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浙江环保产业发展
2017-03-03黄冠中孔令为施枭彬谭映宇朱迪伍徐志荣
黄冠中 孔令为 施枭彬 谭映宇 朱迪伍 徐志荣
(1.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07;2.浙江省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1100;3.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杭州 310007;4.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杭州 310012)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浙江环保产业发展
黄冠中1孔令为1施枭彬2谭映宇3朱迪伍4徐志荣1
(1.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07;2.浙江省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1100;3.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杭州 310007;4.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杭州 310012)
浙江省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发力,从引导集聚发展、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等角度驱动和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但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低价竞争、技术推广不畅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持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第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第三,提升环境服务业发展水平;第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供给侧改革;环保产业;浙江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并作为八大万亿产业重点培育。先后开展三轮“811”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环保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023亿元,同比增长7.4%。
1 供给侧驱动环保产业
1.1引导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根据《浙江省环保产业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浙江省组织认定了绍兴诸暨、杭州青山湖两家环保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引导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中,诸暨市发展尤为突出,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该市电除尘全国市场占有率近50%,园区脱硝除尘装备、固废处理及资源化集成装备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杭州积极打造综合性环保产业集聚区,汇聚了浙江省优秀的环保技术研发机构、工程设计与施工企业、环保咨询单位及环保装备生产基地,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省约44%。
1.2 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
目前,浙江拥有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菲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水污染控制国家工程技术(浙江)中心、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监测仪器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共6家国家级环保科技创新平台,40多家省级环保科技研发机构和平台,覆盖了环保科技各领域,为环保产业发展集聚了资源、资本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环保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电除尘器、布袋除尘、电袋组合除尘器及气力输灰装置,产品整体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国际水平;水处理生物填料、膜材料及技术装备、污泥深度脱水、污泥干馏制生物炭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3 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
环境服务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环保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浙江省环境服务业飞速发展,2016年从业单位661家,从业人数38585人,年营业收入达372.05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7.5%。2016年,浙江省环科院联合衢州市成立了全省首家环境医院,为当地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嘉兴市联合同济大学筹建嘉兴环保医院。此外,还积极推进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国家环境服务业试点建设,组织编制《浙江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例选编》《浙江先进适用环保技术汇编》等,以科技服务基层活动、环保技术推广现场会等形式,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对接,加大环保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力度。
1.4 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2009年以来浙江一直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目前,浙江在政策制定、机构筹建、平台建设、市场培育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十二五”试点工作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获国务院的高度肯定。截止2017年8月7日,有偿交易数额方面,全省累计开展有偿使用21435笔,有偿使用金额51.67亿元,开展交易11113笔,交易金额24.43亿元,其中,企业间交易432笔,交易金额3.86亿元;制度创新方面,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刷卡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等为核心的环境资源配置制度体系;试点创新方面,开展排污权租赁865笔,租赁金额2084.61万元,开展绿色金融建设,共计534家企业通过排污权抵押获得银行贷款251.84亿元,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资金上大力支持了环保产业发展。
2 需求侧拉动环保产业
2.1 持续强化环境治理
近年来,浙江省陆续出台“五水共治”、《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以上政策的实施,污染企业须进行治污减排,增加环保投资,购买环保设备或服务,进而拉动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其中2016年浙江省“五水共治”投入达811.3亿。
2.2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
浙江省陆续发布《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8部省级地方标准,实施比国家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新增和升级改造现有环保设施为环保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2.3 打造执法监管最严省份
2016年,浙江省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7.7万人次,检查企业34.6万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7077件、处罚款5.99亿元,移送行政拘留591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57件,环境执法力度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环境执法监管对环保产业的倒逼作用通过改变排污企业行为来实现,要求排污企业在法律法规的作用下真正能够治污减排、达标排放[1]。
3 存在问题
浙江环保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以下问题,需相关部门共同解决。
3.1 产业集中度不高
环保产业集中度还不高,专业化分工还不够细,企业规模小而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多。
3.2 部分企业低价竞争
现行招投标的最低价中标政策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强力阻碍,为低质低价技术提供了生存空间,甚至还存在伪技术等现象,有的环保技术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环保企业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制约环保产业发展。
3.3 技术推广不畅
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转化推广难,科研与产业两层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企业买不起、用不上先进技术装备。一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水土不服,本土化落地困难较大。尽管已经处于大数据时代,很多环保服务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偏高,一方面拥有先进技术的研发企业找不到市场,另一方面具有急切治理需求的企业找不对技术。
3.4 企业转型升级慢
浙江省“低小散”问题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仍然存在,“低小散”企业具有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分布广而不集中等特点,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意识不高等原因导致部分企业偷排偷放、超标排放时有发生,影响环保产业的正常发展和高质量治理设备的市场供给。
4 相关政策建议
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精准发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实施“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
4.1 持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加大环保监督执法力度,持续打造环境执法监管最严省份,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击重点行业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联动执法,形成打击整治的合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2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探索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用户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应用、成果转化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上中下游全面合作,逐步提升环保技术整体创新能力及环保产品质量[2]。
4.3 提升环境服务业发展水平
全面推广杭州、宁波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经验,积极引导排污企业选择合格、诚信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对于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环境服务公司,将列入环保“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提升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围绕环境治理现实需求,加快发展高水平的环境咨询服务和综合服务,鼓励发展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
4.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规范环保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共同抵制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提高企业治污效率、降低治污成本。整合产业资源,引导企业理性进入环保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发展健康有序的环保产业。
5 研究小结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并作为八大万亿产业重点培育。先后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尤其从供给侧角度看,通过引导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等方面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从需求侧角度看,通过持续强化环境治理、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打造执法监管最严省份等方面精准发力,驱动环保产业发展。但面对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仍存在环保产业集中度不高、低价竞争、技术推广不畅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第一,持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第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第三,提升环境服务业发展水平;第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武艺、杜雯翠、江河.从“十三五”环保规划看环保产业的“十个转变”[J].环境保护,2017(45):57-62.
[2]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11月9日.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简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2006年更名)于1976年创刊,由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负责办刊。
本刊已加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
2011年6月第三期本刊改版并定位为“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创新设置“理论战略探索”、“政策专题研究”、“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研究动态瞭望”、“研究成果报道”、“生态文明之窗”等栏目,紧跟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形势开展前瞻性选题,运用提前发布和集中选题形式,以重点课题(项目)为基础开展组稿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优势,办刊水平显著提高。本刊底蕴深厚,尤其改版以来,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
据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版)》,我刊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339,位列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第9名,复合影响引子为 1.626,位于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第11名。
2017年本刊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统领,重点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善环境质量,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策划选题,以期为“十三五”绿色环保新蓝图落地实施建言献策。2017年拟重点选题: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与修复、环境外交、环境与健康、农村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环境产业、污染减排重点以及环境与贫困等。请各界人士能予以关注并不吝赐稿,同时欢迎相关单位及课题组协办专栏或者专刊。
Through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toDevelopZhejia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
HUANG Guangzhong1KONG Lingwei1SHI Xiaobin2TAN Yingyu3ZHU iwu4XU Zhirong1
(1.Zhejiang AES,Hangzhou 310007;2.Huanmao Auto-Control,Hangzhou 311100;3.Zhejiang Environment Sci-tech innovation Platform,Hangzhou 310007;4.Zhejiang AEPI,Hangzhou 310012)
Through supply-side and demand-side management,Zhejiang province push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ways of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etc.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existing problems,such as:industry concentration,low-price competition,technical promo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bring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licy advises:firstly,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secondly,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irdly,upgradi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industry level;fourthly,playing the roles of industry association effectivel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Zhejiang
X21
A
1673-288X(2017)05-0127-03
黄冠中,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与健康、环境科普、环保国际合作研究
文献格式:黄冠中 等.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浙江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