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幼儿日常生活步骤流程化的精细化管理与指导策略探究

2017-03-04冯丽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复杂简单执行力

冯丽霞

【摘 要】精细化的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幼儿认为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化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进行定量,让幼儿感知、体验,然后使定量的事情信息化,把事情变得具体、标准,最终使得精细化管理体现流程化步骤。流程化步骤的管理可以发展幼儿认知的水平,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并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精细化;复杂;简单;流程;标准;执行力

1至6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意识与逻辑非常模糊的阶段。对于这些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做事的逻辑性、先后排序的认知性,还需要成人帮助梳理和自我在生活感知与体验中发展起来。因此,在幼儿园实践日常生活精细化管理、给幼儿带来生活体验,能够使幼儿感知做事的逻辑性、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幼儿园班级日常生活管理的缺失表现

(一)内容的缺失

幼儿园的班级日常管理内容中,通常没有“幼儿日常生活做事步骤行为流程化管理”这部分,幼儿园的教材中也很难看到相关内容。有些幼儿园只在形式上付诸行动。但往往没有真的实施与引导并发运用,只是一味地在幼儿面前简单地述说和应付体现,并没有让幼儿真正地得到身心的发展。

(二)师资的缺失

在我国由于幼儿园教师薪酬的普遍偏低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不认可,导致人才流失非常的大,且外在的支持条件不足,导致幼儿班级的管理出现漏洞。不是教师不想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活动,而是不知道怎样去开展,园内也不是很重视,还有些由于幼儿园其他活动的关系,导致班级管理的缺失,使老师们在时间的管理上不够完善。

(三)认知能力的缺失

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有些幼儿园班级实施了流程化管理,大部分的教师在年龄层次上步骤分布的方法的认知水平比较低,有些比较适合放在中班年龄阶段孩子学习的,而放在了大班。孩子们在学习的能力上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与认知。有些在步骤的分布上出现了层次目标的不明确和错误。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由一种新的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的结构向新的结构转化组成的过程,使幼儿有所发展。

二、流程化管理的提出

体现精细化的管理,要从细微入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幼儿认为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化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进行定量、让幼儿感知、体验,最后使定量的事情信息化,把事情变得具体、标准,最终让精细化管理体现流程化步骤,实践精细化的管理。

(一)实践流程化管理的价值

1. 流程化管理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的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教育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而在流程化的管理中,教师要懂得如何去观察幼儿平时生活各个环节,用观察、发现的眼光,发现幼儿充足与不足的地方,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实际的情况与问题、与本班的幼儿开展交流、探讨活动。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与认识、学会做事的能力,获得认知的发展。

2. 流程化管理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们通过感知、思考、推理、构建知识,在认知水平上已获得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就要规范幼儿做事的逻辑思维,针对实际情况体现幼儿与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步骤。流程化管理要从细微入手,先做些什么事情,后做些什么事情,怎样做,一一地与幼儿细化、制定做事时的步骤。让幼儿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熏陶,并启迪外在行为。同时,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应将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重要抓手,渗透到幼儿的每一行为中。

3. 流程化管理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流程化管理的实施体现教师、幼儿相互促进的作用。幼儿在教师的不断支持的情形下实践活动、获取经验,让幼儿在获得相关认知能力的情况下,通过体验活动亲身实践了解情况,并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伴随发生某种情感、行为反应,所获得的一种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深层次的内心感受。这时教师更应注意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在幼儿流程信息化体现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还要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鼓励,不断让孩子重复实践、达到强化的效果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无意记忆中逐渐形成有意记忆,实现良好行为的养成。

4. 流程化管理促进幼儿日常生活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取更重要。流程化的管理实践最大化地体现出一种生活管理教育理念,而这生活管理教育理念体现在幼儿生活上则通过实践体验、亲身经历、学会做事、解决问题的本领,同时伴随着良好的情感反应的产生,以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都希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人,成为他人赏识、信任的人。要让孩子成为最受欢迎的人,那就要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个人的素质与涵养。所以说,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必要对幼儿行为步骤进行流程化的管理,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管理的课程中促进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与品质。

(二)案例与分析策略

案例:柔柔是一位活泼、开朗、可爱的小女孩。在幼儿园生活了半个学期的时间,从过渡期转变成稳定期。但在老师的观察下,柔柔脱裤子的一些方法还不是很正确。同时,通过观察发现班上的女孩子和男孩子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案例分析与策略:小班的孩子自理、动手的能力比中、大班的孩子能力较低一点。而且对于自己不会的事情更不愿意动手,他们理解、认知的水平也比较低。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是简单地说就想让孩子积极地做事,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感知、体验、实践、亲身经历,增强孩子们自我服务的能力。这时,就要给孩子们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让孩子不会脱裤子的事情变成流程化的步骤。然后按照流程的步骤教育和强化孩子的行为,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三)流程化管理的表现策略

1. 根据各年龄特点,利用图片、文字或形象的方式制定适合幼儿的流程图

在教育情景环节中不只是单一地渗透流程化管理,还要注重幼儿个别差异。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的需要而制定流程图。年龄小的幼儿对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的理解与感知。到孩子升上中班后还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或数字。而5岁的孩子他们感知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小组、个人、集体等形式制作、展现流程图。让幼儿更多地认知事情的进展。

2. 教师的执行力,强化孩子的行为

一个案例的成功,是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来保证的,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即使方法再好也建立、完善不了一个方案。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要是没有老师在身边进行提醒和管理,幼儿就没有那么自觉与主动。幼儿的主动、自觉的行为是在他人的鼓励与习惯,体验、感受中形成的。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弱,这时就需要老师给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氛围。久而久之,孩子们在时间的累积和老師的鼓励下,形成良好的习惯行为。

培养孩子在班级的良好行为需要老师个人的执行力来完善。提高执行力,抓好班级的流程化管理,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实现期望的条件,让幼儿明白“期望”实现后的好处,以及“期望”破灭时会产生的种种后果。知道发展的情况,对幼儿进行奖励和惩罚。知道了孩子们情况,教师就要思考能做些什么——怎样做——开始做,并对实施的目标进行检查和奖励。

3. 流程化管理的结论

幼儿一天的生活,以时间来计算,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最长,而且每天都会在幼儿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这也证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教师有效地在各事件中支持与鼓励幼儿根据流程图的方法,能让幼儿体验、感知,并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伴随某种情感反应,促使孩子在过程中最终学会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建立起做事的先后顺序等。因此,流程化管理也应是幼儿园生活中的一种课程。

参考文献

[1]魏迎庆,陈蔷.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J].天津教育,2011(10).

[2]高亚美.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J].教育导刊,2013(06).

猜你喜欢

复杂简单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 of English word “but” and Chinese word “但是”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简单、扎实、清晰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