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

2017-03-02苏茗新

河南建材 2017年6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市政道路

苏茗新

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361000)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

苏茗新

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361000)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精细规范的施工以及严格监督管控。文章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从沥青路面设计的质量控制、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取得一定借鉴意义。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对策

最近几年,由于施工便利、行车舒适、噪音较低等优点,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使用,特别是高等级道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证道路质量。由于沥青路面的特点,需要在设计上考虑道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层厚;在建设的过程中考虑材料选择、混合料拌合、运输、温度等条件,才能确保其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保证道路耐久性。同时,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速度增快,日益增长的道路通行需求,迫使道路建设必须采用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标准完成。然而,往往存在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施工现场管控缺失、施工进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导致路面建设质量降低,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甚至在刚交付使用不久后就出现较大范围的破损情况,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功能,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沥青路面在整体建设的过程中,需对道路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从项目前期管理到过程施工控制,从源头材料管理到拌合质量保证,从混合料运输到现场碾压工艺把关,从监督管理到验收质量检测都需要严格要求,从每一个环节层层控制,使得沥青路面在平整度、强度、厚度等方面的质量切实得到保证。

1 沥青路面设计质量控制

1.1 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项目设计阶段道路调查不够充分,交通流调查数据不真实,交通预测不能满足实际交通需求,路面整体设计方面缺乏技术含量与技术控制。分路段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其沥青选择、路面结构类型、层厚没有针对性,不能当地气候条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路面粘结层为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但设计容易忽略其重要性,特别是桥梁段落防水层设计,选用不适宜防水材料容易造成桥面与沥青面层间结合不良,在车载受力时出现脱层、路面推移、坑槽等问题,导致路面整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害。

1.2 路面设计质量控制

首先明确该路面将要面对的交通量,此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路面设计前,做好交通量调查并结合道路等级以及规划部门的远期道路规划,进行细致研究和准确定位,按照道路高峰期交通量以及道路通行车辆类型的预测,总结各相关因素,做好路面结构层的应力计算,选取最佳路面结构类型及各层路面所需要的最合理厚度。

路面结构设计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该路面施工地的土质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沥青及路面结构类型,同时依据当地材料供给的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方案,保证道路使用年限。现在许多沥青路面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采取了许多新技术与新材料,所以路面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设计方案。如沥青玛蹄脂(SMA)路面具有很好的抗车辙能力和温度稳定性,可以提升使用年限;开级配排水式沥青(OGFC)路面具有很好的结构排水能力,适用于多雨地区。

沥青路面问题的出现多数与水有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为设计不完善导致局部积水,而沥青路面在水的作用下极易出现脱落和松散,造成局部水毁;二是沥青路面防水措施不到位,导致基层甚至是路床渗水,路面开裂、破损。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出流畅的排水系统,而且在施工阶段中,对排水环节也需要重点关注。首先,完善路面设计的排水方案,特别是凹曲线最低点以及道路平交口易积水处的排水设计;其次,考虑层间水的引流和疏导,确保各结构层之间不会积水;第三,采取封层设计做好基层的防水措施,防止水下渗。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1 基层与垫层的施工质量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要确保下承层的质量控制,保证基层与垫层的强度、平整度以及清洁程度,确保沥青路面有较好的均匀度和稳定性。基层的“零污染”控制可以很好的保障沥青面层与基层的层间结合,提升路面整体性,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

2.2 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与集料的粘结、集料的级配,是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关系到沥青路面早期的碎石脱落和车载出现。为此,在石材的选用上要结合当地料源,选择坚硬、粘附性好的碱性石材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提高混合料实际粘结效果,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集料生产中,做好材料质量控制,降低集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有条件的料场可以加装除尘器,降低粉尘含量。料场一定要固定,保证材料级配、石料性质的稳定。

混合料质量控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有三种:一是油石比不稳定,出现发白料或者导致路面泛油。这要求沥青路面在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过程中所有参数真实、准确,选择性能较好的拌和站,安排专人旁站巡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二是混合料离析,拌和出现的离析多为搅拌时间不足导致,一定要控制拌和时间以及材料添加顺序。三是温度偏差较大,低温则拌和不均,高温导致沥青老化。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2.3 沥青摊铺与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摊铺和碾压是施工过程的主要工序,主要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指标,需要在摊铺和碾压时对速度、温度、厚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做好材料运输的控制,装料顺序按“前、后、中”的次序进行,保温措施到位,防止混合料因运输颠簸和温度损耗太大而导致离析。

第二,摊铺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做到连续、均匀摊铺,尽可能减少停机次数。

第三,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要严格按照规范及试验段总结确定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混合料能够压实到位。

第四,摊铺厚度和松铺系数,需要试验段确认后选取,并及时检测保证摊铺厚度。

目前,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提升,采用沥青数据同步控制系统即“互联网+施工”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全过程控制,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对质量控制效果也很有助益。

3 沥青路面施工监管

3.1 市政建设主管部门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市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统一标准,对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质量[1]。

3.2 业主单位

在进行路面建设的过程当中,业主的责任越来越重要。从源头上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的选择上进行严格掌控,提出具体施工要求和管理目标。在项目前期督促设计单位深化和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方案合理、切实可行;在招标时期针对项目难点、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招标要求和资质设置,保证施工企业整体施工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需对施工方工作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把好方案的审批关,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使方案能够更好的落实到位。

3.3 监理机构

由于沥青路面的特殊性,在建设的过程中需采用连续不间断的热搅拌热铺设方式,要求监理机构对整体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过程拌和摊铺,再到后续的检测都要做好监控[2]。

4 结语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已经成为城市道路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升建设水平,需要从调查设计开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做好原材选择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全过程抓好监督管理的各个关节。施工单位需要提高责任心,从头抓起,从细节入手,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因小失大。最后,在沥青路面施工建设中,需有效结合各方面资源,实现各方面共同努力,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不断克服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此才能够达到质量上的提升。

[1]石思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201.

[2]王久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筑,2014(12):319.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