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2017-03-03杨芬菲
杨芬菲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水平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一项艰巨且神圣的工作,也是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引导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步入正轨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内部发展的成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承担责任的主体模糊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责任的主体并不明确,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体系建立不协调,这对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不利[1]。
2.制度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前期资金和后期资金,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补贴,但是国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扶持制度和体系。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就不能培养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政府的补助,学校难以持续投入后期资金,导致人才衔接不到位。
3.管理方法不到位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以职业能力為导向,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课程开发项目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共同的管理目标。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高职院校发展存在问题,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建立应用型思维校企合作理念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主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人才为主要目标,将培养面向市场的人才为目的。学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准确定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建立以态度、深度、信心、能力为目标的思维合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竞争力和参与能力;正确把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尺度,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提高人才的就业能力和需求度,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积极性,使其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2.树立“三个全面”的参与理念
“三个全面”参与理念主要包括企业全员参与、服务社会参与、学生全员参与。企业全员参与主要指长期从事一线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人员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健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制度。服务社会参与,主要是指国家和学校要及时了解市场就业动态,把握市场人才导向从而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3.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制度
学校应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摒弃传统落后的学校管理方法和模式,根据专业化、市场能力需求,融合多门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2]。
4.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落后的思想,积极进行社会市场调研,形成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素质能力。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确保师资队伍的高效性。
5.高职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应该立足社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兴趣爱好,充分了解自身特长,并且多向社会专业人士学习,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从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满意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需要国家、学校、企业三方发力,共同努力,实现人才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谢一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职教论坛,2007(8).
[2]王厚兵,杨红琳,唐大超,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