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2017-03-06郝秀琴
郝秀琴
(平遥县洪善镇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山西晋中 031100)
近年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由于前期资金的限制,一般形成规模都比较小,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造成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资金大多数来源于社员的原始资金以及运作初期的资金积累,而两者资金有限,极大的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接下来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资金积累有限,大部分流动资金用于日常运营的需要。资金的不足,对合作社的扩大再生产以及应对一些突发事故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一旦合作社遇到一些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便会形成破产。所以,资金的不足降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应急能力,长远来说,也使得其更加的脆弱,经不起市场的竞争以及调控。
1.2 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一个大集体之上的合作模式,大家对合作政策以及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又由于受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意识及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的影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容易造成分歧。所以说,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家对合作社与市场之间的理解不够透彻,市场意识不够强,这些原因的出现都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特别是当遇到一些挑战时,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极易动摇合作社,从而对农民合作社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1.3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就是一个大型经济团体组织的运营过程,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当地政策的支撑不够健全,对于一些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成为了空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仅是对一些政策的落实,还有在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监督管理机制等。所以说,制度的不健全体现在合作社管理的方方面面,也对合作社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措施
2.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保证资金充足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建立由政府主导,税务、工商、金融等力量综合参与的扶持计划。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税务部门可以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税务减免,减轻合作社在初期发展中的资金困难。在政策方面,对合作社的一些重点项目和服务项目给予支持,从而增强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的竞争力。而对于那些制度比较健全、发展比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以及利率优惠。不同发展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政府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农民合作社给予适当的扶持。
2.2 建立相应的服务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方式,没有特点的模式可以进行推广也造成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挑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转变职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各项服务。政府可根据农民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制订相关的政策,并让中介服务部门进行宣传、引导。首先是将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农民,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其次是提供问询服务,对于农民合作社中间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无论是信息上的,还是技术上的,以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和发展。
2.3 加强人才的培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最终都是要通过人的具体实施来实现的,所以,为保证其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首先是领导班子的搭建,建立合作社的中长期规划,细化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会议,完善部署发展。其次是具体实施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筛选,确保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员都是学有所专;另一方面是提升在岗人员专业素质,定期组织经济、科技、工商、税务等多方面的培养,建立专业、综合的人才梯队,确保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体系,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3 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品牌,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新机制,推动着农业产业化、高效化、品牌化,是建立现代模式的重要方式。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问题仍相当突出,也有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发展瓶颈。所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接受实践的检验,以更好的完善其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 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07)
[3] 温铁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