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泉聚焦“三变”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03-03撰文并摄影李宣

陕西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戏三变家村

撰文并摄影/李宣

礼泉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突破,以产业帮扶为抓手,加强扶贫扶志价值引领,全县近一半贫困人口实现了持续稳定脱贫,90%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了产业发展、参股就业脱贫有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 配齐人员力量

礼泉县成立了“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设政策、产业等5个专业组,制定了《礼泉县“三变”改革实施意见》《礼泉县“三变”改革任务分工方案》《礼泉县“三变”改革工作考核办法》,将专项扶贫资金和财政涉农资金折股量化,以股份的形式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产业就业脱贫,实现了贫困户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全覆盖。全县先后涌现出了烟霞镇袁家村、西张堡镇白村等“三变”改革典型。

针对全县产业扶贫中“小、散、短”的突出问题,编制了《礼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促进果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与陕果集团合作,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示范园,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发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家庭农场发展到60个。促进了全县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实现三变改革 产业帮扶得力

袁家村为贫困群众颁发股权证

礼泉小戏文化下乡扶贫扶志

在全县推进“三变”改革的过程中,礼泉县按照“让所有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00%全覆盖,人人都有一份工资性收入;实现产业对所有贫困户100%全覆盖,人人都能入股分红,全面减少社会兜底人口”的指导思路,在全县形成了“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涌现出了袁家村“1村带10村”、骏马镇打破村域界限发展产业、白村发展新型田园综合体带动群众等一批先进典型。

袁家村“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走出“一体三化”共同富裕新路子。袁家村以党支部牵头统领,以乡村旅游为突破,通过打造农民创业平台,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创办农民合作社,解决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问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一体三化”发展。共带动2305户群众入股8036万元,户均年分红5万元。特别是将周边贫困群众纳入股份分红,每股2万元,年分红1.3万元,共纳入以信贷资金入股的贫困群众达到128户,62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目标。

白村采取“社区+公司+园区+贫困户”,让贫困群众就地城镇化。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新型社区聚集,产业向现代园区聚焦”的思路,白村先后整合白村、草滩、周邢、刘林4个村,用600亩庄基置换地建设能容纳1700户6000人的新型社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白村为群众提供固定就业岗位70个,季节性岗位200多个。其中,33户贫困户每户劳力入股年分红达到0.5-2.6万元,每亩土地年分红约1500元,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群众饱飨文化下乡的扶贫大餐

卫生扶贫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交通扶贫修好致富路

骏马镇坚持打破行政村之间的村域界限,先后建起骏马天丰肉鸡养殖基地、荣信现代农业示范园等5大农业园区,贫困户入股514户1543人,先期103户贫困群众每户分红6000元;礼泉县叱干镇东相虎村通过与公司对接,发展林下养殖场1200亩,带动贫困户入股881户,今年为先期入股的38户贫困户已分红3800元;史德镇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信贷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136户,为先期入股的36户贫困户共分红96.8万元。

建立帮扶体系 措施落实落细

礼泉县在进行“三变”改革,实现产业帮扶的基础上,将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落细。

在产业扶贫方面,按照“实现产业对所有贫困户100%全覆盖,人人都能入股分红,全面减少社会兜底人口”的思路,对全县6873户产业扶贫户分类建立台账进行产业帮扶。在就业扶贫方面,已安置1401人,其中转移就业536人,开发公益岗位865人,特别是针对72个贫困村设立了就业扶贫公益岗位216个。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345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已全部录入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信息平台,建立完善了人户一体、户房对接、帮扶措施到户、就业岗位到人的搬迁台账,345户搬迁户已全部交钥匙。在危房改造方面,已完成190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全县继续加大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力度。在教育扶贫方面, 3472名贫困生全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在健康扶贫方面,实现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县财政出资为3755名贫困群众办理了2017年新农合医疗保险,为32216名贫困群众购买了医疗补助保险。在生态补偿方面,落实退耕还林和生态效益补偿贫困户1200余人,并聘任60人贫困户担任护林员。

邀请专家为贫困群众指导果业作务技术

礼泉小戏引领 扶贫扶志得力

礼泉文化底蕴深厚,秦腔小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小戏之乡”。 礼泉“小戏”因其取材群众现实生活,小中见大,主题突出,演员三五人,道具简单,演出时间半小时左右,用群众喜爱的秦腔演绎群众身边的新生活新面貌新变化,《飞凤家的喜事》《挡婚车》等优秀剧目先后送省市展演,让众多观众流下了受教的泪水。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上就把小戏创作,送戏下乡作为文化扶贫扶志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成立戏剧家协会,为扶贫小戏创作演出提供了组织人员资金三保障,充分调动了众多戏剧爱好者积极性,使他们深入脱贫一线体验生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搜集、整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典型事例,融合脱贫攻坚政策,创作扶贫小戏。《上任路上》《扶贫新歌》《艳玲进城》等主题突出的小戏演出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深受教育。截至目前,共开展小戏惠民演出120余场次,实现了乡镇、社区和贫困村全覆盖,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礼泉石榴参展杨凌农高会

石榴成为旱腰带群众致富增收得力产业

礼泉特色杂果助农增收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小戏三变家村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