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与韩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7-03-02王世珍

河南建材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世纪

王世珍

河南省财经学校(450000)

日本与韩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

王世珍

河南省财经学校(450000)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日本与韩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对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日本;韩国;城市化;工业化

1 日本的城市化及发展模式

1.1 日本的城市化历程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的城市化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城市化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城市化是以明治维新为起点,之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的城市化水平从1889年的10%上升到1950年37%,年均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此期间,日本的工业化从初期阶段进入中期,经济结构上农业人口逐渐向工业转变,地域上从农村、小城镇逐渐向太平洋东岸迁移。期间,日本城市化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城市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日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国家。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完成工业化,日本城市化从1975年的75.9%,上升到1980年为76.2%。由于城市人口达到饱和状态,人口开始外迁,逐渐产生了大城市圈、大都市带的生成和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

1.2 日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及特点

虽然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同属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型,但是日本城市化具有政府主导和先向大城市集中而后分散的特点。

1)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

日本的城市化是典型的集中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小城镇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全国形成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人口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33%上升到90年代末的46.8%。其中,东京是最大的都市群,人口约占全国的25%。同时,这三大城市群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集中在该区域。

2)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是日本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特点。首先,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如发放技术改进补助金,给予新技术企业化贷款、提高新技术企业化保险、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等措施,促进企业和新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工业化,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其次,政府成立国土厅,依据本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对国土进行合理规划,施行综合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协调平稳推进。最后,日本政府在制订“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诸如《国土综合开发法》等全国性的法律政策确保城市化战略的高效、顺利实施。

2 韩国的城市化及发展模式

2.1 韩国的城市化历程

韩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后期发展较快,韩的城市化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起步时期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从1910年开始,韩国经历了日本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强了对韩国工业的扶持,一部分人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城市人口由此逐渐增加。

第二阶段,城市化非正常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韩国城市化的起步和非正常时期是建立在殖民政策变化和战争结束难民迁移的基础上,都与本质上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不同,都属于非正常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伴随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韩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从1960年的28.3%发展到1985年的74%。首都汉城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大城市之一。

第四阶段,高度城市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产业布局从内陆开始向沿海、由农村向城市倾斜。

2.2 韩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特点

韩国的快速城市化开始与20世纪60年代。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韩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成为高度城市化国家,被称为“汉江奇迹”。韩国城市化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了人口向城市聚集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韩国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调整。在调整的不同时期,韩国的轻、重工业优先发展程度有所不同,韩国的快速工业化和产业布局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集聚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多,从而推动了韩国的快速城市化。

2)大城市主导型的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根据经济发展和自然禀赋,韩国长期奉行“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形成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全国60%的人口集中在首尔、釜山、仁川等八个大城市。尤其是首尔人口有1 000万以上,占全国人口的1/4。另外,全国大部分国家公共机构的都集中在首都圈。

3 日本、韩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日本、韩国的城市化都是以工业化快速发展为支撑而形成的。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城镇化道路被称之为“东亚模式”。

1)日本、韩国城市人口聚集都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重视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人口流向经历了首先向大城市集聚,然后再向外扩散的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短时期内国家的城市化。韩国城市化中首位城市优先发展和集聚度特征更为明显,全国形成以首尔、釜山、仁川为代表的八大经济圈,成为引领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韩国城市化也经历了郊区扩散化过程,城市化模式有集中到分散,逐渐形成都市圈、城市群和城市带。

2)积极发展卫星城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日本、韩国城市化的共有特征是少数中心城市获得优先集中发展。但是面对首都圈的过度膨胀带来的城市问题,两国都通过发展卫星城市,培育新的城市增长极,缓解大都市过于集中带来的压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就制订了一系列国土开发法令,旨在实现国土综合开发。通过四次国土开发,韩国的国力和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使得韩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城市化是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日本政府在制订了全国性综合开发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下,各地方依据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订了各种开发和振兴规划。韩国城市化更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韩国工业化、城市化是在政府主导下,在政府行政计划综合框架之下,通过设计、开发高度聚合的工业园区、工业基地以及实施投资、税收、土地等政策来实现工业的快速聚集和城市化的迅速形成。两国都是通过政府主导统筹优化区域城乡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王建国.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4.

[2]孟春,高伟.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推进[J].区域经济评论.2013(4):94-98.

[3]潘伟光,徐晖,郑靖吉.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9):44-49.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市化世纪
世纪赞歌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