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

2017-03-05兰培培

大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内科心肌病心血管

兰培培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心内科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具有病情重、变化迅速、预见性差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加之老年人在心理及精神上的特殊性,疾病本身的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1]。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发展已较为成熟,目前,中医护理已在内科、妇科、外科等多个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2]。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治疗期间,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辅助的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降低复发率和加快促进患者恢复的特点[3]。本文具体探讨了中医护理在心内科实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80岁;符合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无过往病史,无家族遗传史;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30±5.2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3.52±2.19)kg/m2;平均病程为(3.22±0.45)个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时监控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在病情缓解后进行适量恢复锻炼。

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中医护理。(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在与其沟通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年龄、病症、文化修养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病房,促进其机体阴阳的平衡,有利于正气的保养和恢复;(2)饮食护理中,应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及情绪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如给予阴虚发热者滋阴生津之品,烦躁、发怒及眩晕者应给予调达肝气之品;(3)给予中医技术操作:如针灸,取三阴交、足三里、内关、极泉等穴位,患者取仰卧位,取华佗牌30号2寸针,消毒各穴直刺0.5寸左右,提插泻法,不留针,1次/周;(4)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学习太极拳、降压保健操、太极剑等中国传统保健术,并定期开展养生指导普及讲座;(5)出院前给予患者中医康复及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的出院指导,并从中医角度,给予其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等一般护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与计算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与χ2校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A与LVEF值分别为(50.39±4.29)mm和48.25%±6.94%,对照组分别为(53.11±5.11)mm和43.98%±7.11%,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对比(x±s)

3 讨论与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生在老龄化患者身上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发病种类较多,给患者的自身和家庭均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持续提高,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将中医护理融入到心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辨证护理,并全面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向患者宣传中医保健知识,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发生的预见性[4]。在中医护理与康复中,针灸能增加局部脑组织血流,改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5]。同时在护理中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循序渐进,针灸护理能力达到调和气血、温经散寒的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循环等系统也有一定的促进和调节作用[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LA与LVEF值分别为(50.39±4.29)mm和48.25%±6.9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技术的水平,适应患者的健康需求,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总之,中医护理在心内科实施的临床应用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张爽.中医护理特色心病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227-228.

[2] 杨妙娟,赖亚云.扩张型心肌病重症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18-1019.

[3] 牟改变,袁艳琦,王小侠,等.中医护理在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意义[J].西部中医药,2012,25(9):319-320.

[4] 孙秀月,张军,赵书琴.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12):146-147.

[5] 施萍.全面护理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76-77.

[6] 郭静波.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3(6):74-75.

猜你喜欢

心内科心肌病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