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东油田一区东东断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2017-03-03何占强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300280
何占强(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 300280)
港东油田一区东东断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何占强(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 300280)
港东一区东东断块目前油井采出液高含水,从注水井吸水剖面看,水驱指进现象明显,由井间示踪剂结果得知,断块平均水驱速度达到了3.9米/天,油水井之间存在明显的水驱大孔道,致使采收率难以提高。但油藏描述成果显示,剩余可采储量的70%仍集中在主力砂体,通过改变驱替介质,采用聚合物驱,在纵向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藏的有效动用,在平面上有效改善驱替方向,最终提高断块采收率。
主力高水淹断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1 聚合物驱地质条件研究
1.1 地质概况
一区东东断块位于港东油田的东部,含油面积3.0km2。石油地质储量382.2×104t,其主要含油层位为明Ⅱ、明III、明IV和馆I油组。油藏埋深1400-1890m,原始地层压力为17.08MPa,油藏温度为75.8℃。为复杂断块人工注水驱动油气藏。
1.2 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
岩心分析表明,港东开发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28%,平均水平渗透率为972×10-3μm2,属高孔高渗储层以高孔高渗为特征。
原油密度为0.9098g/cm3,粘度为4.98mPa.s,凝固点为6.0℃,含蜡量为7.8%,胶质+沥青质含量为24.9%,地层水NaH⁃CO3型,地层水总矿化度为3660mg/L。
1.3 渗流物理特征
港205井毛管压力曲线显示了明Ⅲ组、馆陶组油层孔隙分选性好,粗歪度,束缚水饱和度较低,排驱压力低,说明油层孔隙结构较好。油层润湿性为弱一中亲水,有利于发挥水驱油作用。
1.4 储量及其分布
断块储量计算采用容积法并以单砂体为计算单元。计算结果为:石油地质储量382.2×104t,含油面积3.0km2。其中明化镇的储量为360.9×104t,占断块总地质储量的94.4%;馆陶组储量为21.3×104t,占区块储量的5.6%。
目前(2012年10月),有油井36口,开28口,日产油76.97t/ d,综合含水90.94%,累产油90.09×104t,有水井20口,开井15口,日注水平691m3/d,累注水550.90×104m3。采油速度0.65%,采出程度23.11%。
2 聚合物驱方案研究
2.1 聚合物驱注采井网设计
2.2.1 注聚层及注聚井筛选原则
(1)平面上具有一定发育范围和储量规模的主力单砂层;连通程度在80%以上;有清楚的注水见效开发历史;有一定的剩余油资源潜力。
(2)注采井网完善程度高,力求双向受益油井的比例达到60%以上;注采对应率在80%以上;井况良好,特别是注聚井,可以实现分注、测试等措施。
2.2.2 注聚层位筛选
(1)注聚层位筛选
根据上述的筛选原则,针对一区东东的29个单砂层,优选历史上注采井网较为完善,单砂层吸水状况好,目前的水淹状况严重,剩余油饱和度值比较低一般为40%-45,共18层。
(2)注聚层剩余资源量评价
注聚区控制地质储量327×104t,占一区东东断块地质储量的83.4%,常规水驱控制剩余可采储量28.0×104t。
2.1.3 注聚井筛选及注采井网设计
立足现有井网,以尽量扩大注聚波及范围并形成较完善的注采系统为原则,共筛选了注聚井24口;受益井28口。
一区东东断块注聚单砂层18个,设计注聚井24口,受益井28口井,注聚区注采井网完善后注采井数比由目前的1:1.5提高到1:1.2;水驱控制程度由目前的54.7%上升至81.6%。
2.1.4 注聚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聚合物驱对注采井网、注采系统完善程度的要求,结合目前生产井和注水井的生产情况,在实施污水注聚前,应做好注聚前的准备工作。
注聚井工作量:转注、修复、分注合计12口。油井工作量:侧钻、放换层、防砂、补孔等10井。
2.2 单井配注设计
根据目前的注水状况分析及注采平衡原则,对注聚井进行了单井配注,年注入速度0.08pv,累计注入0.5pv,段塞结构:前缘段塞0.05PV+主体段塞0.3PV+后尾段塞0.15PV;前缘段塞:0.05PV 2500mg/L聚合物,主体段塞:0.3PV 2000mg/L聚合物,后尾段塞:0.15PV 1500mg/L聚合物,注入时间6.25年,区块设计配注量1510m3/d。
2.3 动态监测方案设计
2.3.1 压力测试
注聚井在转注或投注聚前各测一次静压,注聚后每半年测一次。
2.3.2 吸水、产出剖面测试
注聚井注聚前用同位素法测吸水剖面一次,注聚中用氧活化测试吸水剖面,每半年测一次,及时掌握注聚层吸水情况。
针对主要受益油井的井况与现状,制定了产出剖面监测,时间间隔一年一次。
3 注聚效果
通过几年的实施,注聚区各项开发指标呈现向好的趋势,增油效果显著。截止目前,累计注水0.234PV。注聚井压力逐渐上升,油压由8.2 MPa上升到最高11.1 MPa,;油层动用程度提高6.7%;注聚受益井含水下降1.6%,产油量由38.6吨/天上升到50.2吨/天,累计纯增油2.3万吨,控递减增油3.4万吨;采收率提高4.5%。
4 结语
在油田开发后期,潜力挖掘难度加大,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主力砂体仍然是油田稳产上产的关键,剩余油已经呈现出“普遍分散、局部富集”的分布状态,针对平面上分散的剩余油,通过聚合物驱,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井吸水状况,改善平面矛盾,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区块的最终采收率。
[1]姜汉桥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