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贵谁
2017-03-02乐朋
□乐朋
范仲淹一生倾力于发展教育。在中央,他曾主持国子监,并在庆历改革中倡办学校,在邠、饶、润、越、苏、青诸州,他都重视办郡学。在他看来,当时人才匮乏,原因就在“教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若教育兴盛,则人才涌流而出。范仲淹兴学育才的治国方略,切中时弊,卓有远见。
景佑元年,范仲淹回故乡、知苏州。在发动绅民赈灾治水、兴修水利之余,他仍关注乡梓教育,在南园买地创办郡学。南园这块地皮,他本来打算是造屋安家的,但风水先生勘察后称,此处是吉地,会世代出公卿。范仲淹听了就改变主意,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决定在南园建学舍、设郡学,培育吴郡的读书人。
科举时代,范仲淹此举的意义,就不只是为国育才,更显现一种超脱一家一姓功名富贵的兴学理念和教育观。
旧时的士大夫,无不想世代公卿,永保富贵。他们醉心于兴学、让子弟读诗书,为的就是使子孙后代走上科举入仕、高官厚禄的道路;范仲淹迥然不同,他不以一家一姓之贵为荣,而以吴地一郡,乃至天下读书人的富贵、发达为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决定了他的兴学、办教育的宗旨。如果说,后来的庆历新政,他所持的是“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的改革理念,那么他的兴学、教育观,亦可以一语蔽之:一家贵,何如一郡贵、天下贵。他要让吴郡乃至天下的读书人,都有一条奋发向上、进取发达的光明大道。因他明白,如果只有一个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那就既不能满足治国的人才需求,且又剥夺了无数平民子弟上学求知、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堵塞了他们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而一个社会的阶层固化,失去流动性,它就罕有创新活力了。
范仲淹的兴学理念和教育观的形成,与他的切身经历大有关系。他虽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自己改姓、寄人篱下,以及流浪苦读的求学生涯,使他对天下百姓生出浓烈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在仕宦40年之后,回望养他的长白山故地,范仲淹用“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的诗句,寄语乡人毋以其仕履为羡,而应以诗书教育子孙后代为要。他深切地感知,一个穷苦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学读书,接受教育,舍此再无别路。他也从自己身上感悟教育的真谛:教育不该只是少数权贵长保富贵的特权或专利,而必须成为社会公器,让天下百姓都能看到兴旺发达的希望。
我不能说范仲淹具备了现代教育理念,但其一家贵何如天下贵的兴学思想,不失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民主性、人民性精华。他在苏州办郡学,请名师,还和异母兄朱仲温商议,在苏州买田、置义庄,又手订其管理规程等,以兴办学堂或资助族人子弟读书应举,或做慈善事业。范仲淹首倡的义庄,集教育和慈善于一体,是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一个创造。
兴学贵谁?是为少数人谋功名,还是为多数人谋福祉?即在今天,这个事关教育宗旨的大问题,依旧摆在国人,尤其是主政官员的面前。荀子云:“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王霸》)范仲淹能博得后世尊崇,其“天下同利”、以百姓子弟为念的教育观,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亮点。他的这份文化遗产,理当好好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