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问题探讨
——以兰州市区为例

2017-03-02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市区路网山地

米 均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四川 广元 628017)

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问题探讨
——以兰州市区为例

米 均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四川 广元 628017)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征、布局形式和山地城市路网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兰州市区为例,从讨论兰州市区地形形态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入手,分析研究了兰州市区道路网普遍存在的道路交通问题。最后结合兰州市区路网存在的问题和山地城市路网规划理论,提出了今后兰州市区道路网规划应主要考虑的一些规划方向。

山地城市;兰州市区;道路网;规划方向

1 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

1.1 山地城市特征与布局

(1)山地城市特征

山地城市有区别于一般平原城市的城市特征,主要体现在地理区位、社会文化、空间特征和城市扩展特征四个方面。从地理区位上来说,山地城市大多坐落于山区及丘陵地带,或平原与山区的交界上;社会文化方面,山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文化、经济的发展受到山地地域的深刻影响;空间特征方面,在垂直方向上,呈现从河谷到山坡不同层次逐渐开发的模式,造就了分台聚居和垂直分异的人居空间环境;城市扩展特征方面,由于受到地形制约,阻断了城市向四周发展蔓延,城市的扩展方向往往趋向于阻力较小的方向,如河流的上游和下游。

(2)山地城市布局形式

带状布局、组团式布局、分片式布局是山地城市布局的主要形式。受山地、河流等自然因素制约,城市沿河谷延伸呈带状;城市用地被地形分隔呈组团式;分片式布局常出现山区地形复杂的地带。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布局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组合,如兰州市区即是带状布局也是组团式布局。

1.2 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

(1)立足山区城市经济水平和建设工程造价,制定合理的道路网规划目标;

(2)体现山区城市、滨河地区的城市特色;

(3)保证城区对外交通顺畅、内部交通便捷;

(4)注重道路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道路网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融合;

(5)保证道路用地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合理比例。

下文将以兰州市区为列来探讨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

2 兰州市区道路网规划探讨

(1)收集整理相关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理论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2)对兰州市区道路网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明确市区整体路网结构;

(3)参照调查结果,总结路网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

(4)结合相关理论与路网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兰州市区道路网规划方向。

2.1 兰州市区现有道路网问题分析

(1)市区道路网结构尚未完善;

(2)道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3)市区过境交通体系尚未形成;

(4)市区东西向主干道可靠性差;

(5)市区路网结构划分不明确;

(6)组团之间衔接性和道路网通达性差。

2.2 兰州市区道路网问题的成因分析

(1)受南山和北山两山夹击,即特殊地形条件限制;地形条件限制使以中心区为代表的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极高,可用于道路建设的空间不足,导致路网密度和道路路幅都较低,部分区域用地与路网难以匹配;

(2)黄河穿城而过,更增加了道路网结构的复杂性;同时,桥梁布设位置与交通组织方式的不合理,使得南北城区的联系受到严重影响;

(3)在道路网规划过程中,交通需求预测工作不到位,导致现有部分路网不能满足现有交通对路网的需求,城市组团之间东西向的连接通道供给尤为紧缺;

(4)由于山势原因,横向支路末端的机动车道未完全覆盖,主要由大量步行交通构成,机动车可达性较低。

3 兰州市区道路网规划方向

(1)调整用地布局,培育城市多中心

多中心结构是目前较受推崇的一种城市空间布局方式。由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另建新中心或新城,构建新的城市形态,通过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区组成完整的城市系统。二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调整布局,形成多个城市中心和以其为核心的组团。此外,通过地面、地下等交通工具的合理规划布局,提升城市中心与各组团以及各个组团之间的衔接性,使城市中心与各组团以及各个组团之间道路通勤达到通畅。

(2)通过利用兰州市区的地形条件,构建自己的特色道路网

兰州市区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两岸风景秀丽。所以,应该使南北滨河主干路与黄河两岸风景相融合,加强两岸滨河大道的运行效率,即保证车辆的通过速度,也能使驾驶者及其乘客享受到黄河美景,使兰州市区道路网特色更加突出。

(3)完善道路网结构,渠化道路网交通

兰州市区东西向主干道交通路网结构尚未完善,市区东西向交通主干道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西津路的主干道作用受到路面结构的限制;对西津路的改造应当加快,如有必要应在西津路修建高架桥,提高西津路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兰州市区南山公路的规划早已形成,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实施,如要打通东西向的主干路网,南山公路必须修建,这样才能缓解南市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和起到分流东西向交通的作用。

信号灯的合理布局及配时优化、道路交叉口的渠化、单行道的合理设置等都是交通渠化的组成部分,交通渠化不仅投资小,而且效果明显,其中部分路段“绿波交通”、单行道的合理设置在其他城市已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兰州市区用加快道路网渠化,使道路网功能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道路网通行能力。

(4)改善蜂腰区域道路通行能力,提升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和可靠性

蜂腰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往往决定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由于地形的限制,兰州市区和其他山地城市一样,道路网均存在蜂腰区域,所以整体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受到路网蜂腰区域的直接制约。市区东西方向路网在西关十字与西站之间形成了蜂腰区域。蜂腰区域的改善可通过分流交通和提升路段能力来解决;对于分流交通方案,可通过引导过境交通从外围道路通过;而对于提升路段通行能力,最好的方案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在西津路修建高架桥,以提高蜂腰区域的通行能力。

(5)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形成道路网与轨道网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轨道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大运量快速有轨客运交通系统工程,是城市交通作用最大的直达客运体系骨干,应与道路网综合起来规划,逐步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发挥道路网与轨道网相结合的综合效果。根据兰州市区地形地貌特征和城市人口规模、用地特征以及主要客流集散区的分布情况,兰州市区可在条件允许时侧重于发展高架轻轨,形成轨道交通衔接各区组团的快速的交通干线,道路网与轨道网络的综合交通体系投入运行必将有效调整交通结构,缓解交通压力。

(6)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城市空间立体资源

兰州市南北向被山阻隔,中间被黄河贯穿,平面空间上的限制已无法改变,但立体空间上的资源尚未充分发掘。以地铁为代表的地下交通方式无疑能帮助兰州减轻不小的地面交通压力,而对于兰州这类公交出行比例较高的城市来说,在技术、经济、客流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地铁是很不错的选择。此外,随着高架BRT技术的成熟以及在各地城市中的顺利应用,兰州市总体带状的城市布局,也适于修建BRT等快速公交系统,同时建立完善的支线接驳系统,提升BRT的辐射能力。

4 结 语

我国地域广阔,其中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受到山地地形的阻碍,城市道路网规划受到极大限制,所以研究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山地城市的道路网规划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消除城市内部组团之间的连接瓶颈,保证过境车流不影响市内交通;以市民方便快捷为出发点,完善干线—支线—行人通道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空间道路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

本文重点结合特殊地理环境因素总结了兰州市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原因;为了改善兰州市区道路交通环境,从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与发展空间交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其他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仅为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1] 廖滨英,丘承斌.山地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形态关系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5):16-18.

[2] 俞庚贵.山丘地区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特点及要求[J].建筑规划与设计,2007:26-27.

[3] 俞建,李渝等.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思考[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1-5.

U491.1+2

A

1008-3383(2017)09-0200-02

2017-02-23

米均(1987-),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市区路网山地
山地草甸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山地之美——雨补鲁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