程度愈来愈高。中国的诸多传统文化未能从整体、笼统的旧体育体系中脱离出来。如传统武术就是典型的踢打摔拿技术的综合体,反观世界格斗文化都有鲜明、典型的主技。第三,物质层面的标准化与传统特征留存。作为最直观的文化层面和交流最集中的文化领域,现代体育物质层面的标准化程度极高,在满足竞技、安全需求的同时还肩负着传递文化价值的责任。这些都是传统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其获得新生的必经之路。

3 结论

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文化争夺战愈演愈烈,我们在为传统文化保护不当导致流失而痛心不已的同时,又面对纷繁芜杂的传统文化无从下手。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其孕育出的柔道、空手道等东方体育项目已经风靡世界,而作为其母体却仍停留在落后的阶段,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应当将传统体育文化置于延续的时间轴来看待,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不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造成的,而是背离了现代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孤立地以地理、时间轴来审视传统体育文化将会陷入“中华中心主义”的窠臼。在发展、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时要做到分清主次,集中资源重点攻关有代表性的“大传统”项目。并且要重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应当脚踏实地地从客观文化层面做起,标准化且带有传统特色的硬件设施、服饰和规则制度的构建是关键。主观文化层面是传播的难点,且对其国际化传播而言并非当务之急。工业化推广和发展模式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的运作模式、批量化的培训体制、积极主动的宣传机制等工业时代的元素都应合理融入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

[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570-575.

[3]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马锦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瓶颈及破解[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2):78-81.

[5]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41.

[6] 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

[7] 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250.

PhilosophicalThinkingonNationalTraditionalSportCulture

ZHANG Lei, HAN Lai-guo

(Department of Sport Art,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00, China)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evolutionary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Oriental sport events such as Muay Thai and Judo has brought many inspir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main issu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al balance shall be sought between conservative thinking and overall moderniz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ontinuity shall be adopted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radictions of development shall be seized between 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 Reasonable selection shall be made to make gradual breakthroughs and promote work in all areas by drawing up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on key points. The communication order of subjective culture and objective culture shall be distinguished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tific process of low-level objective 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shall be adjus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towards the mode shall be conducte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hilosoph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ive culture; objective culture; great tradition; little tradition; commercialization

2017-04-2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锁’的保护与传承”(SK2016A0593)

张 雷(1982-),男,江苏新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G80-054

:A

:1008-3596(2017)05-0086-06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