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双车道环形交叉出口处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2017-03-02胡海晨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标线车道入口

胡海晨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8)

提高双车道环形交叉出口处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胡海晨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8)

根据双车道环形交叉出口处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三种消除冲突点的方法,并提出了在设计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建议。

环形交叉;安全;标志标线;冲突点;涡轮型环形交叉

1 简 介

环形交叉本文所指环形交叉均为“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其与“传统”环形交叉的区别及设计要点可参考作者另一篇文章:《“现代”环形交叉几何设计》。

因为环形交叉能够在确保平交口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其交通能力,所以在道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环形交叉一直是公路设计以及施工中的重点工作,在各个国家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而在环形交叉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双车道环形交叉的安全性要比单车道低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使用车道的过程中,一些司机存在错误使用出入口车道的情况,进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对环形交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点引起足够重视。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对主要和次要道路交叉处的环形交叉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双向多车道的环形交叉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形交叉的利用效率,并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2 双车道环形交叉安全问题分析

在对双车道环形交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其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通常都会采用减小车轨迹曲线半径的方式来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其虽然能够减小转弯时车辆的相对速度,降低车辆行驶中剐蹭问题的发生概率,却也会使出入口的车轨迹重叠,如果司机不能够正确使用环形交叉,就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在《“现代”环形交叉几何设计》中作者介绍了解决这种矛盾的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并没有解决当司机错误选择出、入口车道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在该环形交叉中,只设计了分流和合流两种轨迹,而这种设计方式,当司机在使用环形交叉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外车道的左转和出口规则进行正确使用,就会出现交织冲突和交叉冲突问题,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通过对图中六种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其问题发生点都为出口处,并且五种是因为未正确选择入口的外侧车道,进而导致在出口处出现冲突;还有三种,则是因为在出口处,内侧车道的车辆先转入外侧车道,然后再驶出而导致的。

3 提高安全性的方法

3.1 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

为帮助司机在入口正确的选择车道,首先应加大引道上标志标线的设置密度。可在引道入口上距让行线50~60 m处连续设置3~4组车道选择箭头标线,每组标线的间距按10 m控制,最后一组标线距让行线的距离按20 m控制。此外,在让行线之前应设置“减速让行”路面标志,而为了使让行线更加醒目,可用锯齿型的标线代替虚线标线。除开标线外,还应设置清晰的指示指标,以进一步帮助司机做出正确的车道选择。指示标志应包括指路标志和车道选择标志,前者告诉司机各支路的去向,一般为门架式,后者告诉司机如何选择车道,一般置于路外侧或中央分隔带内。在指路标志中也应包含车道选择的信息,目的是通过反复的指示最大程度的帮助司机正确选择车道。

除了需要在引道上设置标志线之后,在环道的内侧业需要设置标志线,这样才能够帮助司机更好的选择正确车道。其给出两种中断型环道甚至标志线的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环形交叉的使用效率,降低车道内车辆剐蹭问题的发生频率。

3.2 缩小道路空间

在对主干道和次要道路的环形交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在主干道上,其道路都是直行,其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设计结构,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需要提供一个能够满足车辆正常行驶要求的环形交叉,缩减环道空间,在出入口交叉处设置分隔带。其结构主要包括可越式缘石、标线和反光片。而如果环形交叉是已经建成的双车道,就冉通过中断交通的方式来进行改造。

3.3 采用新的几何设计方法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双车道环形交叉的交织冲突和交叉冲突问题,早在上世界九十年代中期,荷兰的Fortuijn便提出了涡轮型环形交叉,其主要是通过将环形交叉设计成螺旋形,并在出入口以及环道中增设分隔带来解决问题。在涡轮型环形交叉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不仅解决了传统环形交叉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够对车辆的相对速度进行限制,更好的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性。因此,自该方法被提出之后,便在荷兰和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普及应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相关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值得借鉴,即为其设计的几何要点,图中,A点为虚线所构成的圆的圆心,B点为波浪线所构成的圆的圆心,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与环道单车道的宽度相等。但是,在对涡轮型环形交叉进行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其并非完美无缺,其不方便次要道路上车辆的掉头,并且容错率比较低,所以进入环道时需要司机谨慎选择,如果选错车道,就无法改变方向。

4 总 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减少双车道环形交叉出口处冲突点的方法,但各国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入口车辆与环形车辆间的事故才是环形交叉事故的主要类型,因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抓住主要矛盾,首要的设计原则应是通过适当的几何设计降低入口处车辆的速度,减小各交通流间的相对速度。

在上述三个方法中,设置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标志标线是必须进行选择的必要措施,因为这种措施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环形交叉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车辆的行驶进行有效引导,降低各种问题的发生频率,而且成本低,方便施行。而另外两种方法,则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根据道路环形交叉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甚至,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变更。荷兰是发展涡轮型环形交叉最早的国家,但荷兰的设计指南规定入口应与环道正交,这样很不利于入口车辆的减速,从而导致更大的入口——环形事故率,因此笔者建议在选用涡轮型环形交叉时还是应该对入口线性进行特殊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降低入口车速。涡轮型环形交叉中分隔带给小客车和自行车带来的潜在危险的程度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建议现阶段首选缩减环道并仅在出口增设分隔带的方式来进行主次道路相交时双车道环形交叉的设计。

[1] 马捷,艾明耀,严俊.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公路三维设计与可视化系统开发[J].中外公路,2015,(3).

[2] 杨忠振,贾鹏,左志. 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6,(2).

[3] 宋占峰.线路设计中多方案组合优化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9,(3).

U412.2

C

1008-3383(2017)09-0041-02

2017-06-28

胡海晨(1981-),男, 湖南长沙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路线总体、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平面交叉的设计。

猜你喜欢

标线车道入口
谈双组份、热熔和冷漆标线的实例对比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及定位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