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中的语言运用分析
2017-03-02苏秋宇
苏秋宇
摘要: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职责十分重要,其在讲解中所运用的语言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发挥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效果和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在当今时代,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应从不同角度出发,下面笔者就将对这些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语言运用
一、因材施教
当讲解员面对所有参观人员时,要快速地分析出这些人群在总体上是老年人居多还是儿童居多,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实际上就是要分析出听众大体上的年龄特点、身份地位特征等信息,然后在讲解期间让自己的讲解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面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解同一内容。我国传统的博物馆一般只选择展览和讲解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服务,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缺乏了对参观对象的针对性。博物馆讲解过程实际上也是带有教育性质的文化活动,需要讲解员像教师一样对学生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特点的受众的文化需求。如果参观人员儿童偏多,或者都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参观,那么讲解员就要采取活泼的讲解风格,语言要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可以采用游戏和有奖竞答等有趣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只有让孩子处于比较活跃的氛围中,才能够启发他们对古代文物的思考,这样我们对于儿童的教育目的才算真正达到。如果参观人员大多是成年人的话,讲解员就要提高讲解词的专业性和逻辑性。和面对儿童的情形不一样的是,此时讲解员不能那么浅显,而是应该继续深入讲解展品背后的历史发展以及对今后的影响等等。如果讲解员面对的受众是老年人占大多数的话,讲解员应该了解到老年人有注意力集中、思维方式比较传统保守和视听能力退化的特点,那么讲解员就应该在讲解时用平缓的语调和洪亮的声音来讲解,并且侧重于讲传统文化中老年人比较感兴趣的文化因素。
二、注重有声与无声相结合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不能完全照本宣读,而是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从视觉、听觉的维度进行渲染。首先应当从语言风格入手。要学会使用创造性的讲解语言,而不是一本一眼的历史宣讲。为了能让受众对博物馆陈列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形成初步的观赏印象,对将要进行的参观活动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一个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言的再创造,把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情作为讲解切口的话题,进行合理地展开,从而在语言表达上打破常规,吸引观众。最后,要摒弃讲解词的书面表达形式,提倡运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使表达方法更灵活,讲解语言不断变化,话题不断拓展,从而拉近与参观人员之间的距离。
三、准备好高水平的讲解词
每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员都会很注意讲解词的撰写,而且还会准备好几份针对不同对象的讲解词,目的是做到有备无患。每一篇讲解词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自己讲解过程中的思维线索。演讲词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讲解过程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观众们对于博物馆人文历史知识的接受程度。所以讲解员要十分注重讲解词中的语言运用。博物馆讲解员在撰写讲解词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应当明了博物馆中文物的展览顺序和结构布局,以此确定讲解词中介绍文物的顺序。为了提高讲解词的文化水平,讲解员应该查阅大量的关于该博物馆以及里面的展览品的资料,从而了解这栋博物馆和展览品的历史变迁、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和分类,从而深化自己关于博物馆文物的认识。讲解词应该写得简练和真实,决不能引用没有经过科学证实的民间传说或者学派观点来误导听众,辞藻也不能过与于华丽浮夸。另外讲解员在编写讲解词的过程中也不能闭目塞听,每一个讲解员对于文物的认识都是不尽相同的,讲解员之间应该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学习他人讲解词的优点,改正自身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解词。最后,讲解员要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撰写讲解词之中,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讲解过程中,这样容易拉近讲解员自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四、语言讲解要具有艺术性
語言讲解的艺术性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然性,即讲解的语言能如实详尽地介绍博物馆的展品。第二个层次是意识性,指针对不同的展览和不同的人群,能以不同的讲解方式和语言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行为更加得体,肢体无声的语言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扣人心弦的目的,使不同的人群各得其所。最高一个层次是艺术性的讲解,要求博物馆讲解员不仅有高超的讲解艺术,而且必备较高的文化、技术和知识涵养,对所展览的各种内容要理解渗透,能纵观全局,把握重点,把深奥的文化知识用参观人员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易懂而又精致的讲解。讲解是讲与解的共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讲是基础,是必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而解是上升,是提高,同样是不容缺失的过程。要达到讲解的融会贯通,使讲解成为一门艺术,就要求讲解员在对讲解词的分析和理解的同时,还要有个人对讲解词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感受,是美的规则。正如蒋勋先生说的“美比历史更真实,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因此,讲解过程中的艺术性,讲解中文字美学的应用,是能够给参观人员带来深刻影响的。
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讲解员的专业水平需要与时俱进,从而达到专家级别。一个合格的讲解员不仅要学会因材施教、运用无声语言和撰写讲解词,还要具备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富五车的才气。解说是博物馆讲解员在日常工作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讲解的先决条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讲解员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所以,讲解员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还要经常和同行切磋讲解技术。另外还要对于博物馆展览的文物的种种情况了然于心,做到面对这个文物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它的大小、历史渊源、历史变迁、质量、物质构成和文化价值等等信息。只有不断地努力,讲解员才能不断地拉近自己和专家型讲解员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六、特殊情况下的语言应用
我们都知道,讲解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属于信息的人际传播。就不可避免的有着讲解员和参观人员之间互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参观人员自身对参观过程中的各种反馈是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会出现有些参观人员不愿意倾听讲解、忙于个人事务、大声喧闹、对讲解内容不感兴趣等等。此时,便需要讲解员有着较好的心理素质,统筹全场,灵活应对,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当参观人员缺乏参观的兴致时,讲解员应把讲解词讲出新意和通过语调的变化,以此激发参观人员的兴趣,可通过提问一些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意味深长的效果。再者,讲解员可在讲解词中设计一些悬念,给参观人员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当参观人员提出一些怪异的问题时,讲解员应保持谦虚的态度。当有意见分歧现象发生时,讲解员的语气应戒骄戒躁,耐心、友好的与参观人员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达成共识。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博物馆中的一名讲解员,要时刻提高自己的讲解技术和对博物馆文物的理解水平,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运用,做到落落大方、机智敏捷,用真诚的讲解态度带领参观人员更好的体会博物馆所带来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智.论博物馆宣传教育之受众细分[J].中国博物馆.2015(03).
[2]王法东.浅谈国际视角下博物馆多语言现象的理论和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0).
[3]罗子荃.博物馆室内场所语言的表达与认同——以纽约MOMA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语言分析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