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亮点 智慧引导
2017-03-02万海芬
万海芬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学科,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积极思考,放飞想象,捕捉“智慧亮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智慧亮点 思考 异想
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学科,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然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学习相对而言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其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智慧亮点”才会闪现,课堂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鼓励学生思考,捕捉“智慧亮点”
学生的“智慧亮点”在课堂中也会与教师不期而遇,这样没有经过教师预设的智慧亮点更是闪烁着学生学习的智慧火花。那么教师该如何收获这样的智慧亮点?笔者认为,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大胆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鼓励学生提问,大胆质疑,是学生将丰富的思维想象发挥的最佳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中挖掘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一点,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深有体会。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首先创设了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王国谁的内角和是最大的这一故事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究到底谁说的对?这时,教师并未向学生介绍探究三角内角和的方法,先让同桌的同学相互讨论并说一说,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用量一量的方法,有的学生还能利用平角的知识,想到用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既紧张又轻松地找到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挖掘自己智慧的亮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创设“猜测哪个三角形内角和最大的”的情况,来捕捉学生的“智慧亮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还知道了为什么是180°的道理。
又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甲数比乙数多2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0。(对吗?)”学生顺利解决后,教师再出示例题:“甲数比乙数多2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0%。(對吗?)”由于涉及(分数)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新旧知识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心存疑惑,有了合作学习的需求。这时,教师再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这一系列安排,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发挥了群体的积极性功能,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己感觉到成功,挖掘出自己的“智慧亮点”。
课堂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所以,学会自主参与的方法是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意识的关键所在。学生虽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加强引导,往往会把“埋藏”的亮点给找出来。
二、激励学生异想,迸发“智慧亮点”
学生会“异想”,说明他会思考,这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对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特别是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求异,激发创造潜能。
例如:笔者曾看到这样一篇案例,在一堂练习课上,教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把长方形分割成一样的三角形,用虚线表示:
从二维的角度看当然是对的,教师当即鼓励和表扬了学生的这种想法。
在上述案例中,最后一位学生别出心裁地表达了自己的分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突破常规、拓展思路,也只有这样富有创新的思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都有创新的可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多种途径,采用不同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挖掘智慧的亮点,并使这种意识转变为我们自觉地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应从备课出发,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出发,引导学生去参与、鼓励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挖掘学生“智慧亮点”。让每节课、每位学生都闪亮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崔玉;挖掘亮点 智慧引导[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2]田敏;挖掘引导智慧,分享技术课堂的盛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