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合唱教学

2017-03-02刘盈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爱好合唱兴趣

刘盈希

【摘要】本文对当前农村合唱教学存在的困扰和难题有着直观的感受,也总结了一些经验。通过合唱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審美情趣,熏陶性格情操,丰富形象思维,又能强化其集体主义观念,提高相互配合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关键词】音乐 兴趣 爱好 合唱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经,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合唱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熏陶性格情操,丰富形象思维,又能强化其集体主义观念,提高相互配合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既对一些普遍存在于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困扰和难题有着直观的感受,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一 重视学生发声训练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变声期,不科学的发音方法对其身体发育是极为不利的。然而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对青少年发声特点的了解和研究,不懂得怎样教会学生合理、科学地使用嗓音,单纯注重整齐统一,乃至越练越糟,对青少年的咽喉和声带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诚然,合唱要求演唱者的音乐统一,声部和谐,消除个性,寻求共性,要真正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要高度重视基础训练,从科学的发声练习做起。在合唱训练之前做好放松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如打呵欠、模拟喝水、哼鸣等,可以尽量帮助学生将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同时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使气息畅通,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声训练的练习曲进行练习。在训练初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声,要反复强调轻、柔的发声方法,避免在音量上过早要求,更不可任由学生大喊大叫声嘶力竭。教师在这一点上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如:要求学生用轻声唱时,可用它的反面“重”来进行对比,多做示范,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坚持这种训练,可使学生的音色逐渐接近。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做简单的三度音程的发声练习,使学生感受两个声部同时演唱的和声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很好地演唱自己的声部而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干扰,为合唱做好前期准备。

二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既具备专业上的权威和严肃,又兼有学生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还要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好的音乐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上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同时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又体现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做到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压抑,张弛有度,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要对所要演唱的曲目和教学的对象有着足够深入的挖掘,既对教学内容进行到位的理论分析、感情处理,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诉求,两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配合,自觉开展合唱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重视音乐审美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合唱真正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认真唱好每一个音符,在此基础上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努力在演唱中去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好的作品更具感染力,更容易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以音乐的“第一性”为宗旨,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升华对音乐表现的理解。要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引导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提高他们的合唱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正式学唱作品时,一般的学唱是各声部只学唱自己的一部,但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方法,就会造成总有一个声部的空闲。因此,全班同学同时学唱各声部是音乐合唱课上使用的较为合适的方法。在全班同学一起学唱时,先学唱难度较大、旋律性较差的二声部,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第二声部先入为主,印象较深,而第一声部旋律流畅,即便是放在后面学唱也不会因二声部在头脑中的印象而给学唱带来困难。等学生把两个声部都唱熟练后,教师可让学生唱一个声部,自己用琴弹奏另一个声部,让学生体会两个声部同时进行的和声效果,然后再让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演唱,等两个声部的演唱达到协和统一熟练后,教师再对作品进行速度、力度、演唱情绪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的演唱能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让合唱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 。

四 合唱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音准。要使合唱的每个声部的演唱达到协和统一,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各声部的音准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多跟唱,以达到每个声部的旋律准确。另外,和弦要唱准,可让学生单独练唱和弦,以达到和弦的和谐。再就是歌曲中的变化音、装饰音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要多强调、多练习,力求准确。

二是气息。正确的气息支持,是形成稳定歌唱状态的关键。青少年学生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歌唱时容易感到气力不足,有时会用胸部呼吸去支持歌唱,从而出现气僵、喉紧的弊病。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呼吸方法,一些呼吸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在正确的歌唱姿势状态下,口鼻同时缓慢地吸气,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并发出“S”声,以检查气息是否均匀,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到由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反复练习。这种发声训练能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性和流动性。

小结:作为一名中学音乐老师,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尝试,改变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爱好合唱兴趣
用心耕耘?春色满园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