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无邪

2017-03-03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纯洁性花木兰瓦尔登湖

【原文在线】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文学的土壤因其纯洁性才得以哺育人类。而金钱、名利的污染却会将其变为暗黑的泥沼,堵塞人们的视听。

屈子曾在泽畔行吟,以香草美人自喻,恳求君王倾听自己的爱国之音,却被现世曲解为矫揉造作的畸形情感;花木兰曾替父从军,千里走单骑,惟愿父亲在家能颐享天年,而如今只为谋取蝇头小利,众省纷纷争抢花木兰的籍贯;杜甫心忧天下,将人间疾苦化为笔底波澜,书写晚唐诗史,而今却被各路人马恶搞,只为赚取微许钱财。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文学的土壤逐渐被浸染,失去其纯洁。看到昔日肥沃的土壤逐渐贫瘠,露出淡漠的血色。

那么中国的文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其纯洁的呢?又是被什么夺去了其纯洁呢?其实答案,我们心照不宣。是从名利开始浸染文学的那一刻起,是被无数鼻子灵敏的人开始以文学为谋利手段的那一刻起,无数人心之向往的文学便开始黯然失色。人们涌到诺奖获得者莫言的故里,将其当作发财圣地;张家界巍峨高峻的青山上被刻上不伦不类的“哈利路亚山”。只为招徕更多的游客。江苏某地因热播电视剧的火爆,将其古亭原有的和谐破坏,挂上苏轼“亲笔”所写的琅琊阁;一桩桩、一件件,如此司空见惯的事情在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而我们的文学底蕴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快要走到人生尽头,只能默默地看着子孙们为了一己私利,剜去自己身上的血肉。

难道文学就不能在利益至上的世界中保持其纯洁吗?在重商主义盛行的伦敦,工业的烟囱在塞纳河畔释放浓烟,而梭罗却能蛰伏于瓦尔登湖湖畔,摒弃物欲享受,创作出惊世的《瓦尔登湖》,展现躁动世界的宁静。卡夫卡写作甘做“死人”,断绝与外物的联系,内心构筑属于他个人的《城堡》。文学的纯洁性亦在这种修炼中得以保存,流传于后世。

其实,保持文学性,才能为我们谋得更为长远的利益,给予我们更多的享受。保存其纯洁性,才能让文学的土壤长出丰硕的大麦和青稞。心心思念文学的纯洁与无邪,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纯净。让我们的心灵栖居在诗意的土壤上,得到安宁。

问题诊断

文章的问题较为明显,一开始就暴露了主题上的偏差,将材料中探讨的“文化”问题转移成了“文学”问题,窄化了概念。具体表现在文章里,文化与文学交杂,摇摆不定,不知所云。除此之外,文章的结构有些冗余,大量材料的堆砌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加之主題的不确定使得文章的说服力明显不足。语句不通顺,行文不流畅也是明显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主题、结构和文字是要改善的三方面问题。

猜你喜欢

纯洁性花木兰瓦尔登湖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从儿童的审美角度赏析经典人物形象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花木兰
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列宁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探析
提升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