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里的身影(2)
2017-03-02吴思雷
吴思雷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水光再潋滟,淌不过流年。但纵使往事如烟,依然感谢你有缘在我生命中昙花一现。
请以“流年里的身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思路点拨:“流年里”一语,表明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其内容可以写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身影”一语,表明了写作的对象,我们不妨在记忆的荧屏中搜索——流年里有过谁的身影,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为何仅仅一瞬却念念不忘。其“身影”可以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身影,也可以是不同人在不同时期的身影。此文表达的重点是“流年里的身影”,表明“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起着侧面烘托的作用,有力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行文中,注意要以工笔之法,细绘身影的特质——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任劳任怨、朴实善良、热情诚恳、天真可爱……行文中,要抓住其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精雕细刻,让人物的神采风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流年似一个令人沉醉的梦,梦里有诗人在低吟浅唱,轻哼着不一样的歌。其间还有他的身影在其间若隐若现,让人无法忘怀……
六岁,操场上。一对父女,女孩坐在自行车上,笨拙地踏着脚板,父亲扶着车子,慢慢地前进着。一段时间后,他松开了手,女孩和车子一起倒在了操场上,女孩望向他,他面无表情,女孩扶起车子,慢慢尝试,她的双脚已经鲜血淋漓,在烈日下更显得耀眼。她并没有放弃,一点一点地尝试,终于能稳定地骑一圈又一圈了,女孩看着父亲,希望得到他的赞赏,而父亲却转过身去,慢慢地走向回家的方向。女孩望着他冷酷的身影,坚毅而挺拔,没有丝毫挂念,她讨厌他那冷血无情的身影。
十二岁,教室里。家长会即将召开,校园里闹哄哄的,像菜市场一样。女孩从教室里走了出来,慢慢地走向校门口,呆呆地站在那儿,低头踢着地上的小石子,时不时望向校门外,像是期盼著什么。哦!是在期盼父亲来给她开家长会吧!她一直守在门口,眼前人来人往,家长们手里牵着自己的孩子,笑容满面,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女孩心里不禁有些失落。广播里响起甜美的声音,通知大家家长会就要开始了,她低头看了看手表,已经过去半小时了,她撇了撇嘴,跑向教室。傍晚,父亲来接她回家,她问:“你为什么不来开家长会?”“我很忙,没时间。”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就彻底击败了她内心的坚强。她望着他的身影,顽固而倔强,没有一丁点歉意,她憎恨他那不可理喻的身影。
十五岁,校门前。她背着书包,和父亲一起站在校门外,他们相互凝视着,却又不说话,父亲还是一副冷漠的样子,他动了动嘴唇,想要说话,却终究没有说。女孩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握着书包的手用力了些,嘴里挤出几个字:“您回去吧,我要进去了。”父亲走之前,塞给她几张钱,并把手里的包裹递给她,关切地说:“在学校听话点,好好学习。我星期五来接你!”说完便毅然转身走了,女孩凝视着他的身影,他的背弯曲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样挺拔,走路也不是很快了。这苍老而蹒跚的身影,竟让她无比心疼起来。
流年似水,悄然无声;流年似梦,美好如初。他的身影在梦中向我走来,我愿永远做他的女儿,哪怕我们好似冤家对头……
模拟评分:50分。
得分理由:文章以时间为序,以“流年里的身影”为线,横向并列展开,生动传神地描绘三个时段、三个场景中父亲的身影,其身影冷酷中不乏温情,坚毅里不乏温柔,让女孩从怯懦走向坚强,由依赖走向独立,茁壮成长。文中清晰呈现出“我”对父亲情感变化的轨迹:讨厌——憎恨——心疼,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行文中,还紧扣“身影”这个线索,反复雕琢,有力地凸显父亲教子有方、顽固倔强与富有爱心的鲜明个性,使得形象丰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