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时代致敬
——中国美术馆雕塑收藏的故事

2017-03-06

中国美术馆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雕塑艺术

赵 辉

20世纪至今的百年,雕塑创作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呈现出纷繁的艺术特征。中国雕塑艺术家筚路蓝缕、锐意开拓,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写就了中国雕塑史上最为华彩的篇章。因此,做好20世纪以来雕塑作品的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工作是中国美术馆人所肩负的重任。

2017年9月,在吴为山馆长总策划下,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以不同时期的馆藏代表作品和征集、借展作品近六百件,宏观叙述百年雕塑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吴为山馆长命我追述中国美术馆雕塑收藏的故事,我深感责任之重大,遂查史溯源,采访亲历者杨力舟、刘米娜、董玉龙、胡孟炎、崔开宏、于沁、刘曦林、裴建国、王晓梅等前辈,深感前人创业之艰辛、贡献之卓越。笔者遵循不同时期国家宏观文化政策、方针的导向,结合中国美术馆收藏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故事叙述并展开案例分析,针对美术馆收藏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重要收藏项目时间节点划分出雕塑收藏的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62年至1966年建馆初创期;第二个时期是1978年至1989年变革开放期;第三个时期是1989年至2004年现代成熟期;第四个时期是2004年至2013年科学发展期;第五个时期是2013年至今复兴繁荣期。

以下,笔者分别叙述五个阶段的情况。

第一个时期建馆初创期(1962年—1966年)

讲述中国美术馆雕塑收藏的故事,要从中国美术馆建馆之初即已成立的收购小组说起。1961年中国美术馆基本建成,翌年由江丰、米谷、刘岘、郑野夫等同志为主组成的收购小组,为中国美术馆开展藏品征集工作,开始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成为一项持续性的业务工作。

当年制定的《中国美术馆征集作品计划》将收藏的范围定为:近现代美术作品(重点放在“五四运动”以后)。按品类提出拟收藏作者和作品清单,制定了分兵五路赴全国各地征集作品的方案,申请10万元作为收藏工作启动经费,以购买和展览征集为主要手段,广泛收藏国内有影响力雕塑艺术家的作品。

这一时期,通过“北京小型雕塑展览会”“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研究班毕业创作展”“四川雕塑展览”“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全国性美术展览收藏雕塑作品。据清库统计,收藏早期雕塑作品一百一十余件,包括20世纪30年代张充仁《渔妇》、蒋兆和《黄震之像》,40年代王朝闻《民兵》、刘开渠《母与子》、凌春德《前进》, 50年代王朝闻《刘胡兰》、潘鹤《艰苦岁月》、陈道坦《少女像》、程曼叔《钱月华头像》,60年代初叶毓山《毛主席像》《杜甫》、田金铎《稻香千里》、陈道坦《大庆人》、唐大禧《欧阳海》等都是中国美术馆的重要收藏。

中国美术馆第一个展览与首批雕塑收藏

1962年,中国美术馆建成并试运行,最早的展览记载是1962年5月22日至7月1日,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即“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绘画、雕塑作品1115件,工艺美术品、设计图稿55件,美术出版物544册。这些展品是在1942年以来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所创作的一批优秀作品。在这届全国美展上,中国美术馆收藏了王万景《傣族姑娘》、王合内《鹿》、刘开渠《牦牛》、刘焕章《少女像》等十几件作品,即成为中国美术馆最早收藏的一批雕塑作品,这也是新中国雕塑作品收藏最早的记录。

王朝闻 《刘胡兰》 铜 112.5cm×36.5cm×33.3cm 1951 中国美术馆藏

王合内 《鹿》 铜 34.3cm×27.3cm×10.4cm 1962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首批收藏雕塑作品录入账本时,是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的,故王万景《傣族姑娘》成为中国美术馆雕塑收藏台账的首件雕塑作品。当时,中国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为后来两家单位亲如兄弟般的情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都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且都有收藏记录。

中国美术馆最早收藏的这批雕塑作品均创作于1962年前,作品体量小,题材丰富,格调清新,风格多样,生活情趣浓厚,生动写实传情,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反映出当时雕塑创作发展的新意境。王万景《傣族姑娘》身姿秀美,气质典雅,唯美而动人,成为王万景艺术创作生涯活跃期的代表作。关竞《铁蛋》以其儿子为原型创作,以泥为材质,手法质朴,刻画出孩子天真可爱、稚气十足的神情。刘开渠《牦牛》造型朴拙,严谨简练,彰显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写实功力。以动物题材见长的王合内《小鹿》,用朴实自然的手法,塑造出小鹿的挺秀温纯,稚气十足,溢满对小动物的情与爱。刘焕章《少女像》则巧借木质的流畅线条,幻化出少女的曼妙身姿,扑捉到少女闭目静思间,温情自然流露。除此像为木雕外,另外4件作品为泥或石膏材质,均保存了雕塑原件。1982年起中国美术馆陆续将石膏作品翻制成石雕或铜雕,得以长久保存,也为这批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国美术馆收藏早期雕塑力作《艰苦岁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雕塑创作植根本土并以生活为艺术源泉,反映了文艺在“为工农兵大众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积极深入生活,以艺术实践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涌现出一批现实主义雕塑作品,脱颖而出且具有广泛影响者莫过于潘鹤《艰苦岁月》。

《艰苦岁月》是潘鹤先生1957年创作的。据采访其子潘奋先生而悉,此件作品系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庆祝建军30周年筹备美展,向全国各地美术家征集作品。当时,潘鹤先生因《课余》等作品已颇有名气,给潘鹤先生下达的创作任务是用油画表现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的辉煌战果。接到任务后,潘鹤前往海南搜集素材,根据最令人感动的情节创作了一幅油画素描稿,但没有通过,于是又做了这个名为《艰苦岁月》的雕塑,几经周折才得以送展,出人意料的是获了奖,因此“成名”。

中国美术馆于1964年收藏的这件《艰苦岁月》应为第一件石膏原作,当年支付的四百多元收藏费,在同等作品中已属最高。这笔“高昂的”收藏费,加之报刊广为宣传和小学课本的稿酬,使得作者衣食无忧。而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在新中国雕塑史上,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中,《艰苦岁月》都是一件能激发观者心灵,引起共鸣的重要主题性作品。后来这件作品先后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上百种刊物刊发,改编成诗歌短剧和舞蹈而广为传播,还被编入中学、小学生的课本,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培育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典范之作,足以见其影响之大。

潘鹤 《艰苦岁月》 铜 45.6cm×46.6cm×34cm 1957 中国美术馆藏

经过建馆之初创业时期的不懈努力,收藏工作有了很好的开端和基础。但总体从雕塑收藏的质量、数量和体量上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是起步较晚,20世纪初第一代艺术家到欧洲留学才拉开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序幕,他们学习西方雕塑艺术精华,回国后才开始真正意义的中国现代雕塑创作;二是受材料的限制,从事雕塑创作者较少,使得雕塑收藏范围和空间十分有限;三是当时尚无专门机构从事雕塑收藏,使得雕塑作品分散在民间,征集难度较大。

第二个时期变革开放期(1978年—1989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文化艺术迎来了春天,雕塑艺术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新关注艺术语言和理想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中国美术馆的各项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也迎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转型阶段。

1980年7月,刘开渠再度被任命为中国美术馆馆长,重新明确了办馆的总体方针和收藏的目标规划。1986年1月,中国美术馆成立收藏委员会,作为收藏作品的权威机构和学术研究的指导机构。同年5月,召开美术馆界首次全国性的业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美术馆工作暂行条例》,指出“美术馆是造型艺术博物馆,是具有收藏美术精品、普及审美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等多职能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提出“藏品是美术馆业务建设的基础,美术馆代表国家征集古今中外美术作品,以及与美术有关的实物、资料等”,指明了美术馆的功能和定位,确立了藏品是立馆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美术馆这一时期收藏雕塑作品一百六十余件,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收藏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小型雕塑展览”“第五届全国美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第六届全国美展”“女雕塑家联展”“刘焕章雕塑展”“郑于鹤泥塑展”等展览,征集全国范围内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从“第六届全国美展”起,开启中国美术馆对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统一收藏的新模式。

贺中令 《白山魂》 石 68.5cm×101cm×65cm 1984 中国美术馆藏

潘鹤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 铜 34.5cm×99cm×24cm 1984 中国美术馆藏

下面,试以两个故事,讲述“雕塑收藏的春天”。

雕塑收藏的春天(一)——“第六届全国美展”收藏侧记

为庆祝建国35周年,1984年国庆节期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南京、沈阳、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西安、广州、长沙等九大城市同时举行;同年12月至1985年1月,各展区优秀作品集中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分15大类别,共计3724件作品,以空前的规模和清新的面目向人们展示美术界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是1949年以来十分重要的一次美术活动,并由此形成惯例,每逢五、逢十国庆,双方均合作举办国家级美展,雕塑创作与集中收藏也形成5年一个高峰的周期性规律。

中国美术馆提出“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由国家统一收藏”的原则,为此中国美术馆特向文化部申报专项收藏经费。收藏部原主任董玉龙接受采访时说:“这样的举措为收藏工作奠定了制度保证和经费基础。”据统计,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金奖19件,银奖59件,铜奖129件,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雕塑作品包括金奖:杨冬白《饮水的熊》,潘鹤《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银奖:刘小岑《家乡的河》,张得蒂《日日夜夜》,钱绍武《江丰》,贺中令《白山魂》,田世信《欢乐柱》,邢永川《杨虎城将军》;铜奖:司徒兆光《廖公》,王克庆《最后的岁月》,孙家钵《山里红》,夏肖敏《少女》,程亚男《晚风》,王济达《月亮花》,杨为铭《望北京》,沈文强《孺子牛》,唐大禧《新的空间》,梁明诚《珠江女》,叶毓山《杜甫》,余志强《醉》,刘万琪《哥俩好》,戴广文《画僧—担当》,马改户《三原于右任》;荣誉奖:王合内《小马》,刘开渠《向新时代致敬》;港澳地区特别奖:文楼《果实分裂之二》。共计26件作品。此外还收藏了张松鹤的《刘开渠像》、张沈的《我们的城市》、牟运道的《草地花》、杨勇健的《筹办婚事》、王洪亮的《祝福》等获优秀奖的作品。这是自建馆以来收藏获奖雕塑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那一年是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之年,也是刘开渠馆长致力于美术馆工作的收获之年。从此,收藏工作开始跨越式发展,并且产生了极为广泛的社会效益,对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雕塑收藏的春天(二)——叶毓山的《大地》情满

叶毓山先生是西南地区雕塑领域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涉猎范围广泛,既有反映革命历史、歌颂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作品,又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作品,且作品体量都非常大。中国美术馆一直持续性关注其艺术创作,也有包括《毛主席》《杜甫》《毛主席在陕北》《子趣》等在内的多件作品收藏。1980年,叶毓山的《大地》因获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其名字再度被提写入收藏的序列。因巡展计划,故作品展后即被运回四川,中国美术馆继而致函商谈收藏事宜,叶毓山来信称“我近年一直在成都忙于四川省城市雕塑规划的事……大理石雕刻作品《大地》,我原想今后就在我院新建的陈列馆长期陈列,自北京展出后省美术馆一直把它留在成都展出,曾已有几位外宾出较高的价格收买,我是没有同意,我不大愿意由外国私人购买,这大概是感情问题,你是可以理解的。这件作品除开头几天是石工帮我打大荒外,其他过程直到最后完成,全是我自己一锤一击的完成的,熬了多少夜就记不清了,现在中国美术馆决定收藏,在我看自然是认为较好的去处”。这件作品几经周折,就这样入藏了中国美术馆。

《大地》是一组母子相依的人体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件在中国美术馆公开展出的女性人体作品,也被当时的《美术》杂志在重要位置发表。“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件作品在展出时所受到的关注是可以想见的。正像这件作品的深刻寓意“大地”一样,这件作品引发了他对人体创作的极大兴趣,孕育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成为了他日后几十年坚持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的起点。《大地》的公开展出,并入藏中国美术馆,被当时的主流媒体《美术》杂志发表,不仅体现了该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重视,也预示了人体艺术走向更广阔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而后来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则使这种“可能”变成了“必然”的现实。叶毓山《大地》收藏的故事,饱含了艺术家对现实的关切,对艺术的热爱,正如艾青在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个时期现代成熟期(1989年—2004年)

1989年,中国美术馆成立了艺术委员会,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严格管控展出作品的艺术质量,发挥示范作用,以“现代艺术大展”为发端。之后,艺术委员会逐步取代了收藏委员会的职能。1993年,时任馆长杨力舟在收藏工作方面继续强化中国美术馆的博物馆性质,并将收藏职能从研究保管部分出,成立收藏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雕塑艺术包括城市雕塑也紧扣时代,将古典、传统与现当代主流意识相融合,发展愈加成熟。这一时期雕塑收藏也进入现代成熟期,兴办的各种全国性美展、联展和雕塑艺术家个人作品展极大地促进了雕塑作品的收藏,包括“第七届全国美展”“海峡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第八届全国美展”“刘焕章雕塑展”“刘万琪雕塑”“田世信雕塑展”“司徒兆光雕塑展”等。通过收藏、捐赠、移交、划拨四种途径,收藏雕塑作品三百三十余件。此时雕塑收藏的特点是:技法、材质、形式、风格都呈多样化趋势,年轻的雕塑家逐渐成长起来,脱颖而出,形成了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并肩奋斗,追求探索与创新的格局。随着雕塑艺术的成熟发展,城市雕塑也日臻成熟,建设了许多大型纪念性雕塑和组雕。与此同时,体育题材的雕塑也发展起来。在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倡议和支持下,由原国家体委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四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中国美术馆收藏了田金铎《走向世界》、朱成《千钧一箭》、李象群《永恒的旋转》,后期还收藏了黎明《崛起》,这些作品歌颂了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这一时期,有两项重要的雕塑捐赠,既为中国美术馆增添了重要的雕塑留存,也足以启发后来捐赠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续写雕塑人生——首任馆长刘开渠家属捐赠开风气之先

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曾说:“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 。他做到了,以八十九载坎坷却执着的岁月,雕塑了自己的人生,也“雕塑”了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和美术事业的历史性发展。

1993年,在杨力舟馆长的提议下,计划于当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开渠先生90寿辰回顾展。然而没有等到展览开幕,刘开渠先生就于6月25日病逝了。大家翘首以待的回顾展,却变成了追思缅怀先生的遗作展,这也是刘开渠先生的首次个人展览。遵照刘开渠先生遗愿,其夫人程丽娜与女儿刘米娜将家中珍藏的刘开渠雕塑、中国画、书法、素描、纪念碑浮雕草图等132件作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其中雕塑作品26件,涵盖了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首开中国美术馆接受个人大宗雕塑作品捐赠之先河,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美术馆人都为之感怀。

1963年起,刘开渠先生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他带领全馆职工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制定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和对外交流的发展规划。他耄耋之年仍心系美术馆,对重大展事和学术活动听取方案汇报,发表学术意见和主张,对馆内的管理工作细致过问,亲历亲为,不顾辛劳,甚至在弥留之际,仍关心美术馆的工作,谆谆托付工作,至为感人。刘开渠先生一生对美术事业特别是雕塑艺术创作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先后创作了《抗日无名英雄像》《孙中山坐像》《毛泽东同志像》《周恩来立像》《项英立像》《刘少奇纪念碑》《农工之家》《向新时代致敬》《梅兰芳坐像》《常德善烈士胸像》,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胜利渡长江》等雕塑作品,达到写实主义的至高水准。他把一生的艺术成果和对祖国、对人民、对艺术的热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美术事业。刘开渠先生的家属秉承先生的遗愿,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财富无私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收藏故事

设计绘画:彦涵 雕塑:刘开渠 助手:刘士铭 雕工:刘润《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解放战争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 汉白玉 200cm×640cm 1952—1958

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誉为“中国第一碑”,纪念碑的浮雕创作是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其8组巨型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为主题,在“渡江战役”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整体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刻画了一百七十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华民族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的伟大史实。这8组浮雕作为新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是中国美术馆始终关注并致力于收藏的重要作品。经过几代美术馆人的努力,跨越二十余年,迄今已收藏了4组浮雕中的37件人物头像和构图稿,包括刘开渠《渡江战役》《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人物头像8件,曾竹韶《虎门销烟》人物头像6件,滑田友《五四运动》人物头像和构图稿19件,王临乙《五卅运动》人物头像和构图稿4件。

中国美术馆最早收藏的一组纪念碑浮雕是在1993年,刘开渠先生家属捐赠的纪念碑浮雕——《渡江战士》《支前农民》《渡江船娘》《欢迎妇女》《渡江战士像》《指挥员》《欢迎老人像》《战士像》8件作品,均为石膏原件,已保存三十余年,弥足珍贵。据先生之女刘米娜女士回忆,纪念碑修建结束,每位作者就给了几块石膏像,多是头像局部,大的也有,但当时没有空间存放。继而追忆起1953年,父亲从杭州赴京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背后的故事。1949年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当天傍晚,毛泽东主席参加纪念碑的奠基仪式。中央很重视,迅速组织起全国有名的雕塑家聚集北京。因刘开渠做纪念碑雕塑的经验多,就调到北京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兼雕塑组组长。当时浮雕像做了三次,每次都请广大人民群众提意见,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四面8组浮雕中,刘开渠担负了北面1组3块浮雕的创作。历史叙事的顺序是《支援前线》到《胜利渡长江》,最后《欢迎人民解放军》,构成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一曲高亢的解放战争交响乐章。捐赠的人物头像是这3块浮雕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渡江战役》指挥员、战士和渡娘形象英勇坚毅,凸显了乘风破浪的革命理想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支援前线》农民头像忠厚质朴,记述了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明证人心向背的必然结果;《欢迎人民解放军》老人和妇女头像,将欢迎解放军的激动心情与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欣喜,交织着坎坷命运的复杂感受都熔铸到人物的表情里,成为直激观者内心,引发共鸣的主题性创作。

曾竹韶 《虎门销烟》浮雕(《鸦片战争·一八四〇年至一八四二年》人物稿)铜 1953 中国美术馆藏

《虎门销烟》是浮雕中的第一组,由曾竹韶先生创作,塑造了民族英雄林则徐于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喧嚣场景凝固成静态历史叙事的一幕。人物头像刻画细腻,表情显现人物内心的饱满情绪,融合运用了中国传统雕刻技法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中国美术馆收藏的6件《虎门销烟》源于曾竹韶先生百岁华诞的捐赠之举。这位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者,以其百年人生在雕塑创作、艺术教育、民族民间雕塑研究等多个方面,为新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将艺术成果奉献给人民。为此,中国美术馆于2007年7月1月举办了“曾竹韶百岁华诞庆典暨曾竹韶雕塑作品展”和系列纪念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即为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系列重要作品,其中这组作品补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作品收藏。

中国美术馆对于滑田友这组作品的收藏可谓意外重获,且数量可观。早在2008年,滑田友先生的家属就曾向国家捐赠其毕生重要作品,作为“20世纪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专项计划”,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时代气度——滑田友雕塑艺术纪念暨捐赠展”,以其西方雕塑语言的研究和以中化西的雕塑创作为线索,汇聚其生平代表性作品和国内外收集到的珍贵历史图像,全面展现了一代雕塑大师的艺术历程及雕塑成就,为时下和未来的艺术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2015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美术馆制定并实施“典藏活化”系列展览,持续让美术馆典藏中的精品得以与广大公众分享,同时也是对捐赠义举的回馈,对奉献精神的弘扬。在筹备“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塑痕心声——滑田友雕塑展”期间,滑田友先生之女滑夏带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小稿,这在先前的捐赠里是没有的。据介绍,这组小稿的发现也属意外:“前几年,我们才在地下室的大箩筐里面找到,已经在里面放了几十年。”“文革”时,中央美术学院的红卫兵在这栋房子前面贴了封条,正是封条挡住了其他红卫兵们的过激行为,屋子里的雕塑作品全都保留下来。整整一箩筐的作品,不但有17件人物头像,还有2件构图稿之前从未公开展示过。经协商,滑夏老师再度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这组19件雕塑稿。从这组作品中,能让观者更为直观地看到最终呈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的雏形。

中国美术馆藏有王临乙《五卅运动》人物头像和构图稿4件,包括《戴鸭舌帽男子侧面像(《五卅运动》局部)》、《戴鸭舌帽男子侧面像(小)(《五卅运动》局部)》《大背头男子(《五卅运动》局部)》,《〈五卅运动〉初稿》。据策展人曹庆晖记述,“在创作过程中‘五卅运动’的方案一度被改为‘强渡大渡河’和‘飞夺铁索桥’,王临乙为此也付出了心血,作有泥塑草稿,后来又按要求回到‘五卅运动’这个方案继续深加工,而最终呈现的浮雕《五卅运动》无疑是标志王临乙雕塑创作生涯高峰的代表作。浮雕《五卅运动》在艺术处理上吸收了北魏浮雕《帝后礼佛图》的构图方式,并没有采取通过人物分组来布局画面的常规做法,而是以整体统一的造型将人物按照前中后层次布局在一个连续性的横向节奏带上,这样横看是一个运动的行列,同时又有纵深空间厚度,呈现出和其他浮雕创作者不一样的意匠手法。王临乙自己曾经在文章里总结的完好的雕塑应具有的三个特点——注重轮廓、注重深浅凹凸起伏程度、注重光线流动的过程——同样也适用于对他创作的这块浮雕的分析。”

综观以上4位雕塑家,都曾怀抱满腔热忱,远赴法国学习西方现代雕塑技艺与理念,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参与到宏大的国家民族叙事中,创作了不朽的“中国第一碑”。综观上述收藏作品,造型严谨,写实水平极高,属于深入传统、立足本土、融合中西且极具中国气派的作品,尽管都是一件件人物头像小稿,已暗呈出气贯山河的大作底蕴。历经8年心血的艰辛创作,艺术家们将雕塑的纪念碑性与语言的生动精炼统一到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在20世纪至今的国家历史叙事中具有现实意义,以及镜鉴历史、昭示未来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时期科学发展期(2004年—2013年)

伴随国家文化发展繁荣的步伐,中国美术馆走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历程。2004年至2013年,在两任馆长冯远先生、范迪安先生的带领下,中国美术馆依据自身收藏现状,进一步确立了收藏的学术定位,明确藏品特点和发展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国家收藏进行系统性规划,收藏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立20世纪以来美术史收藏的完整序列为主,兼顾古代、民间美术作品和国际艺术珍品”。除常规收藏外,还出台了“20世纪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专项计划”,成为一项长期收藏计划,以之对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美术家作品进行有计划的抢救性收藏。一系列新举措,使科学发展期收藏和捐赠工作呈现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特点。

中国美术馆还建立了“开门办馆”的机制,成立了由馆内外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收藏评鉴委员会、策展委员会和展览资格评审小组等五个委员会,使中国美术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提升了透明度,增加了权威性。

张文新 《鲁迅坐像》 铜 194cm×157cm×203cm 1961—1962 中国美术馆藏

展望 《假山石》 不锈钢 397.5cm×150cm×228.5cm 2007中国美术馆藏

这一时期,中国美术馆收藏雕塑作品一百八十余件。代表性的有:刘开渠《孙中山像》、赵瑞英《戈玛》、张文新《鲁迅坐像》、李先海《苦旅共甘泉》、杨应风《天下为公》、朱铭《太极·拱门》、吴为山《似与不似之魂——齐白石》《天外莲花第一峰——黄宾虹》、展望《假山石》、景育民《东归·土尔扈特的诗史》、鲍海宁《漂移的城》等,以及通过“第十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第三届青年美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等全国性美展和重要艺术家个人展览所集中收藏的雕塑精品。

探索与回归——“20世纪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专项计划”首位雕塑家捐赠

“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计划”是旨在重点收藏“在20世纪美术活动和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作品的国家文化项目,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美术馆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众多老艺术家及已故艺术家家属的积极响应。中国美术馆则以捐赠作品展览,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开幕式、捐赠仪式、学术研讨会、出版书籍等多种形式,弘扬艺术家无私的奉献精神。

2006年,文楼成为这一专项计划启动以来首个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个人雕塑作品的艺术家。项目基于文楼先生的捐赠之举和中国美术馆对文楼先生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而立项。文楼先生的雕塑是香港美术创作成果的代表,印记了20世纪以来中国优秀艺术家在文化发展上的追求和探索,也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有明显个人特色的艺术世界。2006年,文楼先生表达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之际向国家捐赠作品的心愿,并列举出捐赠作品名录:《迎风取势》《九月诞生》《地球》《进化》《蜕变》等15件不同材质雕塑作品。

中国美术馆认为文楼先生在立足中国香港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组织香港美术与社会艺术活动,推动香港与内地艺术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并对其捐赠之举表示欢迎。文楼先生的雕塑创作早年涉猎广泛,之后在金属材料雕塑以及公共艺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雕塑语言吸收了西方现代雕塑优势,具有强烈的现代形式结构,同时具有内敛的学者修养和民族的精神气度。其艺术经历了探索、回归、再探索的历程,在金属材质的运用上融入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与中国文化内涵,形成了现代面貌。文楼先生的雕塑作品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以捐赠的形式整体收藏其七个时期的代表性雕塑作品,使国家美术收藏在雕塑方面得到进一步丰富。同时,文楼先生对捐赠作品的亲自甄选也是对中国美术事业和国家美术馆建设的莫大支持,体现了文楼先生一贯热爱祖国、心系社会的高尚品格。

文楼 《迎风取势》 不锈钢 176cm×360cm×230cm 1986中国美术馆藏

捐赠作品中的《双圆象》(1971)是文楼从欧美归来,对香港文化艺术界掀起一场“认识中国、关心社会”的“文化回归”运动的反思,显著地表现了他艺术追求从内容到风格上的“中国化”与“时代性”的艺术取向,此一时期的作品即是他“回归期”的代表作。而作品《进化》(1979)、《飞翔生命》(1983)、《迎风取势》(1986)、《雪压银梢》(1988)、《蜕变》(1989)、《红与黑》(1995)、《彩墨竹》(1996)、《黑与白》(1997)等作品则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香港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此时,文楼的雕塑创作也从“回归期”悄然进入第三个时期,即他的“再探索期”。从此,他对艺术探索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具体体现在他以“竹”为主题的“文人雕塑”上,这也是此次捐赠中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创作。这些作品不仅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寄托着捐赠者的拳拳爱国之心,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

中国美术馆还设划了专门的室外空间长期陈列文楼的“竹系列”代表作《迎风取势》,这件作品既具有传统的造型语言,又显出鲜明的现代感,金属材料和表面处理手法所呈现的形质、色调和文人画气质,恰与中国美术馆的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使更多的艺术精品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共享,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发捐赠热潮。

为时代造像——吴为山雕塑捐赠故事

为时代造像,是雕塑家的使命。这个故事就源于一位忠实为时代造像者——吴为山先生。200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文心铸魂——吴为山艺术展”。展览期间,吴为山先生向时任馆长范迪安先生表达了捐赠的意愿,并甄选了两位艺术名人像慷慨捐赠。展后,其捐赠的《似与不似之魂——齐白石》《天外莲花第一峰——黄宾虹》在中国美术馆进行长期陈列。艺术大师与艺术殿堂交相辉映,观者无不赞叹。《似与不似之魂——齐白石》最能体现其写意精神。高达三米多的齐白石像如艺术的丰碑,与那地脉、文气、艺境相融而成为人文艺术之景象。白石老人那深邃的目光穿过观众,射向遥远的未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曾在看到题为“似与不似之魂”的齐白石像之后,未经翻译介绍就立刻评论说:“看得出,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五千年文化中走出的。”在雕塑艺术创作上,吴为山先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决意用雕塑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造像立传,把这些人物形象融入人类历史长河,塑造出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筋骨的“丰碑”。

一个风格流派的产生,必然有其历史的积淀与淘选。21世纪,中国写意雕塑的兴起和发展,是主观的文化自觉与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其民族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统一,开启了雕塑艺术的新纪元。作为“写意雕塑”的代表人物,中国美术馆先后收藏了吴为山先生12件雕塑力作:21世纪之初,获“第三届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优秀奖的《行吟中的林散之》;“2006年艺术展”,除2件捐赠作品外,中国美术馆还遴选收藏了《国画大师吴昌硕》《迥立向苍苍——徐悲鸿》《孤云独去闲——林风眠》《国画大师潘天寿》《白石老人》;2014年,收藏《孔繁森》;2017年吴为山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睡童》《潘天寿像》。

2014年,吴为山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任馆长后,吴为山先生首先将美术馆室外雕塑园进行了重新规划,“请”出更多馆藏雕塑亮相于这宝贵的方寸之地,并提出任期内不收藏自己的雕塑作品,体现出高度的自觉。但是,在2017年,在美术馆人的积极争取下,我们获得了两件珍贵的捐赠:《睡童》和《潘天寿坐像》。讲到这段喜获增益的故事,还要从两代美术馆馆长的机缘与担当说起。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作品雄阔奇崛、高华质朴,在画坛中独树一帜。潘天寿先生临终前在病床上,一再嘱托其夫人何愔女士,一定要将其巨幅精品《雁荡山花》捐送给中国美术馆。据家属回忆,中国美术馆第一任馆长刘开渠先生曾允诺请著名雕塑家创作一尊潘天寿铜像立于馆内以表达中国美术馆的谢意。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时任院长潘公凯邀请吴为山创作《潘天寿坐像》,作品完成后,受到家属及美术界的好评,认为此件雕塑刻画人物极为传神,生动反映了潘天寿在中国绘画艺术探索中的格调和追求,更像是一座文化的丰碑。这件雕塑作品现置于杭州潘天寿墓前。为了完成刘开渠馆长的承诺,潘天寿家属希望这件作品能永久陈列在中国美术馆。2017年是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将于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回顾展览。我们感念潘天寿先生及家属的高风亮节和对美术事业的支持,也为实现家属夙愿,特征得吴为山馆长授权,由其家属无偿捐赠给国家,中国美术馆翻铸后永久收藏,使观众借由此像直观潘天寿先生个人的艺术风骨和人文气质。

吴为山 《睡童》 铜 7cm×6cm×11cm 1998 中国美术馆藏

2017年新年,中国美术馆经馆外收藏专家评审会议,从“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遴选优秀作品收藏。经专家评审,全票通过并一致建议中国美术馆收藏由吴为山先生早年创作的代表作《睡童》。这件现在已经家喻户晓的《睡童》,曾于2003年在伦敦获得英国皇家雕塑大奖——攀格林奖,这是当时亚洲艺术家唯一获得这一国际雕塑界重要奖项的作品。荷兰贝娅特丽克丝女王认为,吴先生通过塑造儿童,发现并升华了童性,体现了人类对童年的一种真实情感。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认为它体现了人类情感的“真、纯、朴”。经了解,目前家中仅存的一件,是送给女儿的礼物。我们表达了美术馆收藏的意愿和专家的建议,吴为山先生的夫人吴晓平携女儿吴霜当即表示愿将《睡童》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将这件珍贵的“礼物”送给国家,送给人民。

萧传玖《地雷战》抢救收藏始末

萧传玖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名家,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八位主创者之一。他早期的作品多表现人民苦难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条件的改善和他对新中国的热爱,使他创作灵感勃发,雕塑佳作迭出。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原副主任裴建国先生撰文《〈地雷战〉的抢救性修复与收藏》叙述了这件作品的抢救收藏始末。《地雷战》(1957年)是萧传玖创作鼎盛期的作品,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大突破。凭借着扎实的写实技巧,萧传玖着重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深入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民兵英武的体态、机警的神态、坚毅的性格乃至紧张的背景环境都被一一表现出来。作品手法奔放,取舍大胆,动态夸张恰当,作者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塑像的每一个凹凸起伏中,使人物形象鲜明,非常富有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刘开渠曾对萧传玖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富于整体感,结构严谨,如同一座设计很好的建筑一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完整:犹如一座石山,稳立在大地之上。萧传玖创作的雕塑像‘山’,不管是全身立像,还是胸像或头像,都是情感浑厚、思想深刻、形式感很强、塑造手法灵活而又朴素。这就形成了他耐人寻味、越看越觉得丰富的艺术风格。”该作品是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所作,在“文革”中未遭到彻底破坏。后由程允贤找出修复,铸成铜像,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日战争馆”内。程先生于2005年不幸逝世后,原石膏像就堆在铜厂无人问津了。2008年铜厂清理环境,当时主持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工作的裴建国闻讯,立即把这件铜厂准备当作垃圾处理掉的《地雷战》石膏像运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领导采纳裴建国主任的建议,使得这件险些销毁的作品正式著入中国美术馆藏品名录。

此时的《地雷战》石膏像尽管破烂不堪,却不失大作风骨。后来经由修复,亮相于“胜利属于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关于《地雷战》的修复,裴建国回忆当时是邀请从军博退休的雕塑家李泉田先生担纲。李先生曾经是程允贤先生的工作助手,程先生的许多雕塑作品的铸铜都是由他负责监制的。李泉田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无论在雕塑创作还是修复方面,他都堪称高手。在李泉田的努力下,仅仅过了几个工作日,原本破烂不堪的作品就焕然一新,陈列在展厅里,在射灯的映照下倍显神采。但受材料限制,石膏像毕竟难以长期保存,因此委托厂家进行青铜铸造。在蜡模制作出来后,裴建国还特意赶到现场,将蜡模和石膏原作进行严格的比对,并做出必要的调整,确保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不会因翻制而损失,有效地还原并延续了这件作品的艺术生命。

凝聚集体力量的收藏——泥塑群雕《收租院》

四川雕塑家集体创作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是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雕塑作品之一,自其1965年诞生伊始即具备了突出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原作陈列于四川大邑地主庄园,1965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和部分四川原作者共同在中国美术馆圆厅现场完成了复制作品,并首展于中国美术馆,短短三个月即接待观众七十二万余人,撼动京城,轰动全国,国际反响强烈。这组大型泥塑,体现了雕塑艺术家们汲取民间雕塑传统精华,采用木为架、扎稻草,将稻草、棉花、丝绵掺入泥中,以玻璃球嵌成眼珠的技法,用泥塑艺术表现现实生活的探索和创举,生动地再现了地主庄园盘剥农民的情形。全作三段七组,塑造了114个真人等大的写实人物,96米长的共时情景。20世纪70年代,为使作品在各地展览,四川美术学院组织原作者和师生对《收租院》进行复制和再创作,四川美术学院集体创作(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学生李绍瑞、龙绪理、廖德虎、张绍熙、范德高及校外雕塑工作者李奇生、张富纶、任义伯、唐顺安和民间艺人姜全贵。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伍明万、龙德辉带领一年级学生隆太成、黄守江、李美述、马赫土格(彝族)、洛加泽仁(藏族)参加了后期的创作)。在充分尊重和保留泥塑原貌的基础上,更增强了群雕的艺术性,所用玻璃钢铸铜材质亦使之别具特色。在各地展览过程中,受到了普遍欢迎和赞扬。时至今日,其影响力仍未减小,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川美术学院集体创作 《收租院》(第六部分《逼租》前半组)铜 1965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作为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希望将《收租院》纳入收藏范畴之中,以填补馆藏空白。2013年,由时任馆长范迪安总策划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将《收租院》中最为精彩的《逼租》前半组借展,并在展览期间与四川美术学院协商翻铸收藏事宜。2013年1月,中国美术馆致函四川美术学院并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商请协助翻制群雕《收租院》第六部分《逼租》中前半组10个人物,以延续其影响力,为人民共享。这一意愿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双方商定,由中国美术馆出资,四川美术学院负责翻铸。为使翻铸尽可能忠实原作,四川美术学院还派专业人士赴重庆雕塑工厂监制,于2013年底运抵中国美术馆。至此,这件凝结着集体智慧的经典之作永远载入国家美术的收藏史册。

第五时期复兴繁荣期(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以文化强国的全新面貌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中国美术馆的各项工作也开启了新的谋篇布局。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中国美术馆收藏工作也迈入了空前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美术馆进一步明确了收藏定位——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美术博物馆,以实施国家美术收藏工程,完善国家美术收藏体系为目标,关注近现代美术创作中,留下的大量反映社会变迁、时代进步,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特别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优秀美术作品的收藏工作尤为重要和紧迫。中国美术馆制定了三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完善制度建设,重组中国美术馆收藏专家委员会和收藏评鉴委员会,提出“精品收藏”和“藏以致用”的原则,坚持收藏的公正性、权威性、导向性。

这一时期,雕塑创作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进一步发展,涌现出大批反映20世纪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史诗性作品,为收藏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工作坚持美术史意识、精品意识、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4年中就收藏雕塑作品六百二十余件。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川美术学院群体创作《收租院》、程允贤《毛主席在延安》《和平》(合作)、潘鹤和梁明诚《大刀进行曲》、刘士铭《劈山引水》、黎明《崛起》等。以及通过“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第五届青年美展”“第六届北京双年展”等全国性美展集中收藏雕塑精品。此外,实施“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以捐赠的形式大宗收藏雕塑4项,分别是家属捐赠袁晓岑雕塑作品21件,中央美术学院赠与王临乙、王合内雕塑作品228件,家属捐赠司徒杰雕塑作品80件,刘焕章捐赠雕塑作品41件,使得更多优秀的雕塑作品汇入中国美术馆20世纪以来的美术研究和展示序列,在更为广阔的美术博物馆的阐释空间中焕发新彩。

万物为师——袁晓岑的雕塑捐赠故事

袁晓岑与中国美术馆有着特殊的情缘。196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袁晓岑雕塑展览”,为新中国举办的第一个个人雕塑作品展,也是中国美术馆建成以后举办的第一个雕塑个展,那一年他49岁。2015年是袁晓岑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其家属高翔先生来馆代表袁晓岑的女儿袁熙恒表达了捐赠的意愿,捐赠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含袁晓岑20世纪50年代的雕塑成名作《母女学文化》《老马》《和平》等主题性创作,《金沙水暖》《驼峰情》等历史题材创作,《羲之爱鹅》《怀素书蕉》《梅妻鹤子》《李白》等人物纪念像,《水牛》《小牛》等动物题材雕塑。这些题材丰富的作品正体现了其“万物为师”的艺术精神。在云南地域环境中,袁晓岑先生的雕塑源于对现实的观察、对生活的提炼,造型优美而“泥味”十足,反映了中国西南特有的地域风貌和人文精神。正如王朝闻先生所评:“画家、雕塑家袁晓岑的作品不只创造性地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别与联系,更可贵的是诗意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在“中国现代雕塑民族化”的进程中,袁晓岑将中国画的语言形式有机地吸收到雕塑创作中,在保留对象准确造型的同时,发挥雕塑的主要结构的轮廓线条感,长于塑造雕塑对象的精神特征,做到了“写实”与“写意”的高度融合。同时,在创作里体现出“文人精神”回归的倾向,使他的艺术又超越了地域性和时代性,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趣味。更可贵的是,袁晓岑以其一生不懈的艺术创作,坚持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理想,这个理想随着家属的捐赠之举无限放大。

经了解,袁晓岑先生的一件主题性代表作《驼峰情》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袁晓岑艺术馆,于是与家属探讨国家收藏的可能性。恰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值袁晓岑先生百年诞辰,这件作品的入藏具有非凡的意义。病中的袁熙恒老人决定将《驼峰情》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并表示:“《驼峰情》是父亲晚年创作关怀社会现实的代表作,寓情于史,情境交融,是生动而又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雕塑。虽然它在美国和中国已有3尊陈列,但能将此作于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与展示,一直是我作为袁先生女儿的一大心愿!”慷慨的捐赠,正是对艺术家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秉承与弘扬。展览结束后,我们得知袁熙恒老人走了,她将十余件经典作品悉数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无私地献给国家、献给人民,使袁先生的艺术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感人至深。中国美术馆定将不遗余力地把这些藏品保存好、利用好、研究好。

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雕塑收藏故事

在中国近现代雕塑史上,有这样一对艺术伉俪的名字——王临乙、王合内,他们的雕塑人生和爱情故事被传为一段艺坛佳话。两位先生一生造诣非凡,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虽然无儿无女,但艺术界从来都没有忘记他们。20世纪90年代,王临乙、王合内先生立嘱将一切捐赠给他们工作的中央美术学院,这批作品、文献和实物资料很丰富,但很多作品都是陶、泥、石膏的,比较脆弱,甚至有些已经破碎。中央美术学院的许多老先生和雕塑界的同仁都呼吁给两位先生办展,吴为山馆长更是在上任之初即亲自到中央美术学院库房拜观这批珍贵的艺术留存,感受到“那石膏模型、泥坯留着他们的指纹,这是心的记痕”,并指出“国家捐赠与收藏展是中国美术馆为丰富国家美的宝藏、弘扬德艺双馨的著名艺术大家、大师的精神而实施的。王临乙、王合内的人生与艺术、爱情与创作说明了同质的精神世界会消融异质的文化结构,而创造美的生命共同体”。因此,致力于将展览规划纳入到“国家美术作品捐赠与收藏奖励项目”中,计划将两位先生的重要作品修复、翻铸成硬质材料铜两套,中国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各留一套。这样既有利于两位先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得以永久保存,又支持了中央美术学院获得一份新的收藏。作为著名的雕塑家,吴为山馆长也是本着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特别是珍稀的雕塑作品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两位艺术家敬仰、尊重的态度发出的倡议。提议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积极回应和赞赏,双方通力合作,筹组两位先生的作品与文献纪念展。还邀请曹庆晖和王伟两位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研究,结合各类文献、材料梳理出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与艺术人生。观众在作品与文献的相互佐证中可以感受到中国近现代雕塑的发端源流和两位艺术家真挚的艺术情怀与卓越成就,更能感受到属于这对艺术伉俪的“至爱之塑”。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以五百余件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文献等,展现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伉俪之情、真挚的艺术情怀和隽永的艺术魅力,展开对20世纪中国雕塑史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向中国美术馆赠与王临乙、王合内雕塑作品共计228件。由中国美术馆出资将残破的作品修复、翻铸,使得这些先生生前还来不及翻制成永久性的物质材料作品在展览中完整地呈现。在展览开幕式上,吴为山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颁发捐赠证书,两位先生的义女常沙娜先生、情如亲子般的学生盛扬先生代表王临乙、王合内先生接受证书,并转交时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该证书被中央美术学院永久珍藏,将永远见证这段艺坛佳话。

赤子之心——司徒杰雕塑捐赠故事

“赤子之心”的故事要从感人的一幕讲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位怀揣理想与抱负的年轻学者,正要踏上西方留学的前程,路遇友人告知“新中国就要来到了”,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留学的梦想,留下来报效祖国。这就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司徒杰先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司徒杰先生在新中国雕塑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领域,在融合中西,发掘本土传统艺术,深入研究民间雕塑,创作具有民族气派和个人独特风格的雕塑艺术道路上做出了自己卓著的贡献。

2015年,经与司徒杰先生的女儿司徒蒙女士协商,在司徒杰先生的全部作品中遴选出81件捐赠给国家,其中,包含54件铸铜雕塑、27件雕塑原件。所捐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司徒杰先生秉持“结合中西,以民族为本”的现代民族雕塑发展理念所做出的具体实践和艺术成就。同时,还有司徒杰先生的兄弟,著名油画家司徒乔先生的女儿司徒双悉数捐赠家藏父亲的全部重要作品。为此,中国美术馆于2016年3月12日至3月29日举办“赤子之心——司徒乔、司徒杰艺术展”,分为司徒乔绘画艺术和司徒杰雕塑艺术两部分,共同展现两位先生深厚的民族情怀和赤诚如斯的为人、为艺风采。其中,司徒杰雕塑艺术展分为“碑立史魂”“塑以传意”“像自心生”三个部分,以近百件司徒杰雕塑作品,包括部分珍贵的石膏、泥原件,展现了其在20世纪社会演进和时代诉求下所进行的个性化、民族化特征的雕塑艺术探索。

此次捐赠包括《诺尔曼·白求恩像》《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国际使命(友谊与和平)》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的纪念碑式作品,《蓉蓉》《心声(张志新)》等呈现司徒杰先生向民间学习的雕塑创作道路的人物塑像,《疯子》《赶车人》等个性刻画中展现着普遍的、人性的善和美的人像代表作。这些以“人”为中心的作品,表现出司徒杰先生朴素而踏实的为人、为艺作风。

焕然有章——刘焕章雕塑捐赠故事

刘焕章 《明天》 曲阳红石 19cm×31cm×19cm 1964 中国美术馆藏

刘焕章先生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雕塑个展次数最多的一位优秀艺术家。优秀在于其天分与勤奋,踏实与朴实,人品与艺品俱高。1989年2月13日至26日,刘焕章的首次个人展览“刘焕章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51件。展览中,由杨力舟、董玉龙、赵更生、陈伯萍、崔开宏、刘曦林、胡孟炎共同参选收藏了刘焕章先生雕塑作品《清泉》《瞬间》 《小演员》 《画家叶浅予》 《新梳子》5件。回忆起这段收藏往事,“勤奋、朴实”是大家对刘焕章的共识。同为著名雕塑家的刘开渠馆长在为其展览撰写的前言中说道:“刘焕章创作上不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努力有新变化,有新造型,有新意境。艺术家表现自我,而自我又和时代一致,为新时代而创作。”学贯中西,既有宏观文化视野,又深谙创作规律和艺术本体的刘开渠先生指出,刘焕章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在于“焕然出新”,而出“新”的核心又在于“表现自我”“自我又和时代一致”,所以表现自我就必然体现“时代精神”,这三点相辅相成。相隔27年,刘焕章先生的第四个个展“焕然有章——刘焕章雕塑艺术展”于2016年10月13日至10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刘焕章先生雕塑、篆刻和印钮作品两百余件。展览根据刘焕章多样的创作风格为线索划分为“真淳”“诗意”“实境”“超诣”“会通”五个部分。现任吴为山馆长在展览开幕式上讲到:“展览题目‘焕然有章’取自‘焕乎,其有文章!’其中‘焕章’二字恰好呼应刘焕章名字中的‘焕章’,焕即光彩夺目,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乎’乃语气词,象征其人其作像吟诗作赋一样带有充盈的情感,可谓情深意足。焕章先生作品内涵丰富,大有文章。其对人和动物的刻画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主观意识,渗透了他对生命的领悟,对形式创造的诗性表达。这是在丰富的、曲折的人生体验中,以灵魂抚摸先民朴素的艺术过程中所特有的浪漫情怀。这种情怀使他在原始彩陶和红山文化中寻找灵感,又在生活中获得体验,从而使作品成为乐观的、自由的歌唱。贯穿在他的作品中的关键词,是真。这个真,是真切、真挚,是真性情。以美人之美的心灵,是与世界的对话,以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而生发出新的表现方式和形式。”

刘焕章先生认为,自己作品最好的去处,最高的归宿就是国家,就是中国美术馆。所以,要把最好的东西捐献给中国美术馆、给国家。中国美术馆旧藏刘焕章先生作品16件,主要是其早年简洁凝练的人物和动物造型的作品。此次捐赠,刘焕章将41件亲自凿刻的艺术精品奉献给国家,进一步扩大了馆藏雕塑的品类,既包括刘焕章长期关注表现的系列主题,如《小舞蹈演员》《虎妞》等独具粗犷原始特色的女人体、《科罗马》《原始的呼唤》等意趣十足的人物像和《画家朱乃正》等具有纪念意义的人物肖像,又涵盖了刘焕章所擅长的木、石、陶、铜等多种材质。因此,此次捐赠的刘焕章作品,可以充分反映刘焕章先生的艺术造诣。这些捐赠作品与中国美术馆旧藏作品一并展出,使馆藏刘焕章艺术资源无论在艺术品类、作品数量,还是在艺术水准上都形成一个完整亦经典的艺术序列,为后代研究、学习,永久珍赏。

跨越国度的捐赠——国际雕塑作品收藏故事

艺术能够走进人的心灵,艺术能够打通中国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任何一种愿景的实现、一种伟业的开展,都需要参与各方在情感上相敬相亲,在思想上共振共鸣,在心灵上互融互通。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美术馆,对国际艺术品收藏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开放和兼容的文化政策、文化眼光的体现。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美术馆早期收藏国际艺术作品实属阙如,也无征集计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馆的国际美术藏品通过赴外收藏的较少,主要靠国际展览和捐赠。民族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对外来艺术的参照和借鉴,它需要自由而开阔的环境。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美术馆都因为收藏世界范围的艺术精品而闻名于世,法国卢浮宫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它们的世界性收藏所产生的国际影响至深。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刘开渠先生“言必称卢浮尔”可以看出第一代美术馆人将中国美术馆建设成代表国家,成为世界一流美术馆的宏伟愿景。现任馆长吴为山先生也表示“中国美术馆要成为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必须海纳百川,不仅要收藏中国优秀的典范之作,也要收藏和展览世界大师的杰作,让全人类大师在此对话,才能营建一个大的文化气场……我们不能把《蒙娜丽莎》收藏进来。但我们可以收藏当代大师的作品。如果他们有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他们的心也就会留在中国。今天的名作,可能就是未来的高峰”。足见中国美术馆事业的领导者们的远见卓识,对国际艺术收藏兼收并蓄的视野。现在,中国美术馆已将收藏国际经典作品视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萨尔瓦多·达利 《农牧神人头角》雕塑 218cm×140cm×60cm 底座65cm×83cm×83cm 铜

熊秉明 《骆驼》 铜46cm×17.5cm×39cm 1958-1959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目前拥有国际雕塑藏品两百余件,包括李松山、韩蓉捐赠非洲木雕157件,冯向红捐赠司徒安作品60件,杨振宁、翁帆捐赠熊秉明雕塑作品3件,黄建华捐赠达利雕塑作品2件,俄罗斯艺术家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奥丽嘉·尼古拉耶夫娜、祖拉布·采列捷利捐赠雕塑作品等。国际雕塑收藏作品除少数通过历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展览选藏,大部分是基于捐赠。如:爱国人士黄建华先生把自己收藏的达利雕塑《农牧神人头角》《圣塞巴斯蒂安》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不仅填补了中国美术馆馆藏达利艺术作品的空白,对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及至海外的跨文化研究与交流也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及夫人翁帆女士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熊秉明雕塑作品3件,其中《笔架》是熊秉明先生专为杨振宁先生创作,作品背面有两位先生的名字缩写,是两位先生友谊的见证,《骆驼》和《马》是熊秉明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创作,它们融汇了中国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的抽象构成,体现出浓厚的哲学意味,彰显熊秉明先生作为一名学者型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每一项捐赠行为的背后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许许多多的故事铸就了中国美术收藏的历史,为国家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与文化遗产。而每一项捐赠活动的举办,都能引起各界的极大反响,带动社会人士向国家留存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国家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也将成为这些重要作品的美好归宿,中国美术馆人感念于捐赠者的高风亮节,必定悉心保藏和运用好这些珍贵艺术资源的同时,不断加强对藏品和捐赠者的介绍宣传,并将在美术馆未来的展示研究中发挥更大价值,为更多观众所欣赏。

中国美术馆现馆藏作品十万余件,国内外雕塑作品一千六百余件,其中,国际雕塑占1/8,数量虽然有限,但已形成良好的开端。近年,还将有白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际艺术家的作品欲捐赠中国美术馆。我们有信心也有计划扩大国际艺术品收藏,将敞开大门,欢迎经典之作。

雕塑《农奴愤》——一个还在续写的故事

1974年至1975年创作完成的大型泥塑《农奴愤》,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王克庆带队,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家赵瑞英、曹春生、张得华、张得蒂、时宜、关竞、司徒兆光、郝京平、李德利等赴西藏,深入生活,在高原藏胞的现实生活中做大量田野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克服重重困难创作的百余位等身人物组雕,被认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写实最好的创作方法”用之于雕塑上的典型,在西藏和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农奴愤》群像雕塑,现仅存部分人物雕塑头像,暂存于西藏展览馆,仍是中国雕塑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艺术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历史价值,因此在雕塑大展的策划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件在梳理20世纪中国雕塑史上不可或缺的作品,应该征集参展并由国家翻铸宝藏。

当笔者结束这篇拙文时,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带领的工作团队已经踏上前往西藏的“寻宝”之旅,故事还在进行中……

当沉重的历史车轮着实地碾过百年雕塑的发展历程,文化的土壤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追述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余年历史上雕塑收藏背后的故事,是站在21世纪学术发展的文化立足点上,仔细而宏观审视历史,剖析几代中国艺术家所抱定的艺术理想,坚定不移地弘扬优秀传统,吸收世界美术优长的探索和创新,以及中国美术馆人为收藏事业的心血与贡献,是对中国雕塑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进一步弘扬。在中国美术馆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雕塑艺术的收藏、展示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以吴为山馆长为首的中国美术馆人正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雕塑事业的长远发展,让雕塑作品发挥自身的艺术价值,并成为时代进步的推进力。

请让我们共同走近百年雕塑的历史,穿越艺术长廊并与大师对话,去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

历史已久矣,睹物却弥新。当我们停留在作品面前,这一瞬便又是永恒。

《农奴愤》 泥 1974-1975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师 西藏革命展览馆 1974年集体创作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雕塑艺术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