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
2017-03-05胡玉洪
刘 艳,胡玉洪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4)
云南省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
刘 艳,胡玉洪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4)
阐述了云南青藏高原区域主要特征,分析了该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深化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创新机制体制。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特征;成效;问题;对策;青藏高原
1 青藏高原特征
云南省青藏高原区域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丽江市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两县,面积约50990.6 km2,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2.9%、青藏高原区域的2.1%。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自西向东排列着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海拔从从梅里雪山最高峰的6742 m逐渐降到怒江河谷的700 m左右,高差达6000多m。在全球罕见的海拔落差极大的区域内,分布着高耸山系和深切河谷,形成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是各种生物纵向迁徙的走廊和横向交汇的屏障,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花园”和“生物资源基因库”。仅迪庆藏族自治州就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30余种,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80余种,且是滇金丝猴分布的核心区域。同时,该区域属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江)四条亚洲著名大江的上游地区,众多的高原湖泊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功能,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293万km2流域地区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影响着约5亿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
2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2.1 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立足实际,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大气环境清洁。区域内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854432 hm2,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6.8%。还建立有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形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保护地构成的保护体系。
2.2 面临的问题
该区域尽管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云南省青藏高原区域60%和15%左右的土地面积处于中高山区和干热河谷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植被恢复困难、演替过程缓慢,生态环境脆弱,多数物种的种群数量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同时,该区域是云南省和全国较贫困地区,涉及9县均属于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水平的1.34%、3.42%和2.89%,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4.5%,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旅游、水电、矿产和生物等资源的粗放开发和加工,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制约因素大,发展及脱贫仍是该区域最主要的任务。由于资源的粗放利用和不合理开发方式,导致林分质量较差、草地不断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如海拔在4000~4200 m林线的冷杉林和海拔在2900~3000 m亚高山地带的云冷杉林已近消失,导致生活在其中的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减少,特别是滇金丝猴赖以生存的亚高山云杉林遭到破坏。纳帕海湿地由于过度放牧及受上游香格里拉县城水体污染的影响,引起沼泽土壤有机质归还量减少,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湿地退化加剧,导致黑顶鹤的主要食物减少或消亡。与此同时,传统资源利用方式仍占主导,烧柴、放牧、建房等仍严重依赖于生态较为敏感的森林草地,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由于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等原因,往往生态保护投入达不到要求,边建设、边破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加之污染治理和城市、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仍存在较多欠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问题与困难仍十分突出。
3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
3.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实施划区轮牧、阶段性禁牧和季节性休牧,合理建设人工草地和节水灌溉饲草地,发展舍饲圈养,降低天然草地载畜量。完善草地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控制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和草原鼠虫害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与保护等综合治理,增加草地植被盖度,恢复草地功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治理率高于60%。
二是强化湿地系统保护。研究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开展碧塔海、纳帕海、泸沽湖和拉市海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等工作,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全面加强保护湿地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保护湿地立法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完善湿地保护系统,争取70%以上湖泊、湿地得到有效保护,遏制湿地退化加剧的趋势。
三是开展森林保护与建设。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稳定提高森林面积及蓄积量、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开展城镇面山生态修复,加强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两侧山体生态防护林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控制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逐步扩大国家公益林面积,提高集体所有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五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规模和布局,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建设与管理科学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与建设,探索国家公园保护模式,构建不同形式的保护体系。开展基本完成物种资源调查和编目及农业野生植物、珍稀特有生物物种的就地保护,重点抓好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泸沽湖生态旅游示范建设,强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使国家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达到100%,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物种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六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玉龙雪山、拉市海、泸沽湖、老君山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植物迁地保护,推动自然保护区之间生态廊道建设,强化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及野生牦牛、喜马拉雅麝、黑颈鹤、红豆杉和冬虫夏草等特有珍稀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使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地方特有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科学评估水电开发项目影响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状况,以及受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
3.2 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
一是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以污染工矿企业、饮用水源地周边等为重点,开展怒江、澜沧江沿线、玉龙县11条小流域及宁蒗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石漠化等综合治理,推进沘江流域铅锌矿山和石缸河锡钨矿山等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切实防范环境危害。积极开展澜沧江干流、沘江、怒江六库段、上帕段、茨开段防洪综合治理及独龙江国际界河提防加固,认真落实水电开发水土保持方案,对施工迹地进行及时清理和植被恢复,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优化城镇工矿用地,拓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城镇、工矿区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在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特别是滇藏公路沿线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山洪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开展泥石流、滑坡和冻土退化灾害防治研究和示范。逐步恢复沘江流域铅锌矿山和石缸河锡钨矿山生态功能,防治发生泥石流、滑坡。加强矿山巡查和矿山企业环境监管,强化谁破坏谁治理的环境责任意识。
三是实施矿区生态修复。科学划分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分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开发方案,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敏感目标。鼓励合理开采红杉-雪鸡坪铜多金属矿区、麻花坪钨铍矿区;限制开采贡坡石棉矿区等区域,防止乱采乱挖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矿山企业环境审批管理,实施矿山开发全过程环境监督,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加强尾矿库管理和闭坑矿山的治理,防治次生地质灾害。
四是严格水电开发管理。编制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电开发规划,合理设置水库和电站规模和位置,协调好开发与保护、上游与下游、大水电与小水电的关系。禁止在白马雪山等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等核心区、缓冲区内建设水电站,凡对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等产生影响的水电开发项目,应采取必要生态恢复治理与补偿措施。重视水电开发规划与项目环评,建立健全水电站运行期水环境保护、水生生物保护和库区移民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机制,妥善安置移民和弥补耕地损失,水电开发和审批要充分征询受影响人群、单位和专家意见,跨界河流水电开发应加强上下游地区的沟通,共同促进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3.3 深化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一是强化水源地保护及水污染防治。划定和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立完善水质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制度。编制龙潭水库、纳帕海、桑那水库、奶子河、玛布河、赖茂河、上帕河、拉市海、三束河和吉子水库等水体的专项治理或保护规划,开展滇西北河谷等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玉龙县、宁蒗县、福贡县、兰坪县、贡山县、泸水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加快泸沽湖环湖截污建设,开展拉市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使金沙江主要一级支流及其它跨界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澜沧江、怒江源头地区控制新建造纸、皮革、印染、化工等项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改善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行清洁能源,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加快淘汰一批工艺落后、粉尘污染严重的水泥、砖、瓦制造企业。严重污染企业迁出城区,重点监控企业必须安装除尘设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清洁燃料车辆,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餐饮服务业应安装油烟净化器,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结合生态市(县)建设要求,增加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立并完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和空气质量日报制度,确保主要城镇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
三是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进重点镇和重要口岸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香格里拉市、玉龙县、宁蒗县、福贡县、兰坪县、贡山县生活垃圾处理及收集、清运系统,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55 t/d,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主要旅游区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拓展粉煤灰、炉渣、弃渣等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加快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置系统建设,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和禁塑工作,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环境监管,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饲料加工过腹还田、秸秆食用菌栽培、秸秆气化等新技术,提高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四是加强噪声与辐射污染治理。设置噪声控制区,限制机动车市区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噪声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强化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电磁辐射设备申报登记制度,加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加强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装置单位的管理,严格要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装置的单位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完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保卫制度、辐射应急措施,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3.4 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落实部门责任。青藏高原涉及各政府部门,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计划或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把评估结果纳入到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中,督促指导地方相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切实做好与相关规划政策的衔接协调,共同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和督促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坚决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青藏高原涉及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和区域协调机制,建立部门间环境与发展协商制度,协调解决区域、流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完善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环境管理。
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国家、企业、个人相结合的投入多元化机制。地方政府把重点建设任务优先纳入到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建立并完善企业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区域环境保护建设。按照区域特征,实行统一的区域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统一规划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环境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定实施区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理的收费政策。建立有效的资金监管制度,对资金的来源、申请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对资金使用的重大失误进行责任追究。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以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等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体系和实用技术推广体系。针对区域内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共管研究,把握区域内环境变化规律、原因和机理,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充分吸收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积极引进、消化并吸收先进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环境管理技术。积极整合并优化现有环境保护技术力量,依托省内外技术力量,积极培养环境保护人才队伍。
[1]张镱锂,李炳元,郑度.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地理研究,2002,21(1):1-8.
[2]郑度.青藏高原形成与环境发展[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3:2-5.
[3]何可云.青藏高原产业布局[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45-78.
[4]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5]陆珉峰,高攀.中国城镇化建设战略的理论分析与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3(8):33-48.
[6]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7]孙颖.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以滇中产业集聚区为例[J].投资理财,2014(20):113.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Region in Yunnan Province
LIU Yan, HU Yu-hong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Kunming Yunnan 650034 ,Chin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region in Yunnan province is the center district of “Three Parallel Rivers” World Natural Heritag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area were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whole region.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reinfor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and creating new management syste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 effec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Qingzang-Tibetan Plateau
2017-04-11
X171.4
A
1673-9655(2017)05-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