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生前身后名
2017-03-02
经典事例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并提出了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但遗憾的是,他多次遭到投降派的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宋淳熙十五年,辛弃疾与抗金派的战友陈亮,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悲愤之中,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热用理由
在文学的画廊里,辛弃疾豪放的词风,引领着一个时代;在历史的天空里,辛弃疾爱国的情怀,更是树起了一面丰碑。以之为题材的佳作,更是位居每年考场佳作的前列。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辛弃疾的丰功伟绩,想在考场上成竹在胸,或许是不行的。
知识角
旧时,有些人除了名和字之外,还习惯用别号。因而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朋友之間口头称呼只用号,书面称呼只用字,而不称名道姓。别号不像名和字一样受到家族行辈的限制,字数多少不拘,因而能比较自由地反映出个人的志趣和爱好。早在晋代即有少数文人雅士自取别号,唐宋时别号逐渐流行,到了明清则几乎人人都有别号。别号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以志向为号的(借立号以表明人生追求和志向)的。如:唐人司图空才华绝卓,志气高远,为衰败没落的唐王朝竭志尽忠,然而回天乏术,最后佯称足疾,退出官场。晚年看破红尘,隐居山林,以“耐辱居士”为号。明人海瑞,自号“刚峰”,表明自己终身要刚直不阿,为明代著名的清官。近代进步人士的号多带有强烈的爱国色彩,申明其救国拯民的壮志。如谭嗣同号“壮飞”,陈天华号“思黄”,秋瑾号“鉴湖女侠”,邹容号“革命军中马前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