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与检验

2017-03-05郑维江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化工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丙酮光度法苯酚

郑维江(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试论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与检验

郑维江(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发展迅速,这对于化工行业来说也不例外。苯酚和丙酮是有机化工原料的制造生产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有机化工原料的产量与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苯酚和丙酮物质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威胁到人体的财产健康安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做好苯酚和丙酮的含量测定工作,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苯酚和丙酮可以被合理利用。基于此,本文对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苯酚;丙酮;化工分析;检验

苯酚和丙酮是有机化工原料在制造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制作成溶剂医药、农药、化工等各个领域中进行应用,从而满足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现阶段,我国化工领域在对苯酚和丙酮分析检验过程中,主要通过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方法等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析、检验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1 苯酚和丙酮的概述

1.1 苯酚

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液体,主要通过蒸汽的形式在空气中“游走”,是一种有毒物质。如果有机化工原料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接触到该物质,那么该物质就会对工作人员的神经进行麻痹,影响了有机化工园原料生产进程[1]。

1.2 丙酮

丙酮是苯酚中的副产品,平均每0.6吨的丙酮可以生产一顿的苯酚。而苯酚是一种无色的结晶固体,在有机溶剂中可以迅速溶解、氧化,具有较高的有毒成分。如果过多接触该物质,那么对人体组织就会造成一定的服腐蚀作用,威胁着人们健康安全。

2 苯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2.1 分光光度法

在对苯酚含量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方法进行,做好测定待物质波长吸光度的控制工作,并对物质的定性、定量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苯酚的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2]。该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着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等特点。而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了标准分光广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等部分组成。其中的标准分光光度法可以有效的苯酚中的物质成分进行全方面分析,并保证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对于物种中的显色溶液分析工作还可以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紫外分光光度法有着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如果苯酚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较多,那么就会影响所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通过数据采集、整理的形式进行,减少检测误差,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而流动注射技术可以有效的对物质中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连续检测,保证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2.2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着灵敏度较高、分析速度较快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化学的行对为苯酚的含量进行监测,并保证电极与电流性能的控制工作,检测出最低的限低,保证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苯酚的回收率较低,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对苯酚检测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壁碳纳米管膜进行电极修饰,从而降低其中的苯酚含量[3]。这种检测方式还可以有效的扩大线性的使用范围,提升检测工作质量与效率。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前期需要通过大量的时间进行储备。

3 丙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

在对丙酮分析检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气相色谱的原理进行操作,并将物质成分进行分离,形成不同的溶解程度,从而保证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在对物质检测过程中,应该做好测定的控制工作,将丙酮样品放入到对对应的色谱柱中,并通过固定溶解的形式进行操作,而其中的物质会随着载气的流动发生变化。当丙酮物质通过长时间的溶解、挥发会将其中的物质成分进行固定,从而减少挥发现象发生。

3.2 催化转化测量法

在通过催化转化方法对丙酮开展检测工作时,可以通过紫外线和催化剂的形式对丙酮中的蒸汽进行分解,并将其转换成对应的二氧化碳,之后再通过化学原理的方法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在选择催化剂过程中,可以使用TiO2进行操作,从而提升转化效率。但是这种测量方法会消耗大量的成本,对于工作人员的工艺手法也有着较高的要求[4]。

3.3 化学法

在早期丙酮在通过化学方法串联过程中可以通过碘仿反应形式进行测量。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丙酮在测量过程中主要通过碘仿比浊方法进行操作,可以有有效的提升检测工作质量与效率。但是该方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重复性步骤,影响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语

本文对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和检验工作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和检验工作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1]毛文杰.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精馏单元的粗苯酚塔釜重组份含量过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席宏波,周岳溪,宋玉栋.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苯酚丙酮生产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02:9-13+71.

[3]李碧静,唐荣芝,陈彤,王公应.乙酰丙酮氧钛催化苯酚和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换反应[J].催化学报,2012,04:601-604.

[4]刘文.苯酚/丙酮装置中影响丙酮质量提升因素分析及工艺改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郑维江(1994-),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猜你喜欢

丙酮光度法苯酚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一种苯酚焦油中苯酚与苯乙酮的回收方法
制药工艺尾气中丙酮的膜法回收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氯代丙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枣中Vc的含量
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
煅烧高岭土吸附Zn2+/苯酚/CTAB复合污染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