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油集输工程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017-03-05谢彬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18

化工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长庆油田集输工艺技术

谢彬(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 西安 710018)

原油集输工程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谢彬(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 西安 710018)

本文主要立足于原油集输工程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展开研究与分析,就原油集输过程中的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技术、原油集输工艺、原油脱水技术进行论述,期望为今后在对于原油集输工程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原油集输;实施工程;现状

原油集输是原油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油田集输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长庆油田是国家大型油田,地处陕、甘、宁、蒙等区域,油田的站点多以及范围广阔并且集输线较长的特点,所以对此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开采石油过程时钻井、勘探、测井以及采油工艺等方面上采用的技术不同,其工艺的过程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化,而油田集输的主要特点则是体现在了生产过程时,与此同时,还会受到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自然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所以原油集输工程,不管是在生产还是在工艺的流程上,都是有着较强的困难以及复杂性的。

1 油气水的多相混输技术

油气水在同一个管道内流动的现象是在油气田当中时常会发生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采油过程当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水分以及蒸汽,所以,一定要增强对于油气水多混输工艺技术的重视度,由于多项混输技术自身具有许多与单相输送不同的特性,主要是体现在多相流输送在同一管道内同时输送油气水,可大大节省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对于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技术的特点上主要包括了:多相计量技术、多相混输泵研究技术、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等方面。

长庆油田,虽然在我国整体的油田集输领域行业当中,是相关技术较为先进的油田,但是,不管是在混输的工艺上,还是在对于原油集输的设备上的研究与分析,都是同比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化的[2]。

2 原油集输工艺

在许多含有高凝原油以及含有较高含蜡的油田当中,我国对其使用最多的原油集输工艺上,主要是采用了加热、单井集中计量、多级布站,计量站以及集油站在油气技术过程当中的主要任务则是具有计量、收集。传输、降粘、降凝等方面的辅助任务,对于计量站的主要设备有:分离器、阀门、流量计、加热器、输油泵。集油站所主要的使用设备上主要也是包括了:计量分离器、加热炉、原油缓冲罐、原油储罐、外输泵、污水泵等相关的工艺技术,而长庆油田不论是在各项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对于处理的水平上,长庆油田都是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于我国其他的油田的[3]。

对于双容积计量分离器的主要技术原理则是为:双容积自动量油分离器为容积式计量方式,主要也是由计量分离器以及齿轮泵和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所组合而成的,主要是利用电磁三相阀切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于分离室与计量室自动切换所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在对于计量室内液体在通过的过程当中,是齿轮泵对其进行外抽,从而在通过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内计量室的排空次数,真正的实现了对于油井产油量的有效实时计量,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实现与原油当中所存在的一些伴生气初步的分离以及计量。

3 原油脱水技术概述

在我国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含水性的油田当中,脱水工艺在其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面对脱水工艺上,也是最主要的一种集输工艺技术,目前我国在对于原有脱水的技术上主要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1 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原油乳状液脱水最基础的过程。沉降分离的依据是:原油与水不互溶,密度有差异,且有时是不稳定的乳状液,甚至是经过电法和化学方法处理过的。

3.2 电脱水法

电脱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是导体,油是绝缘体这一物理特性,将W/O型原油乳状液置于电场中,乳状液中的水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聚结而形成大水滴从油中分离出来。

3.3 润湿聚结脱水法

润湿聚结脱水法又称聚结床脱水法,这是一种在热化学沉降脱水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水方法,即在加热、投入破乳剂的同时,使乳状液从一种强亲水物质的缝隙间流过。

对于脱水工艺主要是分为两段来进行脱水:游离脱水的过程,在针对于游离脱水过程当中,主要的方法则是优先使用了聚结脱水以及大罐沉降等方法,来进行脱水,在对于第二阶段的脱水方式上,主要是依靠于电脱水,这里主要就是充分的利用好竖挂电极和平挂电极,两者之间进行所产生的交流电以及直流电,来对其进行脱水,而在我国的的一些虽然高含水性,但是多数都是含有低粘以及低凝的油田当中,其采用的脱水方式上,通常都会使用热化学脱水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解决低粘以及低凝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是对于目前我国长庆油田在原油集输工程的现状以及集输技术发展的趋势上,进行全面分析阐述,虽然,在我国的各个油田当中,对于原油集输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但是,相关的油田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明确自身的研究探索方向的重视度,在合理的引进国外一些较为先进有效的技术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我国油田领域的发展进步。

[1]张立富,丛屾,李玉萍,吕东方,曹立文.反求工程技术在快速成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4,06:4-5+12.

[2]孙磉礅,蒋官澄,谢水祥,邓皓,王蓉沙,刘光全,许毓.油田原油集输絮凝物形成机制与处理技术[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168-173.

[3]黄艳,马辉运,蔡道钢,刘欣,杨航,罗鹏,张华礼,郭建华,王宇.国外采气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钻采工艺,2008,06: 52-55+168.

猜你喜欢

长庆油田集输工艺技术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长庆油田节能技术研究
HYSYS软件在复杂山区页岩气集输管线中的应用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浅谈以煤为原料的氨合成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层气田集输工艺优化建议概述
长庆油田的环保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