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之歌
2017-03-02
【主题阐释】
回望悠长的历史,在高远的天空中,似乎还回响着金戈铁马的厮杀声;在广袤的旷野里,仿佛还回荡着烽火烈焰的噼啪声。翻开历史的画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走到我们眼前——那是曹子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姿;那是陆放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感慨;那是岳鹏举“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那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那是高悬在边塞空中一湾皎洁醉人的满月,那是沸腾在胸膛里的一腔忠贞报国的热血,那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永恒高亢的爱国之歌。
【写作目标】
走下云端——化概念为具象
“爱国”是一种崇高伟大的思想感情,它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连接炎黄子孙心灵的纽带。写作中,要将原来抽象宽泛的概念,演绎为“某一个为国家利益而甘奉一切的人物,某一关键时期感天动地的画面,某一种震撼天地的献身精神”。在人、事、物等的具体描绘中,呈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感。
激活细节——化大义为小节
“爱国”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举止等丰富的细节上,它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情节的。写作时,要选择典型、鲜活的内容,如:今日之勤奋是为中华之崛起;珍爱国旗,礼待国徽;热爱母语,崇尚文明,知礼诚信,传承文化;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等。在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中,展现普通人的爱国情怀。
融入多元——化空洞为生动
主旋律的作文忌脸谱化、公式化。“爱国”作文的写作,不仅要在取材上豐富多彩,崇尚多元,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的综合表达。取材时,可徜徉在历史的长河,讴歌古代先贤的爱国情怀,也可聆听时代的心声,颂扬当代志士的革命豪情;写法上,可以春秋叙事的笔法勾勒伟人的生平,也可用细腻生动的文字表现游子的真情。
(冯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