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话语研究

2017-03-02都鸣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都鸣晖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够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开始进行分析,了解其真正含义与当前存在的认识盲区,探索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应用道路上遇到的阻碍,研究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话语的设计,从而充分发挥与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优势,提高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并为社会与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高校外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话语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101270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人才成为社会竞争过程中的主要实力表现。高校中的外语课程是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外语培养并不理想,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当前的教学状态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更加重视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体功能性,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目标,推动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针对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细致研究,充分挖掘与发挥翻转课堂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优化其功能,从而推动高校外语课程的良好发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1翻转课堂的含义

(1)基本含义与特点

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师生角色的转变,指的是将课内外时间进行重新调整与分配,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决定权,老师进行辅助教学等。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将会被学生在课前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而空出来的课堂时间将会被教师所利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互动,观察与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情况,并为他们设计一套比较详细的个人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面的进步与发展。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创设新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式简单快捷等。

(2)本质含义

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翻转”两个字,一是将课内与课外进行翻转,二是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翻转。在翻转课堂的运用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发挥教学引导与督促的作用,不再是教学行动的直接实施者,学生也不再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讲解也转变为知识的引导,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氛围、教学过程等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完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当前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认识盲区

当前有很多教育者與学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存在以视频文件取代讲课的认识盲区。有很多人在提到翻转课堂时,第一反应就是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文件进行视频教学,更看重的是翻转课堂视频文件的“教”,而未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性活动特征[1]。

第二,存在取代或替换教师的认识盲区。有部分人对翻转课堂的了解,往往主观认为其是利用视频等媒介替换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用再占据教学位置,也不用再给学生进行授课,完全可以用视频等方式完成教学过程。这部分人认为教师教学已经不再具有意义,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使其成为从旁辅助的督导者与促进者,因此,存在着取代或替换教师的认识盲区。这种认识的错误,完全忽略了教师的功能,翻转课堂虽然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教师的从旁指导,也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中,教师所做的视频课件,只是对学生具有提前预习的功能,课内时间的互动指导,对学生主体功能的激发更具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的功能都不能够被任何视频教学文件等取代或是替换,其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存在全程网络教育的认识盲区。有部分人将翻转课堂当作是单一属性的网络在线培训课程,这主要因为网络培训课程的实现都是由在线课程来完成的。网络培训的主要特征就是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无法及时地掌控学生的最新学习动态,只能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观察。而翻转课堂实际却是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要将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就必须以翻转课堂的互动来实现。

第四,存在将学生隔离的认识盲区。还有部分人对翻转课堂存在怀疑,认为其具有隔离学生的作用,这主要是人们认为学生独自学习会缺乏与其他学生和教师沟通与互动的机会,这种错误的认识盲区,只注重了学生通过教学视频的学习过程,并未注重到学生在学习后课堂上的互动。翻转课堂视频课件录制的时长都比较短小,大多控制在7—10分钟,学生能够通过暂停与快进随时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直到完全掌握应学习的知识,而在面对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还可以将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再到课堂上向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咨询,并将自身所理解与掌握的经验和他人分享,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没有隔离开学生,反而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互动交流空间[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不是简单的网络在线培训方式,也不能取代或替换教师的地位,更不能够将学生进行隔离,反而成为了一种新型、具有特殊功能与作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更正认识误区,对翻转课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1能够使交互性得到强化,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传统高校外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对象,掌控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节奏,各类知识包括语法、词汇、结构等都是由教师单独讲授完成。这种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还使得教学气氛过于沉闷、枯燥,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批评与质疑,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对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排斥的情况[3]。在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使外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同时,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从主体掌控者转变为从旁协助者、指导者、促进者,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疑难解惑、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平台,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使交互性得到强化,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还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气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充足、灵活的教学时间。在外语课堂中,学生能够针对外语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交流,通过对教学素材与教学视频的合理运用,能够以直观、生动的声音与视频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4]。

2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强化,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力的加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高科技学习工具的科学、合理运用,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情景素材教学、视频教学等,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独立自主地实施与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自由支配与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学习知识量、学习进度等,在遇到疑难问题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还可以寻求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帮助,实现高效率的外语学习。

3能够改变评价方式,促进终结式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完美过渡

评价是对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反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对学生的评价也将必然促进终结式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进行完美的过渡。传统教学评价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致观察,在保障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的同时,又保障了对学生评价指导的有效性发挥,更加促进学生对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遇到的阻碍1传统教育观念作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

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都比较传统,仍以教学主体地位自处并始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一味地让学生在被动的位置上接受相关的外语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使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主体地位转变为从旁协助的指導者、促进者,这种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相左。同时,由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存储量有所不同,会惧怕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无法解决的状况,致使自身的面子挂不住,影响自身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破坏自身良好形象的情况发生,因此导致很多教育工作者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5]。此外,我国推广与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较短,尚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丰富的实施经验,使得推广与宣传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导致教育工作者对其难以接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接受,不仅阻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也阻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中教学价值的发挥。

2科学适用性的局限,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存在一定阻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实施,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等媒介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外语属于外来的一门文科类学科,同时高校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处于较为严重的两级分化状态。因此,学生在通过翻转课堂实施自主学习的行为较为困难。当前,理科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现象较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其知识更具条理性与明确性。例如,数学知识的重点大多在于对公式的理解;化学知识的重点大多在于对概念的理解;物理知识的重点在于对实验的了解等。而对外语文科类学科知识的掌握,必须解决很多的问题,例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词组的变化、语法的不同等,都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实施会受到来自于科学适用性的局限,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中的主要阻碍。

3信息技术支持的匮乏,是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最大阻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实施,还需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无法为学生配备学习的电脑设备,同时,部分高校还有不允许携带电脑的规定。因此,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增加了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难度。此外,教学视频的剪辑与制作、师生之家教学交流平台的建立等都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而这种技术支持的匮乏,也是影响与阻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中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6]。因此,各大高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积累经验与提供教学依据。

四、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话语的设计

1内容主题设计

以督促学生外语话语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外语水平与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出于对学生能够相互熟悉的目的考虑,以school life为主题,让学生用英语畅谈学校生活,从而先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2学习目标设计

目标记忆:主要要求学生牢记外语课程知识中的词汇,在课前完成对要求课程词汇、句型、语法的记忆。

目标应用:主要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表达,详细地反映出自身的感受。

目标分析:主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将自身的感悟出的抽象情感进行支撑或表达。

目标反思:主要要求学生对自身感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到积极乐观地面对。

目标创新:主要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潜在问题,并摸索或寻求帮助找出对自身问题进行解决的途径。

3学习任务设计

首先,收集与整理相关外语基础课程的话语,例如,关于友谊的谚语、著名名言名句、诗词等。

其次,进行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观看视频,学习相关的词汇,并做到归纳与总结。

最后,用口语描述自己所学的外语知识,并录音发送到教师邮箱,由教师分析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语病、是否有语法错误之处、词汇运用是否到位等问题,再在之后的课堂上对该学生进行问题指正。

4评价设计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成绩结果决定评价的方式,以学生的过程表现,判断学生的学习收获,注重对学生表现、能力发挥、个性成长等方面的评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其在高校外语基础课程应用中的优势与阻碍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肯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更加直观地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动高校外语课程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付升超.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11).

[4]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

[5]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6]何朝陽,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