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17-03-01张云发
张云发
【摘要】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是通信系统的前端部分,也是通信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如果收发系统运转不畅,将会影响人们的通信效果,所以加强对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我国通信系统虽然有了较大发展,各项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是在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方面,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在对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考虑到多方面的要素,有效提高收发质量。本文主要对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射频接收机 射频发射机 通信
射频属于一种电磁波,可进行空间辐射,相应的射频信号则为频率较高的无线电信号,经高频电流调制后形成,是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中,射频模块主要对宽带的高频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相应的基带则对频率较低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这样能够较好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所以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重要性,技术人员需依据射频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合理进行设计,有效提高通信质量。
一、射频收发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射频收发系统主要包括射频发射机、射频接收机。在射频发射机方面,其功能主要是以调制功率、变频、滤波为基础,对低频基带信号进行转换,形成相应的高频射频。射频发射机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滤波器、调制器、数模转换器、放大器、天线、混频器等设备。调制器的调制方式主要为数字调制、模拟调制,主要将低频信号向高频段传播。本振器主要将频率向混频器传送,由数字分频、锁相环电路及鉴相器组成。滤波器类型较多,主要分为信道选择滤波器、镜像抑制滤波器、射频滤波器,其作用是对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过滤。
混频器是一种频率调制器,主要起到变频作用,其能够维持原载频已调信号的调制方式,对已调低频基带信号进行转换,形成相应的高频射频信号。放大器主要包括IF、RF信号幅度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幅度放大器可对信号进行增大和降低处理,之后再由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然后传送至天线进行发射。射频发射机相应的指标较多,包括频率稳定度、输出功率、频率及相位误差、邻道泄露功率比、矢量幅度误差等指标。
在射频接收机方面,其主要接受由发射机传送而来的射频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形成低频信号,而且解调相应的有效信息。射频接收机主要处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前端,如果射频接收机的性能不足、接收质量差,将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作。
天线在接收到相应的射频信号后,会将其向LNA进行传送,进行放大处理,之后在变频作用下向低频基带信号进行转换,并对信号进行幅度放大和解调;待ADC向数字信号转变后,通过DSP进行处理。射频接收机相应的指标主要包括噪声系数、动态范围、接收灵敏度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信息转换主要通过调制、解调进行,能够将信号转变为适宜的传输信号,这样能够对信号占用的带宽进行改变,实现信道的复用,进而提高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分析
在对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进行设计时,需以射频发射机、射频接收机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充分发挥出无线通信技术和射频技术的作用,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稳定性,这样才能更好满足相应的通信需求。我们想要了解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模型。
需对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射频接收机属于一种超外差结构,在两次变频的作用下,设定信号的RF频段变为3.5GHZ,射频则为100MHZ。在滤波器的作用下,低噪声放大器会对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再与经放大处理后的本振混频变频道中频2.5HZ、100MHZ共同由IO解调后进入ADC。
射频发射机属于一种直接变频结构,相应的调制处理主要由PA完成,之后在通过天线进行发射。在无线射频收发系统中,晶振为10MHZ、输入电压为3V、输出电压为0.8V、频率为2.5PPM;本振一级输出频率为PLL1、耳機输出频率为PLL2,相应的插损为0.54dB。由此可计算出无限射频接收机、发射机增益为GRXmax=93.95dBm、GRXmin=33.95dBm;GTXmax=29.2dBm、GTXmin=31.3dBm;无线射频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为NFRX=3.41dB、IIP3.RX为-14Bm。经发射机增益、泄露等测试,所设计的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能够稳定运作,工作性能较为理想。
三、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射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通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改进、创新相应设备,才能更好提高通信质量。
在对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进行设计时,技术人员需对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进行明确,做好相应的测试工作,满足相应的应用标准后才可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舒浩. 新一代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2] 张胜.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射频收发前端研究[D].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