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生产过程中常见主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2017-03-04熊恩革湖北睿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恩施445000
熊恩革(湖北睿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
洗洁精生产过程中常见主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熊恩革(湖北睿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
洗洁精是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质量问题,本文对其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来经济适用的对策措施。
洗洁精;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洗洁精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化工产品之一,虽然其工艺配方成熟,也有多年的生产历史,但由于生产原料的多样性、工艺条件及工程要求的苛刻性,导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质量问题,笔者就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处理措施,供同行业参考。
1 常见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产品冷却后浑浊
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特别是常用苯磺酸钠和水溶性较差的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显著下降,部分析出,导致形成的稳定胶体破坏,而出现浑浊。
1.2 产品黏度不够
尽管实际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相同配方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黏度不够问题,其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增稠剂计量不准、原料批次发生变化及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控制不当等三方面原因。
1.3 产品存放过程中发霉变质
包装入库后的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偶尔在少量产品中出现发霉变质现象。主要原因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包装物清洗消毒不好,导致大量细菌滋生;二是投加防腐剂计量不够;三是加入防护剂后搅拌时间不够,导致防腐剂分布不均,部分产品防腐剂含量过低;四是投加防腐剂时温度过高,导致防护剂部分挥发或分解。
1.4 香味明显散失
这个问题原因相对简单,主要是加香精时温度高或香精计量不准。
2 对策措施
为了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工艺温度、投料顺序及反应时间进行生产;其次是各种原材料要计量准确;再其次是主要表面活性剂等原料批次、生产供应商发生变化时,批量生产时应提前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确定是否需要局部调整配方,最后是做好包装物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众多,落实上述预防措施后,仍然可能发生前述的质量事故,根据我们的实际生产经验,针对不同的质量事故,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2.1 产品浑浊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两种
增加增溶剂的量,通常将产品适当加热到40度左右后,添加成本较为低廉增溶剂(尿素CO(NH2)0.1~0.2%搅拌均匀可解解决,其量不能无限度增加,过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产品的其他质量问题。添加尿素不能解决时,可考虑再提高增溶性表面活性剂的量,如6501(尼纳尔)等0.1~0.2%,通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若由于原材料及其他不明原因,采取上述措施仍然浑浊,哪就只能采取代入法了,在下批次生产过程中,将不合格品少量多批次加入合格产品中,由于洗洁精的去污能力是表面活性剂含量决定的,不会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根据我们的实际生产经验,在新批次产品投料完毕,加入香精前加入较为合适,加入量不宜过大,通常在1%~3%较为可靠。具体的比例应在实验室添加不同比例的增溶剂或增溶性表面活性剂常温小样实验成功后,再进行冷冻实验,根据冷冻实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比例,确保产品合格。
2.2 产品黏度不够
首先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需要增加的增稠剂量,然后严格按照实验结果,在产品中增加增稠剂量,切不可盲目增加。其次由于其他特殊原因,仍然不满意,只能在下批次生产中,少量代入,代入量控制在1%~3%较为可靠。具体代入量,仍然需要通过实施后确定,不能盲目代入。
2.3 产品存放过程中少量发霉变质
发霉程度较轻,量少时,将产品包装盖打开,采用紫外线消毒24小时以上,然后将产品转入清洁、消毒的包装物。在下批次生产时,在新批次产品原料投放完毕,加入香精前,加入适量的不合格品,具体比例通常不超过1%。加入量应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确保微生物指标合格,不能随意添加。若大量产品变质,发霉严重,只有报废产品,但不要任意倾倒进入水体,以防污染环境。
2.4 香味明显散失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待产品冷却后,准备包装时,发现产品基本无香精香味,这时不能急于包装,必须添加少量香精搅拌均匀后再进行包装。
[1]陈晓玲洗洁精的配制精细化工2011.10.
[2]韦星船张焜等新型洗洁精的复配研究日用化学工业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