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芽在阳光中舞蹈

2017-03-04蓝秋莲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童诗习作想象

蓝秋莲

【摘 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是高年级语文老师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赏读与创作儿童诗可以陶冶性情,体味生活,抒写心灵;赏读与创作儿童诗可以训练观察,激活想象

诗歌,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在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要充分认识童诗赏读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作用。积极开展儿童诗教学,让儿童诗栖息语文课堂,呵护孩子刚萌发的诗芽,为一棵棵诗芽的茁壮成长提供阳光,让孩子纯真的心灵在诗歌中自由舞蹈。本文以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为出发点,对儿童诗的赏读与创作进行了探讨。

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赏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儿童诗作,以此积累自己的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滴地深入孩子们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一)推荐优秀作品,让学生有诗可读

虽然现在的新教材增加了儿童诗的内容,但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作品,还要自己搜集一些名家的作品供孩子们赏读。更要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购买一些诗集,尽一切所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他们接触、朗读、感悟。如笔者发动学生订阅了冯铁山主编的一套《诗意语文》,让学生进行品读,培养诗的感觉。并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队伍,并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儿童诗。

(二)开设欣赏课,让学生感悟积累

读诗不等同于把诗朗读一下,而是需要品、尝,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才能尝到诗的滋味。然而孩子们却不懂如何品诗,因此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课堂上,以读为重点,以读为方法,以读为基础。在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根据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速度、音量、语气。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引导他们从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去品、读。这样孩子们就能真正地读诗、品诗,也就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另外,笔者还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如学习完金波的《我们去看海》后,可以链接刘饶民所写的《大海的歌》组诗中《浪花》、《大海睡了》、《海上的风》等篇目,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三)营造诗的课堂,让学生品味诗意的芳香

1. 每日一诗。每天下午第一节课的五分钟预备时间,由唱歌改为男女接龙颂诗,以巩固学过的诗歌。2. 每周一诗。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在小黑板上抄出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作。先让大家自由读背,再在周五的早读课上由该学习小组主持,进行朗诵比赛。3. 每期一诗。在每月一刊的黑板报上,开辟“我是小诗人”专栏,专门介绍一位同学,并刊出他写的一首小诗。4. 每人一诗。请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诗,并配上美丽的图画来布置教室。这样一来,学生们走进教室,就好像进了艺术的花园,“诗香”扑鼻而来。

二、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模仿中尝试练习

在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如《我想》、《童年》、《太阳的话》等诗,不仅富有情趣,而且朗朗上口。笔者在教好这些儿歌、儿童诗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模仿写诗。

(一)情到深处,补充诗

人教课标版语文教材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美的文章,这些文章让人感动,能较快让学生受到感染,涌动真情。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补充诗句中升华感情。如孩子们在学习《慈母情深》时,通过反复颂读、品味,学生已经把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去,这时,写诗的时机就到了,笔者让孩子用一两句诗来赞美母爱。话音刚落,只见孩子们张口就来:“母爱就像一个风筝/把我的悲伤牵走/把快乐带来/母爱就是那反复的叮咛/让我耳朵起茧/少了它/又让我回味……”孩子们的吟诵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使思想得到了碰撞。

(二)仿照课文,编写诗

模仿,是儿童最大的天性。在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掌握课文语言的同时,引导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他们仿照课文来编写儿童诗,让他们的童心在诗的世界里荡漾。在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有《我想》这样一首儿童诗。它的用词讲究,格式比较简单,都是以“我想”开头,这是仿写的好例子,于是课后笔者布置学生仿写这首诗,结果学生非常感兴趣。“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带着籽粒一包/提着一个水壶/飞向沙漠的上空/飞啊,飞——/飞出一件大地的绿袍”;“我想把脚丫/连在榕树根上/伸进湿润的土地/汲取丰富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把绿色的大伞……”读着学生这些充满想象的诗句,笔者感到童心在飞翔,生命在灵动,一种美的享受油然而生。

(三)改编课文,创造诗

优美的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诗的力量。这样,这群“天生的诗人们”才会迸发出诗的激情,诗的语言。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时,笔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这是一座镇静桥/危难之时/乡亲们有秩序排成的”;“这是一座责任桥/关键时刻/老汉用威严吼出来的”;不必作过多解释,只是领着孩子看着画面听着音乐,有节奏地轻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座生命桥/灾难面前/共产党员用生命铸成的”;“这是一座悲凉的桥/老汉走了/儿子也走了/老伴无语了……”多么富有感悟的诗句呀!只是稍稍改编了课文,就让学生身处诗的境界,让他们诗情迸发。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创作

指导孩子写诗,并不是让孩子成为诗人,而是为了引导孩子走向生活,引导孩子有一颗“诗心”,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观察、思考、想象,并从中学会表达。

(一)生活为土壤,酝酿美丽诗篇

生活是兒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诗的题材也是最为广泛、自由的,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有形还是无形,具体还是抽象,都可以入诗。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深刻的表象,如春天湖堤的杨柳、夏日清风中的荷塘、蜻蜓翅翼上的纹路、校园雨中的红杜鹃……这一切都能激起儿童神奇的想象。

(二)真情为基石,抒发真挚诗情

理论文章是以理服人,文学作品则是以情动人。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表现出来,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

(三)想象为羽翼,灵动浓浓诗意

儿童诗中的想象,比一般诗歌中的想象来得丰富,来得奇特,也只有用童心去感受,才能获得这些想象。因此,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要细心呵护学生的想象。

四、学生的习作因“诗”而精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多的“儿童诗的赏读与创作”实践后,笔者发现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有所提高,习作也因此变得精彩。“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月下“推敲”的故事启发了多少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又被多少人传颂?鲁迅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于诗歌更是如此。修改的最好办法是朗诵给自己听。听起来不顺,就得修改。要改得读起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味。

“让鸟飞去吧,它一定会唱得更好。”开放孩子们的视听,放飞孩子们的梦想,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养料与挥洒灵性的空间。几行小诗,便是轻盈灵动的意境;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几行小诗,便是深厚隽永的睿思。激情的花朵在怒放,想象的翅膀正舒展,茁壮的诗芽在阳光中舞蹈!

猜你喜欢

儿童诗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