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模式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
——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
2017-03-02
(福清市第二中学,福建福州350300)
问题驱动模式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
——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
吴英豪
(福清市第二中学,福建福州350300)
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尝试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高三枯燥的复习,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设置情景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增强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
问题驱动模式;高三政治复习;有效性
“全国高考一张试卷”的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高三复习效率?这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中引入“问题驱动”是一种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笔者与同仁一起探讨交流。
一、什么是问题驱动模式
问题驱动是指借助“问题”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与体验,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素养。问题驱动模式的理论来源是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他主张启发式教学与协作学习。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正符合了他关于“间接的、不命令的、启发性的”教学主张,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地去思维,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协作式学习。
二、问题驱动模式的作用
1.启发思考,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复习课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满堂灌,即使是梳理考点,也只是将学过的知识再“翻炒”一遍。因为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具有新鲜感,教师的重复讲授已经激发不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复习的知识点,复习效果不显著。如果通过问题驱动的模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引导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除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也要求对考点加深理解和运用。如果死记硬背,背了不会灵活运用也是在做无用功,达不到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在探究中理解知识点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夯实基础与能力提升相结合。
3.情感交流,创造轻松的复习气氛
传统的复习课模式,教师讲,学生记,各忙各的,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无法了解对方的需求,也就很难达成共识,双方容易滋生矛盾与对立。如果采用问题的驱动模式,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生也必须对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这就促成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的合作,更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通过彼此相互理解,共同创造轻松的复习气氛。
三、问题驱动模式的实践与操作——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课为例
1.准备学案,充分预习
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要求学生必须做好预复习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明确预复习的目标,学生但是往往被不重视。学生没有对即将复习的内容有所回顾,设置什么样的问题都很难起到驱动的作用。所以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梳理知识清单、思考易错易混点等。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做好预复习工作,为问题驱动模式做准备,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2.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强烈的内部动力,教师在课的开始就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设置疑念,激发其好奇之心,让他们深度思考问题。在这样不排斥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乐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当他们解决问题时更是喜悦无比,成就感倍增。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格外强烈。
3.创设问题,驱动复习
罗杰斯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与成败。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并非放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相反,教师应积极地参与教学的组织活动。在这种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承担“主导者”的角色。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关系很多,也有很多易错易混的点。怎么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复习思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能够将整课内容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为什么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要求用图示来呈现答案,并找出其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的关系。通过设置问题的驱动和归纳的图表,不仅帮助学生弄清楚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还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并梳理了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等关系,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详见图1。
图1
4.自主探究,提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关键在问题驱动下的自主探究过程。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节复习课中,笔者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的议程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背景材料设计不同范围的问题,并就自己的问题做一个分析。学生对于这个任务,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提出了许多问题。(见表1)
表1
通过上述这样灵活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命卷教师出题的意图,从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就内敛性与发散性的题型与学生做了分析探讨,共同寻找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5.课后延伸,巩固升华
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一节课的结束不代表复习的结束,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复习的效果,在课后还要做个延伸,同样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的模式。比如设计一些典型的选择题和主观题,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解答,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和升华解题的能力。也可以发动学生寻找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从某一个模块或多个模块,做命题的尝试,自问自答,或自问他答,寻找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既关注了时政,又复习强化了相关的知识点。
四、运用问题驱动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置问题,所设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如果学生不用思考就有的答案,就起不到驱动的作用;问题也不可太深奥,教师启发半天,学生还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同样也起不到驱动的作用。过于简单与深奥的问题其实就是无效的问题,因此设置的问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的复习服务。采用问题驱动的复习模式对教师的引导能力和学生自主复习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挑战,都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课前做好复习准备工作,才能达到驱动复习的效果。问题驱动模式的运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切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1]时杰会,耿亚飞.“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1(34).
[2]梁敬霞.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俪人:教师,2014(4).
(责任编辑: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