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的一段曲折

2017-03-02李守仲

党史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商业部内参内销

李守仲

1978年底,中国外贸部门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签订协议,引进可口可乐。这实际上是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早在1927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就在上海设厂,进行生产销售,1948年撤出中国。

可口可乐这次重返中国市场引发了一场风波,北京各大报纸反应十分强烈,与《北京日报》内参更有直接关系。

1981年12月30日,北京日報社编印的第2773期内参《“可口”未必“可乐”——北京销售美国可口可乐的情况分析》。文章具体介绍了可口可乐在北京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分析和引起的强烈反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转折关头,北京市场上销售洋品牌饮料,是一件比较敏感的事,各方反应强烈,说法不一。

1982年1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批示:“请君毅、若愚同志阅,还是发展自己的饮料为好。”姚依林在这份内参上圈阅后,写明:“同意万里同志意见。”

13日,多年主管经济、进出口贸易和市场供应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做出重要批示:“耀邦、小平、紫阳、先念同志:我认为,可口可乐不能搞内销,只能向在华的外国人出售,其它内销的立刻停止。”胡耀邦、邓小平圈阅。

24日,也就是除夕,时任国务院总理批示:“请商业部按陈云同志指示办理。”

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

过去,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北京日报》内参,绝大多数都是在内参发出后的一两天或两三天,而这次有点反常。陈云的批示是在内参发出十几天以后,又过了11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才批示“请商业部按陈云同志指示办理”,然后可口可乐停止内销。

从以上的时间分析比较,可推断出两种可能:一种是春节前中央领导太忙;再一种是,对于在中美建交之际,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社会有不同反应,如何处理这一较为棘手的敏感问题,颇费思量。

无论是内参从问题角度对销售进口可口可乐《“可口”未必“可乐”》的反映,还是领导同志的批示,都不难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逐步变化和提高的。这从引进可口可乐这件事情的开头和结尾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1978年,外贸部门与美国人谈判引进可口可乐时并没有什么红头文件,仅有“李先念副总理写的一张不大的纸条,意思大致说可以进行此项工作”。

除前面讲到的报纸舆论反应强烈、“内参通天”及领导批示外,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后来,还是外贸部门同志的坚持,用“人民来信”的方式反映:“北京内销的可口可乐不仅没花国家一分外汇,而且通过旅游饭店,还为国家赚回大量外汇。”

“人民来信”递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外贸部部长陈慕华手上。陈慕华利用到机场送时任国务院总理出访的机会,口头向万里汇报了北京可口可乐生产销售情况,希望中央批准内销,万里当即同意。陈慕华将万里的意见批在了“人民来信”上,退回有关部门。从此,可口可乐才算真正重返中国市场。

猜你喜欢

商业部内参内销
玩具产业需要拓展内销市场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转”出新机遇
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困难不少,电商平台已纷纷出招帮扶
泰国商业部将于2019年年底实施二手车进口限令
内参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出圈”
内销清淡 出口激增——二铵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泰国商业部:预计今年对华出口将增长10%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泰国商业部拟规范电商并开设电商培训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