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荷斯坦牛平衡育种之繁殖性能选择

2017-03-0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分子数量遗传团队

中国奶牛 2017年1期
关键词:繁殖力荷斯坦母牛

中国荷斯坦牛平衡育种之繁殖性能选择

近年来,国际上奶牛平衡育种理念的推行与实践已引起国内育种界人士对“产量性状和功能性状齐头并进”的深入思考。产量性状和功能性状是影响奶牛生产效益的两类主要性状。产量性状通过提高产量而直接增加生产收益,如产奶量和乳成分性状;功能性状通过减少养殖成本而间接增加生产收益,如繁殖力、长寿性、饲料转化率等。许多研究表明功能性状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不利遗传相关。作为主要的功能性状,良好繁殖性能是奶牛高产的生理基础,与其生产寿命、终生经济效益紧密相关。近十年,繁殖问题已成为各国奶牛淘汰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荷斯坦牛当前的繁殖问题致淘比例为21%~26%。当1头奶牛平均每胎输精次数由1次上升至3次时,年繁殖成本增加246%,年经济效益降低26%。

世界上,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挪威率先将56d不返情率纳入奶牛总性能指数。1994年后北欧以外的国家才陆续开始选择繁殖性状。2007年,国际公牛组织Interbull正式将母牛繁殖力纳入国际公牛选择指数。至今,65%的Interbull成员在育种目标中考虑了繁殖力。我国荷斯坦牛群当前的繁殖力水平不容乐观。研究表明中国荷斯坦部分繁殖性状已接近美国2002年选择繁殖力前的群体水平(如空怀天数162.1d、产犊间隔442d、成母牛妊娠率0.41以及重复输精次数2.63次等)。我国奶牛针对繁殖性能的选育计划亟待制定和实施。

中国荷斯坦牛现行的选择指数(C h i n a Performance Index,CPI)中包含目前能广泛收集数据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体型、乳房系统、肢蹄等7个性状,尚需进一步调整更新。中国农业大学奶牛育种团队致力于中国荷斯坦牛育种技术研究,执行我国奶牛常规遗传评估和基因组评估任务。该团队关于奶牛繁殖性能育种技术的研究在繁殖性状遗传评估、繁殖相关遗传标记挖掘、繁殖导致淘汰分析、繁殖性状边际效益分析及育种规划等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基于近十年的研究储备,在首农畜牧集团的支持下,该团队近期完成了繁殖性能选择的经济效益参数计算研究,以期为实现中国荷斯坦牛平衡育种奠定基础。

研究针对中国荷斯坦牛11个繁殖性状:初产日龄(AFC)、青年牛及成母牛首次配种到末次配种间隔天数(IFLh、IFLc)、青年牛及成母牛56d不返情率(NRR56h、NRR56c)、青年牛及成母牛易产性(CEh、CEc)、青年牛及成母牛死产率(SBh、SBc)、产后至首次配种间隔天数(ICF)和产犊间隔(CI),并初步获得各性状边际效益。综合我国群体中各性状的经济价值、遗传力、遗传相关、原始数据准确性、性状表现时间等方面因素,参考国际上繁殖性状的选择思路,推荐以AFC、IFLh、ICF以及IFLc等4个性状作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能选育的信息性状,各性状以遗传标准差为单位的经济价值分别为286.4元、195.0元、49.8元和151.7元。繁殖性能选择指数,可以10%~20%的权重水平纳入到中国荷斯坦牛选育体系。

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选择与提高,不仅有利于群体繁殖性能的改善,增加生产效益,也有利于提高中国荷斯坦牛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对国外种质资源的依赖度,是实现中国荷斯坦牛自主选育的必要环节。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分子数量遗传团队)

猜你喜欢

繁殖力荷斯坦母牛
澳州进口与中国本地荷斯坦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荷斯坦奶牛杂交育种新进展(2020.9.9农科智库)
江苏省中型牧场荷斯坦牛产犊间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鳈繁殖力的研究
影响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差的因素分析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