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
2017-03-03刘建新晏玉平
刘建新++晏玉平
【解题技巧】
方法一:看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在《在赤壁之战》中提到鲁肃、“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后文“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在阅读中,考生应随时标出文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或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方法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因此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窃、请、敬”等发语词、表敬副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关联词,如“久之、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向之”等时间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断句。如: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方法三:据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在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如: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秦王、相如、左右”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方法四:明排偶,定句读
文言文行文讲究对称、对举,其中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尤其是骈文中句式整齐,多四六句,可据此断句。如: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就容易多了。
方法五: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句子内以及句子之间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可据此断句。如: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根据句子间的总分关系,即可定句读。
方法六:寻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常常以“曰”“云”“言”“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明确对话双方,以确定句读。如: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之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將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墨子怒耕柱子》)
方法七: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手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如: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向为身死而不受”反复多次,是断句的标志。
方法八:借句式,定句读
文言固定句式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见……于……”“无乃……乎”“得无……乎”“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根据这些句式结构可以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