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险预控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和应用措施
2017-03-04夏文艺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032
夏文艺(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032)
谈风险预控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和应用措施
夏文艺(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032)
当今,在现代企业中,安全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风险预控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围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为主线,以构建好风险预控系统,保障企业能够有效的进行安全生产为目标,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应用措施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辨识;风险预控体系;风险控制;应用措施
建立和运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巩固安全的基石、实现安全目标的必由之路。在企业的生产当中,安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每位员工健康生活的保障。安全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方面主要是安全意识。为了加强企业安全设施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正确辨识危害因素,合理合法控制风险,企业要更加注重对风险的预先控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使企业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更好的实现安全生产。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1.1 有益于企业事故发生概率的减少
企业要以风险预控为核心。其一,按照统一的风险预控流程,制定风险预控管理方法,通过辨识分析导致事故的外因,即人、机、环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和管理上制定预控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其二,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通过对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评估和工作任务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措施,达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提升为预控风险管理,提前发现和消除引发事故的因素,从而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更好地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1.2 有益于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
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树立所有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保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要求,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制度文件,按这些文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保证体系运行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搞好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分级处置的原则,落实风险消减和控制措施,实现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并得到持续改进。
1.3 有益于企业构建封闭式管理系统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是按照PDCA循环进行的,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如果将整个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作为一个大的过程,这个大的过程PDCA依靠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构建一套从管理对象到管理目标自动循环且封闭式的长效管控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主系统与各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小系统支持大系统,同时还能使不同的系统之间能够独立运行,有益于全面对封闭式管理系统进行构建。
1.4 有益于提升企业对事故的超前预防能力
企业在构建风险预管理系统之后,经过对生产装置工艺操作、检修作业、承包商管理及专业管理活动等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将危险源有效的识别出来,同时进行风险度计算和等级划分,确定其风险度的大小,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许的程度。现代企业更加注重对风险的评估以及识别,将安全的关口前移,由对作业过程的管控,转移到作业前的管控。通过对整个作业过程逐步进行风险辨识,确定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范围,预防和减少了作业过程事故的发生。
2 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全面应用措施
2.1 发挥风险预控管理系统中人的关键性作用
经过统计,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起的,人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人的因素可见一斑。其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每一位员工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培训能提高企业各级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安全培训就是让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学习安全知识,有了安全知识,风险辨识能力提高,就可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要加强对直接作业管控。例如:严格执行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制度,依照制度要求,进行预约、审批、升级管理,对整个作业过程措施落实情况,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当场给予纠正,避免不良习惯的养成,降低了作业过程风险,确保了作业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其三,要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定期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非常熟练的掌握现场应急处置方法,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2 定制标准的工作流程,降低作业风险
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要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项工作编制作业流程。例如榆林公司实行的两卡一包,即操作卡、检修作业卡、检维修文件包。两卡一包对作业流程的每一步进行风险识别,识别出每一步有什么存在哪些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允许范围,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使员工按照作业卡进行每一项工作,并且落实每一个措施,减少了作业过程的失误,降低了作业风险。
2.3 对危险点的相关防控措施
其一,企业在生产中,对生产、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料进行统计计算,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级定点,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加大安全投入和技术保障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随时处于可控状态。其二,生产运行中的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和治理,是减少职业伤害、财产损失,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如何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这项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全员参与。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实行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发现隐患(多种形式的检查、员工上报或举报),及时进行消除。如果针对一些危害较小暂时无法消除或难以消除的事故隐患,一定制定消减控制措施方案及应急措施,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做好相关跟踪工作,以便更好的实现安全生产。当发现了存在对安全生产构成非常严重威胁的隐患,需要停止生产,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依法合规生产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另外:为了更好的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制定好隐患分级及奖惩办法,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2.4 借助信息技术对风险进行防控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当中,信息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及时收集有效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借助信息技术把工作人员、设备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等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汇集,以便依照相关流程进行查询、监控、汇总、分析等相关操作。借助信息技术,达到对风险进行预先控制。
风险预管理系统更多地利用已经建设完成的预控网络(安全信息化系统),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移动管理、安全生产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控、集中展示和管理、事故预警等作用。有益于企业可对危险源进行严密把控以及周密的管理控制,提升企业超前预防能力,以便能够更加安全的进行生产。
在对风险进行预控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企业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有利于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快捷传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实现了系统、全面、方便、快捷的企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并且可以随时掌握隐患治理现状,如:“事故、未遂事故、隐患管理信息”等,使现场存在隐患始终处于管控状态,对预防事故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当中,风险预控体系的建立,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此外,更要增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依照相关的工作流程实施每项工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安全生产的效率。
[1] 杜宇.浅谈风险预控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25:122-123.
[2] 陈江.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探索[J].通信电源技术,2016,01:159-160.
[3] 张垒,杨正齐,李晓雷.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9:100-101.
[4] 王大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5,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