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艺术团在演出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2017-03-06张天来辽宁省艺术研究所

杂技与魔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杂技团杂技

◎ 文︱张天来(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

杂技艺术团在演出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 文︱张天来(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

近年来,全球经济衰退,国外演出市场萧条冷落,中国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国外的演出订单骤减,使得这些表演团体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国内,寻求国内演出市场;然而国内演出市场尚未成型,部分二线城市的演出市场甚至处于荒芜状态,又逢国内艺术团体文化体制改革,内外交困的环境,使中国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如同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在国外的市场中求生存,还是回到国内市场求发展,成了摆在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毋庸置疑,转战国内演出市场是有困难的,但也有希望,是一个发展国内市场的良机。要想在国内市场中寻求发展,就要求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重新审视和了解国内演出市场,找自己的定位,寻求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要立足于国内市场,杂技艺术表演团体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进入国内市场与其他艺术门类竞争。而杂技的创新不单单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市场观念的更新,也就是说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应转变观念去适应国内演出市场,以演出市场为导向进行艺术生产和创作。那么,什么叫“以演出市场为导向”呢?就是要求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通过自身资源整合,有效地满足演出市场的需求并最终获得市场。

随着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以及演出市场的逐步发展,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只有满足演出市场需求并把握演出市场的规律,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道理。具体谈到杂技演出市场,笔者认为必须牢固树立观众意识与营销意识,才会使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国内演出市场具有竞争力。

一、树立观众意识

树立观众意识,就是要在艺术产品生产之前进行市场调研,摸清市场行情,了解当下国内时尚和潮流趋势,时刻关注观众的需求,了解观众正在需要或可能需要什么,并提出解决办法来满足这种需求。当然,不同的观众审美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杂技院团演出新节目时不仅要考虑到当代观众共同的审美心理,而且还应了解各阶层各年龄段观众的喜好,对市场进行细分,而后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创作或确定演出形式。如在大学演出就要营造青春时尚的艺术氛围,为儿童演出就要生动活泼充满童趣。近年来,沈阳杂技团等辽宁省内一些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针对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心理创作表演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杂技剧(节)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期,由沈阳杂技团倾力打造的杂技童话剧《熊猫——寻梦之旅》在盛京大剧院连续上演,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这也是继沈阳杂技团2005年创作演出杂技童话剧《美丽的传说》后,再一次为少年儿童打造的精品杂技剧目。该剧将杂技的各个单一节目通过两只熊猫的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并运用了声光电配合,在道具和服装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和加工,增强了视觉效果和观赏性,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该剧不仅在国内演出市场受到好评,在国外市场也相继接到演出订单,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的高额资助。

从沈阳杂技团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杂技院团有意识地以市场为导向去寻找杂技和观众的契合点,是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国内杂技市场迈出的新的一步。当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树立观众意识,并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观众心理,特别是不能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趣味,只有大多数观众喜爱的艺术才能立足于演出市场。而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富有文化内涵的杂技剧(节)目又将不断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国内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树立营销意识

树立营销意识的首要方面是要了解观众的需求,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首先要求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要去考察每个时期的演出市场需求,知道观众喜爱什么类型的节目,从中找到杂技艺术表演团体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就拿沈阳杂技团来说,该团成立之初正值解放初期,全国各地杂技团相继成立。因为各团表演的均为中国传统的杂技和魔术节目,重复率比较高,观众逐渐失去兴趣。为解决节目类型单一化的问题,沈阳杂技团在1957年专门派演员去前苏联学习高空杂技节目,在对方技术、动作不外传的前提下,通过目测、步量、心记,以及潜心钻研排练,在1957年7月1日成功推出了《空中飞人》《蹦床飞人》《秋千飞人》三个节目,改写了中国没有大型高空杂技节目的历史,使沈阳杂技团迅速在全国杂技团中走在了前列。1959年至1960年间,沈阳杂技团先后调入专职舞蹈编导和舞美设计人员,推出了既有技巧性又有艺术性的《打花棍》《三爬竿》《三叼花》《狮子舞》《滑稽软钢丝》等节目。这些新节目技巧上与传统节目虽然相同,但由于服装、音乐、舞美设计及演员表演各异,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感受,使杂技从单纯强调技巧性转向“新、难、奇、美”的综合艺术发展,增加了杂技的艺术含量和文化底蕴,同时也烘托了杂技的技巧性展示。

树立营销意识的第二方面来源于杂技团体的创新意识。杂技是一种以技巧高难、惊险取胜的特殊艺术形式,杂技艺术形式的创新,首先应从杂技的自身特色出发,在特色化上做文章。就像中国的杂技为什么能在国际市场受欢迎,是因为把中国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具有了中国特色,给国际市场带来了中国特色。而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杂技团体都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因此,加强杂技艺术表演团体的地域特色,以不同的地域风格和形式样式去调动观众的欣赏欲望,赢得观众口碑,此为占领演出市场的有效举措。沈阳杂技团《天幻Ⅱ·太阳鸟》是该团编排的杂技主题晚会之一,晚会以考古学家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沈阳古代文化图腾“太阳鸟”木雕鸟为依托,对“太阳鸟”进行演绎,在舞台上充分展现了沈阳地域文化元素。当然,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在进行杂技创作时也要注意,如果为了寻求特色去一味追求外包装,追求炫目多彩的大制作而忽略了杂技的难与险,也会使杂技失去本色,而最终失去观众,失去市场。

树立营销意识的第三方面来源于完善的营销手段。当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创作出艺术产品后,应根据演出市场需要以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去进行销售。首先,应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进行宣传。如今,网络媒体在现代化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应加强从创作到编排到演出的跟踪报道,尤其是网络报道。更要善于利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广告媒体对演出进行宣传。如果忽略了宣传、忽略了自我推销,演出市场就容易被其他艺术门类所占据。其次,应建立健全演出中介机构。杂技艺术在国外市场非常红火,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国外拥有不少正规的演出中介机构和经验丰富的演出经纪人,由他们进行演出市场运作,进行包装和宣传。在国内,沈阳杂技团领先于其他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首家引入剧目股份制,吸引社会资本,还在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中第一个在全国申请注册商标,第一个注册商演网站,组建了专业的营销队伍,直接与全球演出商对话,构建了通往世界的演出市场网络。 其他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也应和沈阳杂技团一样积极主动地和中介机构联系合作,通过专业的演出中介机构架起杂技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解决杂技艺术表演团体的“后顾之忧”。

树立营销意识的第四方面来源于对艺术产品的包装。杂技艺术的外包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单纯的杂技技巧展示已经激发不起观众的欣赏热情,而利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包装,才能够提高杂技艺术的欣赏层面。在这种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沈阳杂技团等一批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大胆尝试。主题杂技晚会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杂技演出。1998年,沈阳杂技团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运营手段,改革艺术表演形式,不断吸收西方魔术、马戏、滑稽、高空节目技艺,丰富了自身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创编了《天幻》杂技主题晚会,晚会有主题立意,每个节目相对独立,但又由一个主题所贯穿,其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较强的观赏性。1999年法国戴尔蒙蒂斯电视台购买《天幻》欧洲播放权,连续三年在圣诞节黄金时段播出。与此同时,《天幻》应邀出国商演达500多场,观众达42万人次,收入达2000多万元。

2000年后,杂技表演出现重大突破,杂技剧走入观众视野,这使杂技节目不再是一些纯粹的技巧表演,而是将故事情节与技巧相结合。2005年,应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基金会请求,沈阳杂技团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以杂技艺术特有的语汇进行精心创编,创作了杂技童话剧《美丽的传说》。该剧以本团10个荣获国际大奖的经典杂技节目与安徒生童话故事有机结合而打造,获得极大成功,得到了“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世界级艺术品牌的认证及观众的认可,也打开了辽宁杂技剧创作的先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演出市场是一个供需平等交易的市场,投入市场的艺术产品要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在市场立足。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杂技节目,一定都是演观众所想,急市场所缺的。面对演出市场的激烈竞争,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要有大胆创新精神和不断开拓的市场意识,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杂技团杂技
Jiao Ayi| 《娇阿依》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艺术表演运行管理探析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