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以及防护安全策略研究
2017-03-01邓晓路
邓晓路
【摘要】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大大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依赖性、需求量不断加大,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以及防护安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 安全防护 安全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相关领域广大研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为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以及防护安全策略的研究。
一、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与防护
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普及应用,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依赖性、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这样的原因,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十分有必要。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专用产品分类涉及到的是信息安全、运行安全以及实体安全3个方面,而信息安全保密内容为管理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以及实体安全4个方面[1]。
二、威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恶意攻击。恶意攻击可以分为被动攻击、主动攻击2种形式,被动攻击指的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拦截、盗窃以及解密,从而窃取机密信息、重要信息的方式;主动攻击指的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有选择性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破坏,从而损害信息有效性、合理性的方式。被动攻击、主动攻击均可以对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造成重要信息、重要数据的泄漏。网络软件存在漏洞,也为黑客提供了入侵渠道,从而导致黑客修改后的信息网络无法继续使用,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木马程序。木马程序指的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中的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从而侵取文件的方法,木马程序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隐藏性特征,且可以被恶意使用,此外,木马程序虽然不一定会直接危害电脑,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电脑[2]。
3、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能够在可执行程序、可执行文档、可执行数据中进行存储、隐藏,且不易被发现,遇到合适机会之后,就可以得到控制程序。计算机病毒通过编制,或对数据程序进行破坏,再或者插入在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功能,从而会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对计算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网络、CD、硬盘、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均是计算机病毒可以复制、传播的媒介。
三、防护安全策略
1、应用防火墙。防火墙是一款基础软件,可以对潜在威胁、风险进行阻止,从而能够大大提升计算机的风险抵抗能力,使计算机实现安全运行。根据采用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防火墙分为监测型防火墙、地址转换型防火墙以及包过滤型防火墙3种类型。监测型防火墙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从而能够阻止潜在威胁、风险;地址转换类型防火墙通过对内部IP地址进行转换,将其变成外部注册的临时的IP地址,使内部网络在对互联网进行访问时,能够将真正的IP地址隐藏起来,而当外部网络通过网卡对内部网络进行访问的时候,也不会知道其连接情况;包过滤防火墙通过利用分包传输技术,从而能够对数据包的地址信息进行阅读,并以此为根据判断其来源网站是否是可信安全的,如果发现数据包来源于危险网站,那么防火墙便会阻止这些数据进入计算机。
2、对木马程序进行有效预防。木马程序植入计算机后,就会窃听计算机中的有用信息,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防止木马程序的植入。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提前预防,即在下载文件后,将其放到新建文件夹,使用杀毒软件检测其是否安全,确认其安全后再进行安装;其次,将不明运行项目删除,操作步骤如下:选择“开始”菜单中的“程序”选项,再选择“程序”中的“启动”选项,再选择“启动”中的“程序”选项,最终选择“程序”中的“Startup”选项,查看该选项列表之中是否有不明运行项目,如果存在不明运行项目,删除即可[3]。
3、提高账号的安全指数。就现阶段来说,诸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涉及到了用户帐号,如在线银行账户、电子账号、系统登录名、支付账号等,而获取合法的、安全的帐户、密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种常用方法。基于这样的原因,为提高账户安全、减少黑客造成的威胁,可以把符号、数字、字母的特殊组合符号当作账号、密码,尽可能地避免设置相同的账号,尽可能地使设置的登录帐户变得复杂、不易破解,并要定期更换密码,以提高账号、密码的安全指数。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对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紅梅,宗慧娟,王爱民.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 价值工程,2015,0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