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17-03-03容恺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闲情填词柳永

容恺

每次读古诗文,总被古人那可爱的情怀所感染。有极端如阮籍猖狂,末路穷途驾车空流泪的凄凉;也有像嵇康猖獗,身死犹弹《广陵散》的悲情;有如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也有像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但令我最难忘的莫过于诗人那些稀松平常却不乏趣味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在诗歌中多有体现。初读韦应物在《秋夜寄丘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在清凉的秋夜中想起远方的友人,不觉徘徊吟咏,并由此推想此时此刻此景的友人也应未安眠。一首简单的小诗,使读者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联想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在一起,犹如神交,故人虽远在天涯,而念想却近在咫尺。其实不过是诗人自己睡不着,在院子中散步,便也联想到远方的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一定也和自己一样失眠。这样的诗文,这样的意境在千年浩瀚成海的诗词中屡见不鲜,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第二卷《闲情记趣》中“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不正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会做的事情吗,却被作者写得妙趣横生。又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感慨何夜无月,何處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清丽,而他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也算是快事一件。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散步,一场再平淡不过的月夜,经过作者的妙笔生花,意象,音韵,色彩,画面感,都那么饱满,平淡的夜色竟显得如此曼妙动人。还有一位词人,我认为堪称绝代词人,他就是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时常往返于秦楼楚馆之间,好作淫冶讴歌之曲。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他为歌妓写词,歌妓也为他传唱,他写尽江南绝美繁华,可相爱的人不在身边,面对良辰好景,千种风情,词人满腹的深情又能对谁倾诉呢?可以想象晓风残月,离别时失意的词人拿着半壶艳酒站在桥头,一脸醉相的可爱模样。他爱美人,更爱填词,寒酸的衣服藏不住那惊天下的才华,他的词上承李煜的余韵,又不失东坡之豪情,就连东坡都不禁感叹“唐人佳处,不过如此”。试想,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时代,谁肯真心的为艺伎写下一字半句?只有他柳七的词,越是风花雪月,越是情谊深长。据传,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这样的故事时隔千年读来仍使人觉脉脉动人。最后要说的是一个皇帝宋真宗赵恒,也许听名字难免觉得陌生,但是他写的《励学篇》可谓家喻户晓。宋初,为了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过上成家境殷实,香车美人的日子唯有多读书,多么现实的说教。

这样的古人,这样的古韵,时至今日读来仍别有风趣,怎么能让人不心生喜爱呢!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

猜你喜欢

闲情填词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
有闲情的人,不容易老
农家乐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闲情
Section B
Step 4
柳永的词
Let it go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