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撑胺的生产技术概述

2017-03-04胡影天津南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天津301714

化工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二氯乙烷乙二胺氨化

胡影(天津南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天津 301714)

乙撑胺的生产技术概述

胡影(天津南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天津 301714)

乙撑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它所包含的产品应用十分普遍。目前,生产乙撑胺产品的工艺主要有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其中乙醇胺法中氨化还原工艺已实现工业化,缩合工艺也正在完善,催化剂的选择以及改良是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

乙撑胺;催化剂;分子筛

乙撑胺是乙撑胺类产品的总称,它包括乙二胺的无环多聚体类产品,如乙二胺(DEA)、三乙烯二胺(TEDA)等,还包括环状胺类如哌嗪(PIP)等。这些产品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石油、轻纺、农药、造纸、医药、化纤、冶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对乙撑胺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国内的生产能力有限,这成为我国急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乙二胺是良好的碱和还原试剂,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乳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医药、农药、染料、纺织品的整理剂、金属螯合剂、防腐剂、土壤改良剂、抗冻剂和有机溶剂等。

哌嗪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抗菌药、降压降血糖药、镇静止痛药、抗组织胺药、驱虫药等药物的合成及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稳定剂、缓蚀剂、消泡剂、硫化剂、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

三乙烯二胺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催化剂,并被广泛应用于缩合反应、聚氨酯发泡剂催化、农药合成以及电镀行业中。

1 乙撑胺生产技术

近年来,由于下游领域的需求增加,乙撑胺的消费也随着增长,人们相继开发出了以各种原料催化制备PIP、TEDA、DEA的方法。目前,工业上乙撑胺生产路线主要有二氯乙烷法(EDC)和乙醇胺法(MEA)[1]。

(1)二氯乙烷法(EDC) 二氯乙烷法的原理是氨水或液氨与二氯乙烷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乙撑胺系列产品,一般无需催化剂,反应过程为快速、放热反应。二氯乙烷法为连串反应,反应生成的乙二胺碱性强于无机氨,它会进一步与二氯乙烷反应,生成以多烯多胺为主的副产品,由于二氯乙烷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因此早期的装置主要采用二氯乙烷法,但是该方法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投资费用高。原料的配比、产品的再循环、PH的大小等因素会影响产物的分布[2]。

(2)乙醇胺法(MEA) 乙醇胺法是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MEA工艺较EDC法简单,工艺设备投入少,污染相对较小,且可生成高附加值的哌嗪及其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的新方向。现在世界上乙撑胺生产装置中,约有40%为MEA路线,但是却生产了75%的产品,以MEA路线代替原有的EDC路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乙醇胺法首先由BASF公司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我国,大连化物所研制的催化剂和工艺包建设的3万吨/年乙醇胺临氢氨化(MEA法)制乙撑胺装置也于2015实现工业化,根据机理不同又分为氨化还原工艺和缩合工艺。

①氨化还原工艺。氨化还原工艺是在氢气氛围下,以一定压力和温度,并采用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先脱氢生成醛,再与氨进行脱水反应。该工艺过程基本没有三废排放,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的清洁工艺。

氨化还原工艺的催化剂以Ni、Co、Cu等金属或贵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主要组分,以Fe、Ce、Ru、Re、Zn、Mn等为改性组分,后来发展为负载金属催化剂,载体采用Al2O3、SiO2、TiO2、ZrO2、MgO及硅铝酸盐等多孔材料[3]。

在氨化还原工艺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醇胺的转化率一直提高,达到一个温度点后转化率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且乙二胺的选择性也很低[4]。随着氨醇比的增大,原料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也是类似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氨水过量会增加回收氨的难度和生产成本,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氨醇比和催化剂用量。

②缩合工艺。缩合工艺是以沸石等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较高,但是无需加氢,催化剂可以再生,产物中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比例较高,并且比例可调,使得该工艺经济效益更为显著,为此世界上都在竞相开发研究此工艺用催化剂。

目前催化剂一般采用ZSM-5分子筛、BETA分子筛、丝光沸石等,调节分子筛的硅铝比,采用不同的离子改性,如P、K、Ca、Mg、Cu、Co、Ni等,制备了具有不同酸性强度的分子筛原粉,以及不同氧化物改性的分子筛原粉,如ZnO-ZSM-5等。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转化率也逐渐升高,虽然在温度较低时,乙醇胺转化率低,但是选择性较高。催化剂的酸性以及孔道结构也会影响产物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提高催化剂的酸性强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对乙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的酸性有利于提高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

2 结语

MEA法是一种适合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乙撑胺产品的清洁工艺,我们应当加强催化剂的研究,找出影响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提高反应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同时强化胺化反应工艺研究,完善其分离技术,对于提升我国乙撑胺生产技术水平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黄从军.乙撑胺的生产技术及市场现状[J].广东化工,2013,40(16):122-124.

[2]杨溢,兰昭洪,田宝亮.乙二胺合成工艺进展[J].石油化工,2012,41(5):603-608.

[3]Reichle W T.J Catal,1993,144:556.

[4]李华峰,孙果宋,雷朝快,等.乙醇胺合成乙二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化工进展,2012,41(5):603-608.

猜你喜欢

二氯乙烷乙二胺氨化
自配标准代替外购标准优化1,2-二氯乙烷中杂质测定方法
两种乙二胺碘酸盐的制备与性能
饲喂氨化草喂肉牛效果好
齐鲁石化首批进口二氯乙烷节资显著
氯乙烯精馏高沸物提纯系统的改进
热解柠檬酸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乙二胺—β—环糊精对甲砜霉素包合作用的研究
养殖奶牛学问多
威宁地区玉米秸秆的氨化制作及应用
乙二胺改性花生壳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