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手机,“微创新”远不够
2017-03-03王迪
本报赴巴塞罗那特派记者 王迪
在刚刚结束的2017世界移动通信大会(WMC)上,中国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新品,华为P10/P10Plus,中兴AXON天机7与BladeV8,联想的MotoG5和G5Plus……在三星GalaxyS8的缺席下,国产手机的集中亮相显得更为声势浩大。
让《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各大中企的新品发布会几乎场场爆满,甚至许多人被拦在展厅之外,不少同行见到记者都要问一句“你进去了吗?”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追赶,国产手机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可以与国际老牌产商一较高下。在本届WMC上,OPPO推出了5X潜望式超薄双摄像头,可进行5倍无损变焦;魅族发布了第三代快充技术SupermCharge,20分钟就能充满3000mAh容量的手机,这些功能都吸引了不少“外国”眼球。
尽管众多中国品牌在巴塞罗那大出风头,但记者却注意到了值得深思的一幕。在华为的高端旗舰P10/P10Plus产品发布会上,新机丰富的颜色选择以及人像摄影技术的提升引来了场内阵阵欢呼,可当公布价格时,却有些冷场。P10在欧洲的售价从649欧元起,而iPhone7的售价是从769欧元起。从现场的反映来看,高端市场上国产手机的价格优势,似乎很难引起海外用户的兴奋。
有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苹果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中的占比已达70%,三星的份额为17%。作为目前高端手机市场难以追赶的两大领头羊,苹果和三星依靠的仍是创新能力。苹果有自行研制的A系列芯片,配以独有的iOS系统,凭借软硬件结合的优势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而三星则主要依靠自己在产业链的优势持续引领着手机硬件的创新。
显然,中企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一直在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各种功能的“微创新”。但这种“微创新”带来的效果,在高端市场的效果似乎比较有限。
面临创新瓶颈的智能手机将如何进行跨越式的技术革新,业界似乎都在指望苹果与三星的解决方案。对于中企在未来电子通信产品发展上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国人有着更高的期待:国产手机自主创新何时能去掉“微”字,到达引领全球手机发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