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当观大治乱得失
2017-03-01丁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员干部要学习历史,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史明理、以史为鉴,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功课。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了解历史的人注定不懂政治,也难以成为有作为的政治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现实的镜鉴,政治是历史的烙印。
《资治通鉴》是将史学与政治有机结合的编年体通史,它以政治军事事件为中心、以治乱兴衰为主线,将成败得失、制度沿革、治理智慧贯穿其中,是中国古代政治家自觉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一本极其重要的历史教科书。全书因事命篇,直面矛盾,以周天子导致国家分裂、诸侯雄起的政策失误开篇,记载了16朝长达 1362 年的历史,没有口号,绝无大话,更无空话。它犹如暗夜闪电、晴空惊雷,与当时严重脱离实际、空论普世理学的学风形成强烈对比。尽管《资治通鉴》没有警醒沉湎于诗词书画中的宋代朝政,甚至没有警醒作秀成瘾的明代朝政,但它警醒并挽救了中华民族。明亡后,中国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案头首选多为《资治通鉴》。其中经世致用、不尚空谈、实事求是的学风,为后来中华民族的迅猛崛起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司马光“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为可戒者”入史,体现了以古观今的历史眼光和“嘉善矜恶,取是舍非”的历史立场。尽管司马光尽了“欲删冗长,举撮机要”的最大努力,《资治通鉴》还是保持了294卷近三百万字的厚度,可为皇皇巨著。朱熹说:“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读《资治通鉴》,需要有大历史观、大政治观和大哲学观。弄清治乱兴衰的起因原委、考察政治得失的来龙去脉、洞悉国事民情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刻把握执政的历史规律、从容应对现实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中注入了政治理性、政治情怀。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梳理历史、解释历史。所谓政治智慧、治理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歷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殷鉴不远,足为将来之戒。元代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胡三省的意思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读史明理,从“治之所资”中获取智慧,就难以把握历史大势、掌握事理形势、看清世事变化。梁启超称《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教科书。可惜,这种写作的成功并不能阻挡不善师古之人重蹈历史覆辙。
读史是个苦功夫、慢功夫,也是个真功夫、硬功夫。读史不精不透,不仅反映了学风的浮躁,也必然导致定力的缺失。司马光似乎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他曾说:“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可见,《资治通鉴》是一本考验阅读耐性、学习能力的书。对党政干部而言,静下心来读一读《资治通鉴》,既有利于历史视野的拓展,也是一种精神修炼。
(作者:丁国强,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 金蕾蕾