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7-03-04郭美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积累语文素养语言文字

郭美英

【摘 要】积累语言文字信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有助于促進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起步时期,积累语文知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素养;积累;培养;提高

学生无论是口语交际的说,还是写作的写,都需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文字信息,应实际情况和需要,将这些语言文字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形成口头语言或文本语言。因此,积累语言文字信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要积累什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时出现张口结舌、枯燥苍白或词不达意的情况。究其原因,少数学生是因为对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而大多数学生主要是因为词汇贫乏、句式晦涩、段落单调,即是大脑中语言文字信息严重缺乏所致,这与他们荒于对语言文字进行积累是分不开的。相反,学生如果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表达时就可以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就能够文思源涌、妙笔生花。

语言文字积累,要积累什么呢?一般来说,主要是积累字、词、句、段、篇。字的积累,即掌握读、写、用必需的和足够数量的字;词的积累,即掌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语汇;句的积累,即掌握各种句式、修辞,以及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段篇的积累,即了解段篇的要素、架构和文体,掌握谋篇布局的方式方法,并会背写一定数量的古今精美诗文。

二、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从哪里可以获得积累

学生的书本、学生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其中蕴含着学生需要积累的对象和素材,可以是一字、一词、一句、一处风景、一个人的独特神态,也可以是一句让人久久回味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感触,甚至是突发的一丝联想,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有心人,用好、积累好资源。

1. 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可从教材文章中获得积累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淡化分析,着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从文本中获得积累的素材。例如:通过遣词造句、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促使学生掌握较多的词汇及句式;通过读、背及仿写,强化记忆;通过仿写,尽量使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谈体会和看法,让学生展现语言个性,使学生获得启迪和陶冶。

2. 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可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积累 只有广泛“博览”,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多层次的语言信息刺激,强化已有的语言信息,才能充分扩展学生获取语言文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扩大语言文字信息的储存量。教材文章的容量是有限的,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扩大知识面。指导学生如何课外阅读、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信息交流等,都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学生学习阅读,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读不懂到读得懂,从读得不熟练到逐步读得熟练,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语言的积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积累的原始素材,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对原始素材进行品析鉴赏,深入把握原始素材的内容和形式,感悟其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这样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真切感知,将这些原始素材重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 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可从生活中获得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个广阔的课堂。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生活,注意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到开学典礼、运动会,小到主题班会、同学的课堂发言;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来了什么客人,爸爸又买了什么新电器,妈妈又添了什么新衣服,家里人的言谈举止等;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参观工厂,访问农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等。此外,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倚重于言语而不是文字,听力已成为人们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要怎样积累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语言文字积累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瑰宝”的过程。语言文字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习惯,经过反复的历练。”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不着边际的讲述和那些繁琐的课堂训练,应开辟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促成建立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仓库,在不断积累中不断丰厚、不断进步,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积累语言文字可以这样做:一是做到一个“勤”字,多看书,常学习,勤思考;二是根据类别的不同、内容的不同、用途的不同,加以归类、整理;三是要边积累,边整理,边运用,边创造;四是要以积累语言文字为核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 摘录

很多精妙之处或重要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摘录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也是积累中常见而易做的方法。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知识进行摘录,并将其按不同的类别归纳,做到烂熟于心,用起来就会信手拈来。有价值的知识如:词语、成语、谚语、歇后语、诗文、佳句、名言、警句、典故、励志故事等。“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这样日积月累下去,摘录的知识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就丰富了,学生就会感觉知识源泉汩汩而来,运用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学生将会成为一个积累的“能人”、一个知识的“富人”。

2. 背诵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并不是同步发展的,6~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小学生大脑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充分利用其记忆优势,让学生尽可能地记下那些应该记而且能够记住的东西。背诵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规范的语言文字、精彩的语言和优秀的作品,从背诵中领悟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文法的修辞逻辑、文体的异彩纷呈、表达方法的相映成趣。

3. 复述

复述是进行语言文字积累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规范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的要求:一是不改变原意,又能抓住重点;二是恰当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组织自己的语言;三是用普通话,语音正确,语调适当,表述清楚。复述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类:详细复述——详细地叙述内容,较多地用课文的词语和句子;简要复述——概括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要求按课文顺序,抓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4. 运用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文字信息,写作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文字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是更高层次的语言文字积累。毛泽东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运用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学生通过运用、实践,积累到的语言文字就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只有让学生不断进行语言文字积累的同时,不断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才能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

积累是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重视和培养好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应该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牢牢拽紧语言积累这根弦,要与学生一道在学习与生活中进行积累,充实学生的语言文字素材仓库,从而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积累语文素养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