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师资建设的强劲软实力

2017-03-02郭涵

中国教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文化

郭涵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教师队伍有品位,有内涵,有风骨,学校才会有元气,有生机,有活力。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在认清来自社会的根本性挑战、明确教育方向与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文化建设中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机制保障。学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大课题引领下的小课题研究、基于高端备课的教学实践研究、课程与教学微创新等举措,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教师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打造专家型教师团队。

推进学校发展的硬实力,无疑是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则需要借助软实力。软实力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殊功能是什么?是滋养人的精神世界,进而生发出生命个体和组织的持久性内推力。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建设应当成为学校的基础性“精神建设”,成为校长关于学校师资建设的常态思考与行动。

学校文化要形成内推力,首先必须获得教师团队的集体性认同。只有教师团队集体性认同的文化,才能产生温暖人心、焕发生机、激发生命热情的力量。任何一种文化,其终极成果显现都是精神和人格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人格,反之亦然。一个团队一旦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集体性人格,这种文化的价值显现也就弥足珍贵,它将化为学校教师团队投身教育无可替代的内推力。

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自信。一所学校,如果其文化有历史底蕴,有时代品位,那么,教师团队文化自信的建立自然水到渠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学校文化没有认同、甚至心怀轻慢的教师团队能建立起文化自信,能产生为学校、为教育而勤奋工作的凝聚力和内推力。人们通常所言某一组织如同一盘散沙,首先是因为这个组织的文化基石遭遇了严重“沙化”。

一零一中学,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历经70年的发展与积淀,经过几代人的实践与培育,形成了一种丰富的、独具特质的学校文化。一零一文化带给一零一教师团队的,不仅仅是自豪和榮耀,更是使命与责任。可以说,使命与责任,就是一零一70年文化大厦的支柱。

“为国事担当”“为国家教育担当”的双重担当文化

“为国事担当”“为国家教育担当”是一零一中学的双重担当文化。无论是在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从三年内战、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的踊跃参军,甚至为国捐躯,到20世纪60年代,被《人民日报》称为基础教育的“好样板”,再到2008年承办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青年营,70多年来,一零一为国家和国家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与其光荣革命历史相匹配的贡献。这种担当文化,浸润在一零一教师团队肌体内的,是自豪与荣耀;但外显的,却是这个团队70年不变的赤诚和奉献、脚踏实地和砥砺前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进则退小进也退”的进取文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学校的校训,是激励;“不进则退小进也退”是学校办学的常态性警示,是危机意识。一零一的担当文化,催生的正是这种锐意进取精神和危机意识,两者紧密相连。一零一接纳平凡,但拒绝平庸。长期以来,一零一在德育、教学、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信息化与国际化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均衡优质发展领域,持续性地走向新的高地。在北京市区,我们建设了双榆树、温泉和怀柔三个校区,它们的发展蒸蒸日上。在地方省市的教育欠发达地区,我们的很多共建学校持续取得实质性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赞誉。

单就高考而言,毋庸讳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它是社会的刚性需求。因此,它也是普通高中办学的刚性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好像一谈高考就是“片面追求”,就是顾此忘彼。我们必须承认,卓有成效的、常态化的素质教育基础上的高考应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是普通高中无法逃离的社会责任。多少年来,一零一的高考成绩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是,一零一宽松的办学氛围也一直广受赞誉。试想,如果没有学校的文化氛围,没有这种文化氛围浸润下一零一教师团队的教育情怀,没有教师的赤诚之心和忘我劳动,无论是高考还是其他领域,学校都不可能取得如此全面发展的成绩。这些,无不生动地印证了一零一担当文化、进取文化所生发的强劲内推力。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团队的内推力,如同生命个体的内驱力,贵在生成,以及生成之后的呵护和激励。只有这样,它才具有持久性,这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教师幸福、为了学生成长”的师生共赢文化

“为了教师幸福、为了学生成长”,是一零一中历久弥新的师生共赢文化。毫无疑问,作为学校,其终极目标是培育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但是,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当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团队建立并拥有幸福感。今日社会,人们无法接受一个教师团队以苦行僧状态忘我工作的现实。单说体质健康,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零一就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体育教育理想。70年来,一零一的体育教育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一零一学子的由衷赞誉。今天,“走进一零一幸福你一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办学追求,更是一零一教师团队和历届学生集体心态的真实写照。而一零一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学校浓郁的人文氛围、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都在缓慢而又稳健地刷新一零一教师团队的幸福指数,进而不断提升一零一教师团队教书育人的境界。

一零一的教师团队,为能在一零一工作而幸福;一零一的学生,为能在一零一学习而自豪。而一零一的老教师、老校友,他们对一零一由衷的爱,他们埋在心底的一零一“情结”历久弥新,并在2016年70年校庆之际尽情展露。校庆之后,学校编印了《党旗下:从历史走向未来——北京一零一中70周年校庆集锦》,上下两册,录其盛况,以昭后人。如今,一零一70年校庆早已落幕,但是盛况的成因很值得我们思考。概言之,即:一零一的历史和现实的路径在70周年校庆之际实现了完美对接,一零一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在70年校庆之际实现了完美交融。

不尚空谈、扎实做事的内敛文化

不尚空谈、扎实做事的内敛文化,是一零一70年发展史上的“世家”式传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教育,都需要内敛,需要宁静,需要平和。教育不能张扬,教育不能妄说,教育不能炫耀,教育不能喧嚣,教育不能“伪美伪善”。做基础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促进学生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办学,一定要尊重科学与规律,努力适应并推动人的身心发展,追求理念和行动的统一。基础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要用办学实践来体现,用办学成果来证明。我们虽然工作在基层,但我们的境界不能低。一零一的教师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大业的高度理解、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眼前的学习,要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样才会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深刻地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的理性文化

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是一零一守正出新的理性文化。当下,我们似乎尤其要倡导这种理性文化。理性,不是畏首畏尾,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夜郎自大,不是拒绝改革与创新;理性,也不是鼠目寸光,不是回避对未来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思考与行动。就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而言,理性,是求实求是的精神回归,是改革创新浪潮中的冷静思考,是对教育规律的追问与敬畏、守望与践行,是弘扬与传承、是改革前行路途中的守正出新。

在今日新媒体繁荣、自媒体泛滥,人们热衷于自我打造所谓“社会影响力”的背景下,理性,更是对淡泊和静心办教育的本真性追寻。在继承中勇于创新、在改革中谋求发展,正是一零一和一零一教师团队理性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自我教育文化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领学生自主成长,是一零一70年来不断培育的自我教育文化。自我教育,本不是新鲜话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教育实践者都推崇这种教育主张。生命个体一旦具备了专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胸襟,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将充分彰显。但是,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卓有成效地践行这种教育主张,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沃土上健康成长,又谈何容易。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零一就提出并不断实践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五大关系”,其中格外醒目的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2013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重点课题《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如今,课题已经结题,但是,关于进一步深化自我教育的“后课题”研究与实践,仍在有计划地进行。

让教师团队学会跨界关注的生态文化

让教师团队学会跨界关注,既关注教育文化,又关注社会文化,始终立足文化高地,走进文化前沿,是一零一中朝气长存的生态文化。未来社会、未来教育,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种“走来”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可逆,即不以任何个人意志或社会意志为转移。所以,做教师也好,办教育也罢,都应当具备一种胸怀,一种“时代格局”。這种胸怀和“时代格局”的生成路径,就是文化引领下的跨界关注。在一零一,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要对我们国家和全球的社会性发展现状有基本了解,要对未来世界社会性发展趋势有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更要对中外教育动态有基本了解和基本判断。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高端文化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定期为全校师生举办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高端讲座,讲国情讲“世情”;组织师生经常性地进行国内外考察。

专业关注,是教师团队的核心关注。教师及时了解国内与国际的教育热点、教育改革与创新,可以让教师的专业之树常青。单就核心素养而言,我们不仅让教师了解国内的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进展,还要求教师对世界发达国家核心素养框架进行梳理,以便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对比。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最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著作,学校全体教师人手一册,人人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体会,在学校教育教学年会上交流。在一零一,教师写心得体会,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写得真,写得深,写得生动,写得有思想、有情感。这一点特别重要。一零一的常态文化现象是:教师通过读书学习,再回归教育教学实践,其教育情怀、专业素养,以及课程领导力必然会充分发展。

责任编辑:江丽莉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