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课中的实践应用
2017-03-02黄澄
黄澄
摘要:思维导图力求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段完成对不同信息的可视化解读。作为一项基本思维工具,成功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解难度高、知识广度强、理论运用灵活的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必然能够对教学产生足够积极的作用。本文明确了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思维导向在高中历史课中的具体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历史;教学实验
时代的发展呼吁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结合。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人们愈加重视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优化,以期快速提升学生的认知收获。思维导图作为以图像化解读信息的特殊工具,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是以思维作为理论的重点,并通过图形分解演示的过程,将不同内容的信息综合表达。思维导图的构成元素包括图形、关键词、细化分支、色彩描述等。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大量运用,帮助人们认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平衡事物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面推动智力发育和能力提高。
思维导图与人类的神经元网络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它将包含人类大脑在内神经系统看作是储量惊人的数据库,通过自身的分层定位,迅速检索并读取信息,所有的信息数据都变得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同时思维导图完全遵循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将外部文字或其他信息积极转换为更利于理解和掌握的图形,实现了知识的有效积累。思维导图对人类创新性培养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当人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时,借助思维导图能够迅速将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以确认,有利于归纳总结后提出对策。
二、思维导向在高中历史课中的具体教学实践
1.加强师生互动
高中历史课程所包含内容庞大,枝节繁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做法,积极强化师生互动,提倡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思维导图等。教师在讲解历史基本知识、人物关系、历史事件等知识点时应该积极引导和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对于疑难点问题要重点标识、专项讲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高认识高中历史课的重要性,既强调基础知识点,也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是难能可贵的。在高中歷史课中积极运用思维导图,也就强调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师生思维关系。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对于学生的知识记忆、课题研究、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思维导图从一定意义上养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智慧成长和习惯养成。
2.倡导小组合作模式
新时期的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课改要向着优化学生学习的方向迈进,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教学目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应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有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推动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能力提高。
例如,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问题,历史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引入思维导图,让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尝试,踊跃发言。从此问题来看,影响因素必然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因此在导图刚开始设计时,先在设计版面中央画出以“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命名的方框,并在两侧标识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时我们按两类因素将全班人分为两大组别进行讨论,每一组别可按四人一组细分,各个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后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内容,允许他人的质疑和辩论,当组内形成确定系统框架后积极补充到所在组别的思维导图网络中。下一步应该及时开展异组交流,通过不同群组中间的思维碰撞来修正已形成的思维导图框架。教师应在最后阶段进行评价,对各导图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学生的个人见解进行总结,最终将结果全班公开展示。具体思维导图可见下图1所示:
图1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问题思维导图示例
3.重视课后练习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作用明显。完成课堂中的构图能够很好的梳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层次的结构解析,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主动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十分必要的。
思维导图能够突出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功不可没。在课后练习或历史课程复习中,学生应该有意识的根据某个问题绘制思维导图,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某一问题的起因、延续、转折、结果等内容,通过不同的描述性语言和高区分度的色彩进行罗列,争取在后期的不断温习中通过思维导图就能完整叙述某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耐心解答,帮助学生指出其中的逻辑问题,形成自身的学习特点。这同样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同一个班级内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综合地看待各自的思维导图,力争用更为可观的观念、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导图的修正和完善。一旦学生在课后阶段的练习中,针对具体历史课问题罗列大量的思维导图后,教师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参考书的参考信息和学生个人感悟进行综合性评价,可以对已有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外知识拓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束语
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大量运用思维导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历史教师首先应严格要求自身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绘制思维导图,同时注重在课堂内外加强对学生根据导图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总结,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理论认知中的错误,全面提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傅声晔.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
[3] 刘新民.善用思维导图,让思绪飞扬——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学习中的构建和运用[J].高考学科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