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氏从榆次走出的亚圣之母
2017-03-02高雄辉
高雄辉
这是一则在华夏大地传颂了2000多年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这是一位集智慧和坚韧于一身的慈母,令国人敬仰。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孟母教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迁择邻而居,为儿子小孟轲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割线断机,使孩子明白了学习需持之以恒的道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小孟轲幡然醒悟,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儒,被后世尊为“亚圣”。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那么,故事的主人公孟母是什么地方人?撩开历史厚重的帷幕,让我们追根溯源共同探究鲜为人知的孟母身世。
《永乐大典》中榆次县图
榆次老城里的孟母庙(祠)、断机堂
在山西晋中榆次老城,曾经有过孟母庙、断机堂。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后被拆除。现今人们大都不知道榆次老城内的这些关于纪念孟母的建筑始于何时。《永乐大典》辑《太原府志》卷一九九、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榆次县城图里,清乾隆《榆次县志》县城图里都有孟母庙、孟母祠的身影,清同治《榆次县志》记载:“孟母庙在南关西南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谷邑孟建春倡捐,本邑士庶募资补葺。按孟母庙旧在文庙东南隅后移此。盖大贤之母,人宜奉祀,子配享。”清乾隆《太原府志》卷二十三记载:“学宫东,旧有孟母庙,庙前有断机堂,址存。”而且在清代以前榆次就有人们拜谒孟母祠的诗歌流传。这首五律就是不知何朝、何代、何人拜谒孟母祠后写的:
谒孟母祠
榆石并州地,因传孟母祠。
粉簷开曙色,丹壁拂霜枝。
择舍偶然事,断机人岂知。
邾驺何用辩,即此拜严慈。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来自樊与(今河北清苑县)的刘统也在拜谒孟母祠后留墨。
谒孟母祠
史传子舆起于邹,学成帝业与王猷。
浩然正气关邪说,世道人心重隐忧。
说仁说义岂空谭,为客为卿自不甘。
驰驱反覆齐梁道,经天纬地可同参。
多因堂上有慈亲 ,三迁择术复择邻。
名世适逢五百載,勤劬期作第一人。
贤哉闺范千秋恩,涂源毓秀抑何地。
太行晋水舆白云,并州蘋藻独崇祠。
金被霞袖仰高风,白发慈颜眉黛融。
母仪师表浑无与,百代一朝歌颂中。
噫嘻,我过涂水岁华更,我来拜母晓烟生。
七篇经纶逢战国,母兮,母兮,徒教令子成圣名。
这篇歌行体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孟母及孟子的崇敬之情,更向我们描述了当年人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甚至跨年来榆次拜谒山西独此一处孟母祠的盛况。
清乾隆年间榆次县城图
为什么榆次城内会有孟母庙、孟母祠、断机堂等与孟母有关的遗迹?榆次和孟母有关联吗?首先对此关注的人是清康熙年间榆次县令刘星。刘星字东轩,清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今河北清苑县)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文林郎、贡监任榆次县事,曾创建魏榆书院,立会文社,以资兴学,又建两贤祠,重教重儒,主修《榆次县续志》,在榆次治政十年,功绩卓著。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升刑部主事。刘星博通典籍,为文敏捷,善辩论,工书法,喜吟咏,平生喜欢山水,所至名胜,必题咏留墨。刘星曾两游太原晋祠,均留墨。刘星在榆次治政期间写了一篇《孟母祠辩》,专门考证孟母祠的来历,为我们解开了许多疑惑。这是目前发现的古代考证孟母身世文字最多、信息量最大的一篇文章,十分难得。他在《孟母祠辩》开文中说:“县南门外有孟母祠,巍然三楹,庄严慈像左右列,小庑及门庭规模爽垲。岁时祭祀,载于旧志久矣。”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孟母祠的准确位置及气势宏伟的规模,并且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对孟母进行祭祀。文章提出疑问:“子舆氏(孟子)邹人也,学成游齐梁。榆始晋地,三家分晋,魏斯取蒲河以东,都安邑,徙大梁。太原赵地,子舆游诸侯史不及赵,谅未居榆。何以祠母于榆也?意者母氏三迁不惮跋涉前曾移居此乎?何以不祠子舆而独祠其母也?”
从历史上看孟子是邹国人,不可否认。孟子从未到过榆次,为什么榆次会有孟母祠堂?难道孟母三迁之前移居过榆次?为什么不给孟子建祠堂而单独给他母亲建祠堂?
刘星考证:“考孟母葬邹之马鞍山,子舆葬四基山,母有庙在阳谷,传为母祈蚕之所,子舆亦有庙,在茌平,传云游齐梁时曾经其地,后人为之立祠,焉是子舆氏母?若子生于邹,葬于邹,庙于邹,何以祠母于榆也?”又考:“祀典必有功德及人者,为之立祠。母妇人也,即贤淑教子,以成大儒,止于鲁地,设教今邹县,有断机堂,是母教子之地,又有中庸精舍,曰:“子舆子思于此传道,然则孟氏母子,俱无所及于榆,又何以祠也。”
刘星又考:“前人创典一事,固有所因,必使后之人于千百世下见其事,以思其意,咨嗟叹息,遵守勿替焉。况母也训迪勤劬,不辍寒暑,择里亲贤,数数迁徙,缠绵笃挚之意,不但惓惓於子舆氏行己之善。瞥见当日异学蜂起,纵横捭阖之子,倾险游谭,敝人心,而坏风俗,故其教必规于圣贤,其迁也远荆棘而端根本,子舆氏生平学问浩然于天地之间,洞晰夫仁义之微者,母志皋苦,母功聿伟 ,宜乎蘋藻明禋千秋祠也,独是祠易榆者?”
孟母三迁图
刘星考证:“母并人也,生于并,归于邹,或往来于榆,其贞淑端静之德,教子义方之名,芬芳於榆之人心,而子舆氏当代儒宗,堂堂正正,凡榆之学士大夫仰之如景星庆云,思一见而不得。故于母氏归故里也,相舆牵帷推车,挹籣蕙之风而接金玉之容者争前恐后。逮其返也,念之毋谖,思之弗置,不得已,谋所,以祠之祝之。留为百代闺壶之范者,又殷切而无己。此实榆好贤慕德之美俗。母氏之徽猷高风被诸世者,广入于人者,深乌容辨。”
以上可以看到刘星考证,孟母是并州榆次人,后移居山东邹城,孟母老年时曾经回过榆次娘家,看望榆次父老乡亲,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她走后,榆次人非常敬仰她,思念她,选址为她修了祠堂。由此可以推测,榆次城内的孟母祠应该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或者说孟母仉氏回榆次老家走亲访友之后不久,榆次人就为这位给家乡带来无限荣耀的慈母修建了祠堂。
三徙乡里的孟母故宅
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孟母庙在县古城西南隅,相传此地为孟母故宅,弘治年间乡官孙昌建庙以祀。”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孟母故宅,在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争邹人,其母并人,其地有三徙乡。”明代学者谈迁《枣林杂俎》一书中也有“孟母故宅:榆次县古城西南隅。盖孟子邹人,其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清雍正年间正式刊行的《三迁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孟母故宅,在山西太原府榆次县,本志云:母,并人也,其地有三徙乡时在唐玄宗天宝七年(749年)。”
榆次现有6镇4乡,并无“三徙乡”。而榆次历史上确有三徙乡,据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榆次古分为11个乡,分别为梗阳乡、开元乡、来暮乡、思凤乡、鸣谦乡、龙门乡、西营乡、三教乡、圣历乡、使相乡、三徙乡。
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基层行政单位,《周礼·大司徒》有“五州为乡”的记载,为我国乡制起源。秦汉时期“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以后的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在古代社会,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笔者向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请教
榆次古11乡乡名的由来更是对榆次悠久历史的诠释,是榆次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血脉。榆次古11乡命名各有渊源,有些乡以帝王的年号命名,有些与军事、宗教、人民愿望、传说、名人故里有关。比如开元乡,开元为唐玄宗李隆基年号;有些乡与军事有关,比如西营乡;有些乡与宗教信仰有关,比如三教乡;有些乡与人民的愿望有关,比如来暮乡,《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有:“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来暮本为东汉蜀郡百姓对太守廉范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有些与传说有关,比如思凤乡,西晋时期,当时荀浪任榆次县令,多为民办实事,政绩好, 276年6月,成群的凤凰在榆次出现,社会上都认为是吉祥之兆,晋武帝下诏褒赞荀浪。
《太原府志》《枣林杂俎》《三迁志》等古书上记载的三徙乡,与孟母三迁有关。古三徙乡在今榆次城区的南部,属今北田镇、修文镇、郭家堡乡、太谷县范村镇部分辖区,应该在今榆次南要村、王村、荣村、朱村一带。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孟子成名之后就广为流传,榆次作为孟母的故里,更显荣耀,榆次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城内为她修了祠堂,并将她的出生地命名为“三徙乡”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古籍记载的孟母故宅在三徙乡的什么地方?什么村?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是孟子的七十四代裔,他查阅《三迁志》《太原府志》《榆次县志》等古代志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几次到山东邹城、榆次、太谷等地考察认为,孟母的故宅应在今太谷县范村镇的东仉村、西仉村一带。
西仉村是靠近榆次南部太谷县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目前全村只有60来户人家,人口200多。西仉村早已没有仉姓居住,现在连村里的牛、杨等姓村民都是明清从外地迁来,西仉村村里有孟母街,村北面有一道山梁名“孟母梁”,孟母仉氏出嫁前居住的“独立院”遗址,还有许多关于孟母的传说。
那么明万历《太原府志》《枣林杂俎》记载的孟母故宅在古城西南或南关西南隅又怎么理解?榆次在汉代置县,汉古城周回21里。现在的榆次老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周回5里,仅为汉代榆次古城四分之一。那么战国时期榆次古城在什么地方?《左传》记载:公元前540年,夏季四月,晋国卿大夫韩须到齐国迎接齐女少姜,齐国上大夫陈无宇送少姜,把她送到晋国与晋平公通婚。晋平公很不高兴,因为陈无宇不是卿,按规矩,诸侯成亲应由卿护送,齐国来一个上大夫,那不是侮辱晋国吗?于是命人把陈无宇在中都抓了起来。中都城又在什么地方?明万历《榆次县志·古迹》记载:中都城在县东一十五里。左传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於中都即此。由此推断春秋时期榆次(春秋时榆次称魏榆)的治所在中都城。位置就在现在榆次城区以东十五里外,也就是现在的长凝镇南合流村冷孤崖一带。如果以这个地方定位,太谷县范村镇的西仉村恰好在西南方向。由此可以推断县志上记载的榆次县古城或南关指的是春秋时榆次的治所中都城。
那么孟子的母亲仉氏是什么原因、何时从榆次迁居到山东邹城的呢?清康熙《榆次县志》记载:“孟母故宅在南关西南隅,相传孟母生此后适邹”。“适”:古代女子出嫁的意思,“适邹”就是嫁到邹城。孟母仉氏生于周安王十年(前392年),农历四月初十,是魏公子仉启的女儿。周烈王喜三年(前373年)仉氏嫁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后裔孟激为妻,次年农历四月初二生孟轲(前372-前289)。由此,我们推断孟母仉氏离开榆次的原因是嫁人,离开的时间是周烈王喜三年,也就是她20岁的时候。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星考证孟母在年老的时候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回榆次老家了,因为这里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她儿时玩伴,有她眷恋的山山水水……
那么孟母的故宅后来为何会隶属太谷县管辖呢?这源于榆次历史上一次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地广民众为由,金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割榆次东300户入寿阳县,西4500户入平晋县(原晋阳),南部3750户入太谷,西南部600户入徐沟县,西北部500户入阳曲,当时榆次还存32600户。就是在这次割地过程中,孟母的娘家随南部的3750户,被划到了太谷县。此后榆次的境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无变化。
孟子著作中的榆次方言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ù),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一词,东汉赵岐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宋孙奭《孟子音义》:“觳觫”,丁斛速二音,恐貌。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觳,音斛,觫,音速,觳觫,恐惧貌。宋张栻《孟子说》:“觳觫,牛恐貌”。
“觳觫”是榆次人常用的方言,《榆次市志·方言》(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3月第一版)将“觳觫”收入。只是榆次市志用“忽嗦”记录,音同义同。而且在榆次方言中除有基本词义:“因恐惧而发抖”外,还衍生出:哆嗦、缩手缩脚、抖动、颤抖、不稳定等词义。比如鬼地(蹄)觳觫:形容某人鬼鬼祟祟、贼头贼脑、缩手缩脚,猥琐、没有教养、吝啬等等,比如,觳地觳觫:形容某人做事不稳当。比如三叩九拜就差这一觳觫。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震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而九拜中的每一拜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讲究。其中第四拜“震动”的动做要领是:两手相击,震动其身而拜。古代礼仪的九拜确实有些繁琐,造成一种负担。后来榆次人就将办事特别费时、费劲、不容易,前面办的差不多了,到了最后关键时刻,就用“三叩九拜就差这一觳觫”表达,而此时的“觳觫”就有震动、抖动的意思。在孟子以前的典籍中尚未出现过“觳觫”,山东的方言里也没有“觳觫”。
榆次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晋语并州片,地域特征明显。在榆次方言的大家庭里,如果论资排辈的话,有以“圪”作词头的“圪”字辈,如:圪洞、圪挤、圪瞅、圪针(荆棘)、圪躺、圪蹴(蹲)等。有以“坷”作词头的“坷”字辈,如:坷郎、坷老(指纹:斗)、坷留(攀住)。有以“黑”作词头的“黑”字辈,如:黑里(里面)、黑廊(巷、胡同)、黑蟆(蛙)、黑铃铃等。而以 “觳”作词头的“觳”字辈,可谓兄弟姐妹众多,人丁兴旺,枝繁叶茂。“觳觫”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觳”字一般在榆次方言中本身不具实际意义(但有时有“少许、稍微”的意思),只做语气助词,只有后缀动词时才有实际的词意。如:觳塌:①形容生活或生产用具部分损坏有散架的可能,但还可以凑合使用,②塌陷;觳摆:摇晃;觳地觳摆:摇摇摆摆;觳摇:摇动;觳颤:颤抖;觳绕:环绕;觳挑:挑拨离间;觳宣:怂恿;觳歇:休息;觳耽:耽误;觳拉:划拉;觳喃:①带有不服气、不满意的唠叨、磨叽,②有时形容一个人嘴里叨叨咕咕的说话含糊不清或吐字不清,③咀嚼。觳撒:挥霍;觳撩:①挑逗、撩逗,②自不量力的挑釁。觳煽:①煽动、鼓动,②煽风。觳觳影影(yì):模模糊糊的记忆等等。一个“觳”字,被榆次人用的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词意之丰富,堪称一绝。
孟母生在榆次,青年时代生活在榆次,知书达理、通晓诗文,晋国及榆次的地域文化、良风美德对她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20岁远嫁山东后,丈夫孟激忙于生计,在孟子年少时,客死他乡,只有她照顾孟子生活、学习,三迁择邻而居,与孟子陪伴终生。孟子非常感激母亲、孝顺母亲。孟母去世时,孟子在齐国做官,他急切地赶回鲁国为母亲操办丧事,并以大夫的礼仪隆重安葬了母亲,祭祀用了五只鼎,置办了昂贵的棺椁和华美的寿衣。可以这样说,榆次的地域文化影响了孟母,孟母影响了孟子,孟子的著作中出现榆次方言也就不奇怪了,这只是孟母对孟子思想影响的见证而已。
亟待恢复的历史记忆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他们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者,并发展了些学派。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但都未能得到重用。停止政治生活后,他便和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整理成书,传于后世,这便是流传至今的 《孟子》七篇。
孟子站在“士”的立场,对诸侯王等统治集团内部发表了以“仁义”为主导思想的学说,希望他们能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全部学说内容包括“性善”“道尧舜”“民贵君轻”,颂扬“汤武”,强调“仁政”,反对战争,其核心思想是“民本”“仁政”。
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益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望志、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效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的岳飞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