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地震相分析及相关应用
2017-03-03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孔南油气开发研究所天津300280
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孔南油气开发研究所,天津 300280)
谈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地震相分析及相关应用
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孔南油气开发研究所,天津 300280)
在不断增多的大面积的高分辨率相关地震资料背景下,层序地层相关学说和地震地层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层序地层学说为基础理论,将地震资料实行重新的处理,进而得出一种新的层序地层框架建立方法,在这样的框架下,可以对多属性的地震相体进行分析,对其的划相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同时开始,进而得出地震的相体,并利用其展开地震层序识别以及解释,也就能实现对沉积环境相关细致分析以及储层的预测。为此,本文分析了谈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地震相分析及相关应用。
层序地层框架;地震相分析;相关应用
依照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去识别地震层序以及沉积层序时,应该将地震资料做一些新的处理,也就是建立出层序地层(等时地层)框架,开展地震相分析,能够对沉积环境实施细致分析和储层的预测。在这一思路下,有必要对层序地层框架为基础的地震相分析方法还有储层的预测方法展开一些研究的工作,并在这一框架下构建出实行储层预测有关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的流程。
1 方法以及主要流程
1.1 总体方法和主要流程
第一点,对地震反射的终止进行识别,将其视为框架顶底的界面;第二点,运用顶底界面重新处理原始性地震数据。(古地理的坐标转换)也就能够构建出层序地层理论下等时地层框架为基础的新型地震资料相关数据体;第三点,在新型地震相关数据体的基础上,开展多属性地震相的分析工作,并且划相能从纵向和横向同时进行,得到了地震相体;第四点,应用地震相对地震层序进行识别与解释,同井标定相结合,得到沉积层序,能够预测出储层物源、沉积的环境、空间的展布、岩性物性的纵横变化的相关结果。在这样的方法流程下,基础以及核心是地震相关数据体下的古地理坐标的拉平转换以及地震相体的分析技术。
1.2 等时地层框架构建方法
构建等时地层框架方法通常指的是:将地震数据依照层序地层相关学说观点进行重建,主要有两种主流方法:年代地层变换构建等时地层框架、以地质模型的等时地层框架为基础的建立方法。第一种方法:地震资料在每一小层依照沉积的时间循序呈现出新的排布,可以由地震资料的年代地层变换去解释,但因为年代地层域并不是连续的,也就并不适合针对地震资料实施后续分析以及利用,比如说地震反演和地震相的分析,第二种方法:用空间到时间样式的数学框架概念为基础,建立出一种地质模型,地质模型可以对不整合面、断层、主要层位,这些相关信息进行解释,将信息变成曲线参数,构建出参数的空间域变换,并关联到地质模型的空间域中的(x,y,z)点到参数的空间域(UVT)域中一个(u,v,t}点,UVT域即是地震数据拉平域。
1.3 地震相体分析基本原理和流程
其基本原理为以三维多属性地震数据体为基础,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开展某一、多个地震的反射特征的分类工作,其结果可以通过类别数表现出地震相的数据体。聚类方法: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级聚类等。我们具体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PCA)和分级聚类方法(HCT),开展地震属性数据体的地震相体划相的分析工作。
2 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地震相分析的相关应用
2.1 等时地层框架分析效果
对地层框架等时进行检查,需要运用第一个方法为实施时间切片。假如说是严格的等时,一个时间点的切片,就会呈现出同样地质时间,像河道延伸。河道的地震剖面比较难以识别,通常会表现出地震反射的同向轴出现轻微下拉或不连续,普通的地震振幅切片,可以对河道进行识别,但通常都是穿时的,不能将河道全部进行识别。但在等时地层的框架下,振幅的时间切片将河道呈现的更加清晰。
2.2 对实例进行分析
我国某地区有独特的地质性质,对其应用以上分析方法去描述该地区的生物礁以及浅层储藏特性。这样的区域中储层的高度不均匀,生物礁在地震反射的信息上,类似于分散小山丘,也就非常不容易将分析纵向和横向的同时进行。
对在建立了等时地层框架的前后对地震相进行比较和分析,能更好地突出等时地层框架效果。在等时地层框架下地震相分析结果,通常会表现出中间紫色部分来呈现出生物礁。在等时地层框架下,影响地震相分析的因素减少,也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生物礁。经过大量数据证明,非等时地层框架下是不具有地质意义的。在比较和分析建立的等时地层框架方法前后的地震相,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也够看出划相可以同时进行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划分,并且以等时地层框架为基础理论下,得到地震相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并且更加的定量化。进而得出地震的相体,并利用其展开地震层序识别以及解释,也就能实现对沉积环境相关细致分析以及储层的预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等时地层框架的构建,运用以上地震相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划相,并且以等时地层框架为基础理论下,进行地震相的分析,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在分析的过程中,还能使等时地层框架的变化在认识上加深,然后更好地为分析沉积环境和预测储层提供服务。
[1]隋俊杰,阎建国,朱强.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地震相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2,02:22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