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
2017-03-02
五大发展新理念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大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陈旧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中走出来,真正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赢得主动、获得更好发展。省委、省政府结合湖南实际,围绕“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着力在实现“五新”上下工夫。
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强大引擎。湖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促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高端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建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国家级创新中心。二是全面构建产业新体系。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推进服务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筑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制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农村“星创天地”。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四是激发大众创业新活力。设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创业园区126个,基本覆盖所有县市区。设立总额1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11个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湖南涌现出超级杂交稻、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高铁电传动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湖南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南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一是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构建“一核三極四带多点”区域新格局。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依托城陵矶港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打造岳阳新增长极;依托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对接珠三角开放发展,打造郴州新增长极;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把怀化打造成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大力建设京广高铁经济带、环洞庭经济带、湘中走廊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宜居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引导农民进城居住,同等共享优质公共服务。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推进以城带乡,通过工商资本下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以及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户籍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类资源向农村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三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施保障基本文化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构筑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等6大举措,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湖南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2015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714.12亿元,占GDP比重5.9‰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湖南以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为目标,大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绿色湖南建设加快,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清水塘等五大区域整治效果明显。节能减排阶段目标全面实现,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6.9%,县以上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2.2%、99.2%。近两年关闭小煤矿588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70%以上。二是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地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补偿、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查和环境监督执法等制度,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和耕地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重点推广新能源发电、城市矿产再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定公益林分类分区域生态补偿办法。三是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基本完成湘江新区综合生态补偿、株洲综合执法体制、湘潭绿色GDP评价等改革试点,实施昭山等生态绿心地区示范片发展工程。积极推进石门县、江华县全国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着力抓好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区域、衡阳、宁乡等4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是湖南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南坚持以融入长江经济带为路径,培育开发开放发展新动力,推进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不断强化基础保障。实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和湘江二级航道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石长复线、蒙华、怀邵衡、黔张常等铁路线建设,新开工建设长益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启动环洞庭湖公路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公路。加快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工程和张家界、常德、怀化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邵阳武冈机场。推进新建岳阳、湘西、郴州、娄底机场和迁建永州机场前期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出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开放平台、生态环保等4个重点方向,确定并全力推动112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湘江新区建设加快,2015年共铺排重大项目147个,工程建设总投资1315亿元,同比增长22.2%。三是加快推动区域合作。2015年4月,湖南与江西省签署协议,探索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和江西赣西地区共建开放合作试验区,打造跨省区域合作示范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构建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随后,与湖北省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同年6月,湘沪两省市签署框架协议,全面加强双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航空海运、海关出口等方面的合作。四是高效服务企业主体。出台18项支持湖南外贸稳增长、10项加强进口措施。强化贸易服务便利化,构建湖南加工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加工贸易业务网上审批、在线服务。力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综合运用关税、保税、监管等手段,支持开展“E邮宝”、个人物品快件业务等。积极优化政策环境,促成国家将湖南重点产业硬质合金出口退税率从9%提升至13%,50余家企业直接受益。
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让三湘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武陵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面教育三件大事,着力完成每年脱贫100万人的目标任务,打赢扶贫攻坚战。二是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在全省中小学取消重点校、重点班,着力破解大班额和择校等难题。推进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推行名校“一带多”的方式,有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的发展公平,将全省所有县(市、区)纳入“全面改薄”范围,分类分层给予支持。推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全省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政策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标准融合;提高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补助水平,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实行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积极探索省级医疗统筹,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服务。在全省建立养老、失业、医疗多领域的“一卡通”便民平台。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和依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湖南的未来发展铺就了光明之路。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湖南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赢得主动、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