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远流长泽被后世
——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传承

2017-03-04济源市水利局常安琪常明强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8期
关键词:济源精神工程

□济源市水利局常安琪常明强

源远流长泽被后世
——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传承

□济源市水利局常安琪常明强

济源地处太行、王屋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差异明显,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长期以来,大面积的干旱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并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困难。古往今来,济源人民艰苦创业,兴修水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济源人民兴修水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在沁河上兴修的引沁工程——枋口堰,当时它曾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后经历代修建,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1950年代,济源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蟒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闻名全国。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奖给济源“漭(蟒)河驯服万民受益”锦旗一面。1958年,国务院授予济源有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全国26个省、自治区派出119个参观团来济源学习,苏联、罗马尼亚、越南等国家也派团前来观摩。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历经10年,济源人民在毛泽东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先后共有一万多名民工战斗在太行和王屋二山上,修建“人工天河”——引沁济蟒渠。先后劈掉山头320座,完成了全长101 km的总干渠和118.60 km的支干渠,兴建中小型水库37座,蓄水池200多座,提灌站156座,使平原地区和部分山岭区的近2.67万hm2土地,从此告别了干旱,基本上解决了丘陵区和平原区的灌溉问题。

1970年代,济源人民向高山水利化进军,相继兴建了王屋山水库、天坛山水库、鳌背山水库及其相应的配套渠道,使济源西部山区的0.67万hm2“火旱田”变成了水浇地,有效地改善了王屋山区的水利条件。

进入21世纪后,济源市委、市政府为解决西部山区人畜吃水困难,用了8年时间,依托三座水库,相继修建了3个大型供水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山区集中化、城市化供水,解决了王屋、邵原、下冶、大峪和承留5个镇14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27万hm2,并供应中原特钢和金利公司等工业企业用水。

2001年底,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胜利竣工,这一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跨世纪工程的建成,害河变利河,同时也为济源发展旅游和城市供水等创造了条件。济源人民在土地出让、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在济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济源精神,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以饮水安全、水源开发、水保生态、水库除险、农田水利、节水型社会为主的各项水利建设,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建成了蟒河口水库,积极服务沁河口水库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引黄调蓄的东湖和三湖治理、王屋山供水复线等工程。

济源人民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管护措施,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方面在全省积累了先进经验,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处于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的荣誉称号;积极探讨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被定为国家级试点县;全市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在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发展农业生产、抗御水旱灾害、满足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

济源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凝聚了世世代代济源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为未来济源的美好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济源人民艰苦奋斗、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一直在薪火相传,这就是愚公移山精神。

广利引沁灌区创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枋木为门,以备蓄泄”;东汉时安帝敕令“修理旧渠,以溉公私田畴”;三国时曹魏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改枋木门为石门;唐时河阳节度使温造上奏朝廷,对枋口堰又进行了较大的扩建;明代扩建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明万历年间,有利丰渠、广济渠、永利渠、广惠渠和大小利河,形成“五龙”分水之势;前清康熙年间又创修甘霖渠;新中国成立后,济源人民对灌溉工程进行了彻底改造,逐步形成广利、广惠、新利三大灌渠,保灌面积最大时达到1.87万hm2。在这个跨域两千两百多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是济源人民的支撑。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广济渠修成后,河内知县袁应泰撰文刊石《广济渠水利碑》:“……本县看得广济洞之开也,远近骇焉。谓山之石未易凿而成,功未可必也。幸赖本道主持於上加意劝捐原委,各公直王尚智等感激戮力裹粮从事:有三年山上不告竣誓不旋踵者,有面目黧黑、指堕肤裂或感病力疾犹无懈志者,有家有丧变及水灾盗患义不反顾者,有捐资以犒匠作争先成功者。三年如一日,众人如一心,然后凿透石山开洞建闸,引水灌田,波及五邑,利被万家……”。

1960年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更是一个精神可以创造奇迹的年代。引沁济蟒工程开工伊始,有些人畏难地说:“劈这么高的山,凿这么长的洞,修这么大的渠,恐怕猴年马月也修不成。”一位水利专家说:“你们一缺专家,二缺材料,三缺机械设备,搞这么大的工程,难哪!”……这些“智叟”说的话都是实情。然而,面对严峻的实情,济源县委的一纸号令集结了6000余名“愚公”,他们在“决心书”上写道“石头是铁人是钢,引不出沁水不还乡”、“血汗本是生命油,为了修渠当水流”……没有施工机械的轰鸣,只有羸弱的血肉和着燃烧的激情在切割者山脉,侯树堂、韩占奎、李传清、郭俊、丁怀谦、徐卫伟、宋玉温、王国定、任正祥、牛淑清、卫玉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与群体,一个个普通的决策人与实施者,无论是县委书记,还是补鞋匠,无论是拼命战斗着的英雄,还是壮烈牺牲的62个弟兄,无论是铁骨铮铮的小伙子,还是青春年少的铁姑娘,无论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还是仅仅14岁的少年,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者,还是粗狂能干的大汉……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不同的岗位履行各自的职责,以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实际行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硬生生在一座崇山峻岭之上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

魂魄不灭,精神常传。每一项水利工程就是一座伫立在济源人民心中的丰碑,每一座丰碑上都有一篇长长的群英谱。张官俊、崔云升、赵小花、连世清、翟荣兴、宋新奇……他们是刻在1970年代的高山水利化工程丰碑上的名字;王铁、张杰、刘根胜、刘君利、王生军、高克宏、刘东奇、卫富旺……他们是刻在山区集中供水工程丰碑上的名字……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人、这些事,无论用多么丰富的语言来表述都显得意犹未尽,无论用多么激情的颂歌来赞美都显得苍白无力。

所有这些,不正如《列子·汤问》里愚公所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虽然穿越2500年的时空,但愚公及其后人的话语竟然惊人地相似、其精神竟然高度地契合!

济源人民治山治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辉煌史,贯穿其中的“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济源精神史诗般照耀着济源前行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有了诸如GPS等先进的仪器,有了挖掘机、铲车等先进的施工机械和车辆,现如今的工地,再也见不到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喇叭高喊、热火朝天的景象了,但,有一种精神的血液永远流淌在济源人民的脉络里,济源人民必将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象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攻坚克难,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加快建设小浪底北岸灌区、积极推进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打造“北方水城”……不断谱写济源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宋大春

2017-08-07

猜你喜欢

济源精神工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拿出精神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