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有效运用

2017-03-05游泽文广东省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惠州516003

化工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色谱法荧光化学

游泽文(广东省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 惠州 516003)

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有效运用

游泽文(广东省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 惠州 516003)

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具有必需的食品。食品安全,不仅仅关乎每个人的生存与健康,更事关一国的战略安全。同时,食品的安全状况还是一国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向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检查。本文主要立足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的参考。

食品问题;安全检测;化学技术;运用

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社会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舆论新闻的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居民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

1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出现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等等,这一件件事无不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神经,让大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虽然我们国家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作出了许多严格的限制,但是有害、有毒食品仍在屡禁不止,为我们的生命健康埋下极大隐患,一大批无辜群众甚至因此而遭遇不幸。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地沟油、激素、非法食品添加剂真真假假的充斥着食品领域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不幸者的惋惜和声讨层面,而是要深刻反思,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种牺牲生命健康的发展有无意义?政府部门应当认真思考,当下该如何把控食品安全防线的问题。

2 使用化学技术检测食品安全的集中方法

2.1 色谱检测技术

1.气相色谱法

气象色谱法作为色谱仪器化、成套化的早期代表,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欧洲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分析手段。最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针对农药残留等污染源,大多使用采样量不多,分离速度快,分析周期短的毛细管气象色谱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随着这种检测方法的不断优化,检测的类别及其范围也在不断丰富。

2.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

作为色谱法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之一,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的工作原理是用高压输液泵把溶剂装入色谱柱,注入检测样本进行检测的一种分析方法。在1970年左右,在原先已有的两种分析方式的基础发展出了这种分析高效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拥有效率高、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阔且分析速度快等优势,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广阔。目前,在世界上已经把这种技术定位为酒类糖分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2.2 光谱检测技术

2.2.1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是这些年来痕量方法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因为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因此这种方法也在食品的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荧光分析中依据其工作原理,又可以分为依荧光光谱组成的分子荧光分析以及依原子荧光光谱组成的原子荧光分析法。这其中,分子荧光法是的分析原理是依据样本所含荧光物质的含量以及淬灭状态来衡量的。相比较而言,原子荧光法则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当前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多采用这种分析技术来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

2.2.2 近红外光谱技术

因为近红外检测技术其本身具有操作便捷、检测迅速、没有污染的优势,所以经常被用在食品加工及其研究的检测分析当中。而且经过实践表明其检测准确性也非常可靠。而且随着检测方法的成熟,它也逐渐被应用到了液体食品的检测当中,一般分为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用这种方法随液态食品进行检测,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在我国才刚刚处于初级阶段。

2.2.3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这些年来,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已经成为检测人员最常用的元素测定方法之一。作为多元素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同时用于分析多种元素的检测并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正是由于对这种分析技术的大范围使用,使得对各种食品中食品营养及其污染物的分析与测定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改善。

2.3 生物技术

2.3.1 免疫技术

我们生活中的食品,如果其制作、储存或搭配不当产生毒素,则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所以,对日常食物中的毒素检测必不可少。常见的食品毒素分为真菌、霉菌类毒素,人工合成毒素以及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物质。在采用生物检测的过程中,我们能利用免疫原理,观察抗原与抗体的组合,从其对应的变化状态查看食物有没有含有毒素。

2.3.2 DNA探针技术

DNA探针技术,也可以叫做分子杂交技术,是以DNA分子的特征开展检测的一种新型技术,它是以同位素标记特定的DNA片段为工作原理,且大小无法确定,当DNA探针和未标记的DNA单链互补结合时,将形成一个带标记的分子,这实际上是一个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准确度非常高。

2.3.3 PCR技术

PCR,经变性、复性和延伸三部分构成。也叫做聚合酶链反应,其主要原理是DNA和准分子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的引物扩增,根据DNA聚合半保留复制机制在酶作用下沿链延伸到DNA的合成。采用这项技术虽然可以使有效提高食品检测的标准,但是对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技术不断在进步,化学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与此同时,化学技术在我国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检测效率、检测范围、检测效果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可以说,化学技术为我国守护食品安全筑起了一条可靠的检测之墙。

[1]张燕,杨金易,曾道平,易娜,孙远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05:1421-1427.

[2]宋同飞.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D].中南大学,2013.

[3]郭沫然.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游泽文;籍贯:福建;学历:本科;职称:化工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类。

猜你喜欢

色谱法荧光化学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高荧光量子产率BODIPY衍生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